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海外电动车行业专题系列一:欧洲电动化强势来袭,锂电产业链扶摇而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海外电动车行业专题系列一:欧洲电动化强势来袭,锂电产业链扶摇而上

电气设备2020-01-20殷中枢、马瑞山、王威光大证券听***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海外电动车行业专题系列一:欧洲电动化强势来袭,锂电产业链扶摇而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1月20日 电力设备新能源 欧洲电动化强势来袭,锂电产业链扶摇而上 ——海外电动车行业专题系列一 行业深度 ◆碳排放政策收紧,德国补贴加码50%助力欧洲电动化转型。欧盟汽车碳排放标准规定,到2021年车企必须将新注册乘用车碳排放降至95克/公里,超出部分将面临95欧元/克的罚款。2018年欧洲乘用车实际碳排放为120.4克/公里,目前改进燃油发动机减排效果降至每年1%以下,不能帮助车企满足减排目标,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若考虑碳税罚款和电动车购置补贴,燃油车和电动车实际成本已经相当;欧洲各国政府顺势力挺电动车,尤其德国补贴加码50%,带动欧洲电动车市场后起直追,有望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欧洲电动车销量及动力电池需求将呈现高成长性;未来10年,电动车复合增速28%,动力电池复合增速34%。2018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0万辆,同比增长33%,占全球份额约20%,但渗透率仅为2.3%;2019年Q1-3销量为40.7万辆,纯电动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69%提升至2019H1的74%,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传统车企转向新能源车领域的决心非常明确,战略重点向纯电动车倾斜。我们分别从各国减排目标/车企电动化战略两个角度建立模型,预测2030年欧洲电动车销量将达到756/842万辆,复合增长率为27.7%/28.8%;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542/546GWh,复合增长率为33.2%/32.5%。 ◆宁德时代和LG化学产业链最为受益,进入欧洲电动车供应链体系将是核心。全球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们纷纷布局欧洲,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电池需求。我们认为,宁德时代和LG化学产业链将最大程度受益于欧洲电动化浪潮,中国锂电产业链覆盖全、实力强,欧洲电动化将有利于国内优质供应商布局海外。但需注意的是,核心专利缺失成为布局欧洲的最大阻力,或导致国内供应商丧失成本优势。(1)产能:2025年欧洲总产能预计将达250GWh,相比2018年翻45倍。其中,宁德时代欧洲产能规划为60GWh,占比24%,看好宁德时代将其产业链整合优势复制欧洲市场;(2)客户:客户资源是影响竞争格局的关键,关注与下游客户绑定较深的电池制造商。LG化学欧洲布局较早,占据优质客户资源,将受益于欧洲车企电动化战略而有较大的增速;(3)潜在新兴势力:关注直接对接客户需求的国内电池制造商,也关注传统车企投资或自建的欧洲锂电制造商。 ◆投资建议:严苛碳排放法规下,欧洲电动车进程加速。较低的渗透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欧洲将成为下一个增速较大的市场,建议关注:(1)积极布局欧洲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2)直接对接整车厂需求的锂电制造商:国轩高科等;(3)着手布局欧洲的锂电产业链公司:江苏国泰、新宙邦等;(4)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动力电池行业放量:赣锋锂业、天齐锂业;(5)宁德时代和LG产业链上的核心供应商:恩捷股份、璞泰来、当升科技等。 ◆风险分析:欧洲电动化战略落实力度不达预期;电池及材料专利授权问题,或因此丧失成本优势;保护主义抬头致国内产业链优势难以复制海外;市场竞争加剧造成产能过剩;电池路线及技术替代风险等。 买入(维持) 分析师 殷中枢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40004) 010-58452063 yinzs@ebscn.com 马瑞山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80001) 021-52523850 mars@ebscn.com 王威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30001) 021-52523818 wangwei2016@ebscn.com 联系人 郝骞 021-52523827 haoqian@ebscn.com 行业与上证指数对比图 -20%-8%5%18%30%08-1810-1812-1801-1903-1905-1907-1909-19电力设备新能源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海外电动化提速,中游产业链受益 .......................................2019-12-26 补贴收官,格局重塑——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2020年投资策略 .......................................2019-12-02 2020-01-20 电力设备新能源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欧洲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众多汽车巨头诞生于此。汽车碳排放标准愈加严苛,加上电动车发展受制于亚洲电池供应,欧洲开启了电动化转型加速模式。目前较低的电动车渗透率和未来广阔的空间,欧洲或成为下一个增速较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全球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们纷纷布局欧洲,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电池需求。 我们的创新之处 1. 从欧洲各国碳减排目标和车企电动化战略两个角度,分别建立模型预测了2020-2030年欧洲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需求。 2. 详细分析了国内锂电制造公司核心专利的缺失或成为布局欧洲的最大阻力。 投资观点 严苛碳排放法规下,欧洲电动车进程加速。目前较低的渗透率和未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欧洲将成为下一个增速较大的市场,建议关注:(1)积极布局欧洲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2)直接对接整车厂需求的锂电制造商:国轩高科等;(3)着手布局欧洲的锂电产业链公司:江苏国泰、新宙邦等;(4)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动力电池行业放量:赣锋锂业、天齐锂业;(5)宁德时代和LG产业链上的核心供应商:恩捷股份、璞泰来、当升科技等。 