行业重要变化及点评:1)“东财转3”行使提前赎回权利,资本金有望尽快补充。我们认为:①“东财转3”公告提前赎回,整体进度符合我们预期;②资本实力得到强化,短期摊薄EPS,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③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向好,看好财富管理新时代。2)2021年东方财富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高增+保有量再创新高,转债落地助力长期发展。我们认为:①权益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时代的背景下,东财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②交投向好带动零售证券业绩高增,基金保有量增速领先行业。3)2021Q4基金保有量点评:平台系占比继续提升,东财表现持续优异。我们认为:①公募基金保有量集中度继续下滑,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天天基金权益类保有规模突飞猛进,赶超工行位于行业第三;②平台效率和成本优势逐步显现,平台系市占份额持续提升,挤占传统券商和银行市场空间;③权益公募基金迎黄金时代,线上平台标品销售效率远高于线下,看好行业龙头公司。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不及预期;2)政策趋紧抑制行业创新;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一周数据回顾 1.1.市场数据 截至2022年1月28日,本周(1.24~1.28)上证指数下跌5.12%,金融指数下跌5.61%。非银金融板块下跌5.26%,其中券商板块下跌4.63%,保险板块下跌6.69%。 沪深300指数期货基差:截至2022年1月28日收盘,IF2202贴水23.17点,IF2203贴水32.77点,IF2206贴水41.37点,IF2209贴水85.17点。 图1:市场主要指数涨跌幅 1.2.行业数据 截至2022年1月28日,本周(1.24~1.28)中国内地股基日均成交额9355.50亿元,环比-20.96%。年初至今中国内地股基日均成交额11390亿元,较2021年同期同比-2.56%,2021年12月中国内地股基日均同比+37.7%。 图2:2021/01~2022/01月度股基日均成交额(亿元) 图3:2021年3月~2022年1月日均股基成交额(亿元) 截至1月27日,两融余额/融资余额/融券余额分别为17436.72/16484.04/952.67亿元,较月初分别-4.97%/-4.11%/-17.76%,较年初分别-4.97%/-4.11%/-17.76%。 图4:2019.01.02~2022.01.27沪深两市两融余额 截至2022年1月28日,近三月(2021年11月~2022年1月)预估基金平均申购赎比为1.23,基金申购的波动幅度63.11%,市场情绪不稳定。截至2022年1月28日,本周(1.24~1.28)基金申购赎比1.00,上周为1.10;1月累计平均申购赎比为1.20,2021年同期为1.61。 图5:2021.01.04~2022.01.28基金申购赎回情况 截至2022年1月21日,近三月(2021年11月~2022年1月)预估开户平均变化率为7.98%,预估开户变化率的波动率达45.40%,市场情绪不稳定。截至2022年1月28日,本周(1.24~1.28)开户平均变化率-5.58%,上周为12.12%;1月累计开户平均变化率为6.77%,2021年同期为12.62%。 图6:2021.01.04~2022.01.28预估新开户变化趋势 事件:2022年1月24日东方财富发布公告称“东财转3”触发赎回条件,董事会决定行使本次提前赎回权利。 点评:“东财转3”公告提前赎回,整体进度符合我们预期:1)“东财转3”再次触发赎回条件,公司行使强赎权利。2021年11月2日“东财转3”首次触发提前赎回权利,同日公司决定2021年度内不提前赎回“东财转3”;以2022年1月1日后首个交易日重新计算,截至2022年1月24日,公司股价已连续15个工作日超过“东财转3”转股价(23.35元)的130%,公司公告决定提前赎回,整体进度符合我们预期。2)截至2022年1月24日,可转债价格为140.01元,转换价值为139.57元,转股溢价率达0.31%;此次公告显示,“东财转3”的停止交易和赎回日为2022年3月1日,赎回价格:100.18元(若转债流通面值少于3,000万元时,停止交易日可能会提前)。本次提前赎回完成后,“东财转3”将在深交所摘牌。 资本实力得到强化,短期摊薄EPS,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1)本次“东财事件:东方财富2022年1月28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89亿元,同比增长71.62%~86.27%,符合我们的预期。 点评:权益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时代的背景下,东财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1)2021年Q4单季度,市场股基交易额达72.02万亿元,环比/同比-18.3%/+41.1%;截至2021年末,市场两融余额达18232亿元,较2021三季度末-0.51%,较2020年末+13.17%; 截至2021年末(据Wind),全市场非货币基金保有量规模达16.05万亿元,其中权益基金保有量规模达8.58万亿元,分别较2021年三季度末+10.4%/6.3%。2)市场景气度向好带动公司的证券和基金业务持续高增。2021年Q4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66亿元~26.66亿元,环比-21.6%~+6.3%,同比+42.4%~93.1%。3)2021Q1/Q2/Q3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66.1%/62.8%/65.0%,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我们预计事件:1月28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2021年Q4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家数据,天天基金权益代销规模首次超越工行位列行业第三。 点评:1)公募基金保有量集中度继续下滑,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天天基金权益类保有规模突飞猛进,赶超工行位于行业第三。1)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1Q4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环比+11.12%/35.94%/至16.09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保有量规模总额环比/同比+7.72%/34.35%至8.63万亿元,CR100较2021Q3下降1.99pct至74.84%,CR10较2021Q3下降1.00pct至48.33%,整体集中度下行,竞争格局尚未显现。