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风险研判及应对——基于国家异质性视角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大趋势已确立,2021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或为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式转向的关键时间节点。鉴于2013年的“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给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本文基于此轮美联储货币政策即将开始转向的时间节点,研判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影响和冲击,并探讨相关应对方案。一、美国本轮宽松货币政策周期进入尾声(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一是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渐弱。二是实体经济供需两端复苏势头良好。三是财政刺激政策不断加码,有利于经济加快复苏。在此背景下世界银行将其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1年美国GDP预测值由3.5%上调至6.8%。 (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意图明朗化 首先,2021年6月以来,美联储前瞻指引言论总体偏向鹰派。在缩减QE预期方面,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纪要和杰克森霍尔年会中一再重申,当前通胀水平已经达到其为缩减QE设定的“进一步实质性进展(Substantial Further Progress)”目标,就业水平接近于目标。在加息时间预期方面,美联储预示加息将提前至2022年。根据6月议息会议纪要,美联储预计2022年中开始加息,并在2023年年中结束缩表。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影响和冲击(一)资本外流压力增大,金融稳定面临挑战 一是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受到冲击。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受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影响,面临较大压力。二是新兴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压力增大。三是新兴经济体外债风险上升。四是新兴经济体金融稳定面临挑战。三、应对策略建议(一)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加快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韧性 (三)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增强国际资本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