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A股市场再次呈现极致的风格分化,表现为大市值龙头企业明显回调而小市值公司(甚至是亏损公司)明显上涨。近年来,美股市场中以FAANG代表的科技股持续走强,但美股市场分化并不显著,以罗素2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和标普500走势基本同步。与美股不同,过去两年A股市场呈现极致的风格分化,无论是大盘股与小盘股之间还是价值股和成长股之间,市场走势均持续分化。市场将在极端中逐步走向平衡。市场估值分化的背后无非是板块相对基本面的边际变化,以及估值性价比的动态变化。无论从基本面还是从流动性角度来看,低估值板块的配置价值逐步凸显。极致的估值分化趋势或迎来逆转。过去两年部分板块累计涨幅较大,估值透支情况相对比较显著,短期估值性价比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而那些低估值的板块,特别是金融和部分顺周期行业,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带动下,相对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2021年各大行业业绩开始同步回升,那么此前行业业绩分化或有所缓和,部分高估值板块的相对基本面优势或并不显著。此外,在后续流动性由松趋紧的背景下,高估值板块或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低估值板块安全边际凸显。以史为鉴,价值和成长股的分化与基本面和流动性环境息息相关:1)当业绩高增长变得不稀缺的时候,低估值的价值股相对占优。低估值的价值股业绩普遍和经济周期关联度较高,在经济回升或者高增长阶段,各行业业绩增速均相对较高,在这个背景下,增长或变得不那么稀缺,价值股往往相对占优。2)货币/信用收缩和利率上行周期,价值溢价或更为显著。成长股作为长久期资产,利率敏感性更高,所以在流动性宽松和低利率环境下,往往能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但如果流动性收缩,利率上行,那么资产久期相对较短的价值股则可能跑赢成长股。短期关注两会期间政策窗口,央行政策的核心因素仍是经济增长和防风险的微妙平衡。当前市场核心矛盾仍在于政策收缩的力度和节奏,此前央行超预期收紧流动性给后续货币政策取向带来更大的不确定。过去几个月央行流动性管理呈现胡萝卜加大棒的特征。前期央行超预期宽松或与信用风险相关,而后超预期收紧或与市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