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主要研究了土地市场对基建投资的影响。土地财政作为地方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撑了基建、民生、招商引资等宏观经济多个核心要素,然而随着“房住不炒”持续推进,以及房地产作为防风险的关键领域,相关政策正在不断收紧,土地出让市场开始降温,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传导至地方财政乃至基建投资。房地产景气度下滑,土地购置增速低迷:房地产投资的第一步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出让等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地产销售改善、房价上涨预期、商品房低库存等因素都会促进房企拿地和开工。当下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房地产行业本身的杠杆约束之外,严格的居民房贷政策(限购、限贷持续、按揭贷款周期拉长、银行受到集中度监管)以及近期恒大等风险事件的发酵,叠加多地发布公告调整土地拍卖规则(限溢价率、竞高品质方案、审核购地金额来源、禁止“马甲”公司参拍等),都抑制了土地需求的增长,土地购置面积和金额增速都在低位徘徊。土地市场对基建的影响有哪些渠道?(1)基建中来自土地的直接贡献不超过20%,但重在增量:根据2014-2015的数据(之后没有更新数据公布),土地支出中可能涉及基建的有土地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城镇建设支出,合计占37%,实际投入基建的部分应低于这一比例,这些资金占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15%(含电力)、18.6%(不含电力)。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土地出让的增速相对快,基建增速相对慢,因此土地出让支出的增量对基建来说不容忽略——基于37%的假设,疫情之前的2019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支出的增量相当于基建投资支出增量的36.6%;(2)虽然相关监管正在收严,但土地收入作为专项债收益来源的做法较为常见,而后者是基建资金的更重要来源;(3)房地产产业链在税收构成中不可或缺:一般公共财政中与土地、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比不低,具体包括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有税以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增值税,2020年前五种税约占一般公共财政总收入的10.8%。如何评估土地市场对基建发力的影响:(1)从土地出让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