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8月份金融数据点评:定期存款促m2反弹货币政策将继续“维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8月份金融数据点评:定期存款促m2反弹货币政策将继续“维稳”

2010-09-13李虹蓉平安证券更***
8月份金融数据点评:定期存款促m2反弹货币政策将继续“维稳”

宏观快评2010年9月11日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2010年8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定期存款促M2反弹 货币政策将继续“维稳” „ 事项: 央行发布10年8月金融运行数据: 2010年8月末, M2同比增长19.2%, M1同比增长21.9%,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8.6%,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45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9.6%,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08亿元。 „ 主要观点: 1. 8月份M1继续回落,M2中定期存款增速维持高位,意味着经济活动仍较为保守,需求扩张动能有限; 2. 由于当前CPI处于高位,央行对于通胀预期的管理会十分谨慎,因此,在定期存款增幅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央行将不会放松对商业银行信贷的控制。 3. 目前的价格环境使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一定收缩压力,但由于目前国内总需求增长的稳定性不强,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在利率和汇率的平衡上有很大难度,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因此,短期内,政策发生方向性转变的可能性不大,但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行政性调控手段的应用可能仍然是主要内容,灵活性也相对大一些。 李虹蓉 S1060208080107 0755-22626170 Lihongrong002@pingan.com.cn 吴杰 联系人 0755-22621379 Wujie520@pingan.com.cn 宏观块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2/5 „ M2增速回升, 主要动力应来源于准货币中定期存款的同比增速维持高位 8月新增贷款规模为5452亿元,按全年7.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计算,基本符合全年四个季度信贷3322的投放速度,贷款增速持续走平。M1增速也继续回落过程,均符合预期。 但8月M2增速由7月的17.6%回升至19.2%,距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偏离加大。M2是由货币和准货币构成,从增速看,8月的M2增速回升是来源于准货币增速回升。准货币由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构成(但我们能在CEIC上找到的最新数据是截止到6月的),其中储蓄存款额与央行报表上的住户存款额高度相关,因此,我们能够据此大致推算出当前储蓄存款的同比增幅,这一数据与准货币同比增幅接近,由此推断,定期存款增速维持高位应是准货币增速回升,进而推高M2的主因。 小结: (1)M1继续回落,M2中定期存款增速维持高位,意味着经济活动仍较为保守,需求扩张动能有限;(2)由于当前CPI处于高位,央行对于通胀预期的管理会十分谨慎,因此,在定期存款增幅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央行将不会放松对商业银行信贷的控制。 图表1 8月新增贷款5452亿元符合预期,M1继续回落但M2出现回升 010203040502006-012006-032006-052006-072006-092006-112007-012007-032007-052007-072007-092007-112008-012008-032008-052008-072008-092008-112009-012009-032009-052009-072009-092009-112010-012010-032010-052010-07%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金额(亿元)月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右轴)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M1M2 资料来源:央行 图表2 M2的构成中,准货币的增速回升推动了M2的增速回升 0510152025303540452008-012008-022008-032008-042008-052008-062008-072008-082008-092008-102008-112008-122009-012009-022009-032009-042009-052009-062009-072009-082009-092009-102009-112009-122010-012010-022010-032010-042010-052010-062010-072010-08同比%M1准货币M2 资料来源:CEIC 宏观块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3/5 图表3 截止今年6月,准货币中定期存款占比是呈上升趋势的 0%10%20%30%40%50%60%70%80%2006-022006-042006-062006-082006-102006-122007-022007-042007-062007-082007-102007-122008-022008-042008-062008-082008-102008-122009-022009-042009-062009-082009-102009-122010-022010-042010-062010-08准货币中占比储蓄定期其他 资料来源:CEIC 图表4 定期存款增幅维持高位是准货币增速回升的主要因素 -40-200204060801001202007-022007-042007-062007-082007-102007-122008-022008-042008-062008-082008-102008-122009-022009-042009-062009-082009-102009-122010-022010-042010-062010-08同比%准货币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资料来源:央行 „ 8月新增住户中长期贷款与企业贷款占比均下降意味着住户短期贷款增加 8月新增住户中长期贷款1114亿元,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436亿元,从新增贷款占比看,此两项占比均有所下降,这意味着住户短期贷款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终端消费的活跃度有所提高。 宏观块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4/5 图表3 8月新增住户中长期贷款与企业贷款占比均下降意味着住户短期贷款增加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8-012008-022008-032008-042008-052008-062008-072008-082008-092008-102008-112008-122009-012009-022009-032009-042009-052009-062009-072009-082009-092009-102009-112009-122010-012010-022010-032010-042010-052010-062010-072010-08月新增贷款中住户中长期贷款占比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占比 资料来源:央行 „ 对未来政策走向的预期 在7月M2逼近17%的调控目标后,8月M2又回升到19.2%,与此同时,统计局公布8月CPI为3.5%,结合反弹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和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势态,等等,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上是存在一定收缩压力的,但目前的总需求回落过程并未完结,增长的稳定性不强,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在利率和汇率的平衡上有很大难度,这些都将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政策不会发生大的方向性转变,但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行政性调控手段的应用可能仍然是主要内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投资评级: 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 推 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 回 避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推 荐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至10%之间)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 回 避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风险提示: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它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尽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8层 邮编:518048 电话:4008866338 传真:(0755) 8244 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