2)招行、蚂蚁、天天、工行、建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仍居行业前五位(7910/7278/5371/5356/4055亿元),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其中天天基金增速最高(环比+10.95%),线上平台优势显著。3)天天基金保持显著增量,权益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环比+10.95%至5371亿元,市占率达6.22%,首次超越工商银行(规模环比+2.86%至5356亿元,市占率为6.20%),位于行业第三;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量环比增加16.53%至6739亿元,市占率较2021Q3提升0.27pct至4.19%,稳居行业第三,平台规模扩张优势显著。 平台效率和成本优势逐步显现,平台系市占份额持续提升,挤占传统券商和银行市场空间:1)截至2021Q4,权益类基金保有量规模仍以银行系为首,CR10中占据8席,CR30中占据15席。权益类基金保有量前100名中,银行系/权益总规模(市占率)较2021Q3下降1.57pct至43.86%,银行系权益规模环比+4.00%至3.79万亿元。银行主要依赖于其海量营业网点与新发产品,因此受新发基金波动影响更为明显(据wind统计2021Q4权益新发基金规模2784亿元,环比-41.55%)。2)券商系高度依赖经纪客户规模与粘性,积极拓展投顾业务和公募基金业务。权益类基金保有量前100中,2021Q4券商系/权益总规模(市占率)较2021Q3下行0.88pct至10.88%。3)以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为首的平台系凭借自身流量、方便快捷的体验感等优势,逐步扩大保有量规模与市占率水平。根据权益类公募前100的保有量数据,平台系权益规模环比+10.08%至1.70万亿元;平台系/权益总规模(市占率)较2021Q3上行0.42pct至19.73%,主要系公募基金标品化特征显著,平台系相较银行和券商具有更低的费率、更灵活的营销手段和更有吸引力的社群,深受年轻客户/专业客户的青睐推动平台系总体市占率上升;平台系CR3(蚂蚁、东财、腾安)/权益总规模(市占率)较2021Q3增加0.07pct至15.71%,增速不及平台系市占率的提升,竞争格局仍未显现,中小型平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权益公募基金迎黄金时代,线上平台标品销售效率远高于线下,看好行业龙头公司。1)资本市场改革不断释放红利,“资管新规”给予了公募基金制度优势,伴随着基金业全方面监管体系逐渐形成,基金业良性发展已从制度层面打好坚实基础,而基金投顾业务的落地将提高个人投资者在权益市场的话语地位,有效促进居民资产向中长期资金转化,使得我国基金业迎来发展新发展期。2)相较于传统券商,互联网平台具有流量及科技优势,且线上渠道对于公募标品的销售能力和效率远高于线下,我们认为,在财富管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头部机构在资金实力和竞争力上具备核心优势,中长期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1)国内宏观经济下行;2)金融监管趋严影响行业发展;3)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3.公司公告及新闻 3.1.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指导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指导意见》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推进工作。要大力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市场业务数字化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场景运营体系建设,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强化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要从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提高数据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要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加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提高科技架构支撑能力,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提高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可控能力。 《指导意见》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战略风险、创新业务的合规性、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外包风险等管理,同时防范模型和算法风险,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指导意见》还提出加强组织保障,做好监督管理等要求。 3.2.证监会依法从严查处证券中介机构违法行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促进保险业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保险保障基金的积极作用,维护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商财政部、人民银行对2008年颁布施行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今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管理办法》在修订中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少数不适应保险业风险防范和高质量发展的条款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增强基金费率的科学合理性,提升保障基金可持续能力。三是坚持强化管理。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效能。 《管理办法》共7章40条,分别为总则、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