华安基金 2020-01-20 电力设备新能源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碳排放政策收紧,补贴升级加速欧洲电动化 ............................................................................. 4 1.1、 考虑碳排放罚款和BEV补贴,燃油车和BEV成本相当 ........................................................................ 4 1.2、 政府顺势力挺电动车,德国电车补贴加码50% ...................................................................................... 9 2、 欧洲电动车销量及动力电池需求将呈高成长性 ........................................................................ 12 2.1、 未来10年,电动车复合增速28%,动力电池复合增速34% ............................................................... 12 2.2、 欧洲车企强力布局电动化,将推出数十种车型 ..................................................................................... 16 3、 电池产业链受益,进入供应链体系是核心 ............................................................................... 22 3.1、 强者恒强,看好宁德时代和LG化学产业链 ......................................................................................... 22 3.2、 技术降本是核心,整合产业深绑客户是要义 ......................................................................................... 26 4、 投资建议 ................................................................................................................................. 32 5、 风险分析 ................................................................................................................................. 33 2020-01-20 电力设备新能源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1、碳排放政策收紧,补贴升级加速欧洲电动化 1.1、考虑碳排放罚款和BEV补贴,燃油车和BEV成本相当 欧洲是汽车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众多汽车巨头诞生于此。汽车碳排放标准愈加严苛,加上电动车发展受制于亚洲电池供应,欧洲开启了电动化转型加速模式。 1.1.1、碳排放政策升级,燃油车或将禁售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气候变暖对全球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被国际社会所重视。 全球各国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影响,于1992年5月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一般性地确立了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这是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质的气候治理文件,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这是对2020年后的气候治理达成共识的标志性法律文件。各国纷纷制定各自的减排目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做出了针对性的行动安排。 图1:国际气候谈判历程 资料来源:联合国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非常积极主动的态度。《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后,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承诺在2008至2010年将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8%。2008年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2020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2011年发布的《欧盟2050低碳经济路线图》、2014年发布的《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指出,规划到2020年温室气体比1990年减排20%,到2030年减排40%,到2050年减排80%~95%的目标。 2020-01-20 电力设备新能源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图2:欧洲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及中长期减排目标 资料来源:Wind,欧盟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交通运输部门是二氧化碳重要的排放源,占到了2010年碳排放总量的14.3%,其中,汽车排放占据50%。切实降低汽车碳排放,成为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非常重要的途径。 图3:不同经济部门的CO2排放总量 图4:2016年欧盟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贡献 资料来源:IPCC, AR5 Synthesis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14. AFOLU:来自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的CO2 资料来源:EEA Report No 15/2018 1998年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制定的自主油耗目标是第一次提出针对乘用车的碳排放目标,计划从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但是,由于没有强制法规的配套,减排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2008年欧洲乘用车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放量降低速度不及预期。 为了落实碳排放目标,欧盟在2009年颁布了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