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莫尼塔]:国际宏观经济专刊:从海外产业调整看中国经济转型前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国际宏观经济专刊:从海外产业调整看中国经济转型前景

2010-04-20莫尼塔在***
国际宏观经济专刊:从海外产业调整看中国经济转型前景

国际宏观经济•专刊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本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报告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的准则,以合法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者暗示。 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 从海外产业调整看中国经济转型前景 ——就业系列报告之二 核心提示 中国目前非农就业和制造业占比已是美国 60 年代末见顶前的水平。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在制造业面临“天花板”时容易伴生通胀不稳定的情形。如果再加上货币政策不谨慎,则需保有警惕之心。 成功的经济转型是从制造业向新兴行业转移,传统的零售批发和交运仓储无法接过制造业的接力棒提供原生动力。刺激内需是新兴的内部行业代替外向型制造业,不是靠刺激中国人民多吃几顿饭多买几件衣服实现。 高级分析师 杨帆 010-84486606-625 fyang@cebm.com.cn 分析师 陈康 010-84486606-606 kchen@cebm.com.cn 报告摘要 z 中国当前的就业状况类似于美国制造业见顶前状况:就 2008 年中国非农业就业的人口比例已经和美国 60 年代末的水平相当,制造业就业占比也相当。60 年代末开始叠加上货币政策失误和石油战争的原因,全球进入了大通胀时期。 z 对中国的借鉴在于:一是从就业角度衡量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绝不是远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渐趋饱和时候的情景,即使我们仍有空间也绝不是广阔辽远的“天空”而更像是一道看得见顶的“天花板”;二是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遇到“天花板”,则容易伴生通胀不稳定的情形,我们必须对此留有警惕之心;三是发达经济体大通胀时期的教训是,货币政策不谨慎也是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从现在来看似有昨日重现之感。 z 制造业衰退后哪些行业获益:美国的经验表明,制造业占比的趋势性下滑伴随着商业服务及医疗教育的趋势性上升,而传统的零售批发和交运仓储,尽管其占比很大,但从大萧条之后就一直稳定。因而,经济转型是从制造业向新兴行业转移,传统的零售批发和交运仓储无法接过制造业的接力棒提供原生动力。刺激内需是新兴的内部行业代替外向型制造业,绝不是靠刺激中国人民多吃几顿饭多买几件衣服实现。 国际宏观经济•专刊 请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 2010年4月20日 制造业就业拐点和通胀起点的巧合 60年代后半期开始制造业就业“饱和”,同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大通胀”时期的始点恰好吻合,只是巧合么? 4月13日的国际经济专刊《制造业结构调整行将结束降低就业市场二次探底风险》,我们讨论了美国就业市场未来复苏的前景以及制造业在其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本文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讨论美国就业市场的变迁过程及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借鉴。 美国曾经是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产品生产大国,二战以后其出口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一度超过20%,远高于随后的制造业强国德国和日本能够达到的最高约10%的比例。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制造业发展遭遇绝对水平的瓶颈,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就业人数不再增长。而与之相应的,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制造业员工的工资开始出现快速上涨,阅读当时的文献也看到了类似于房子和劳动力均出现短缺的情况。从那时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均出现了通胀大幅上行的情况,史称“大通胀”时期。对于大通胀的成因,目前理论界有多种解释,流行的几种观点包括货币政策被财政赤字裹挟说以及政策当局放任说(即相信容忍通胀可以创造就业)等。但从现象上看,工资-通胀的螺旋上升是大通胀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我们认为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劳动力市场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基本形势,加上政策当局针对通胀问题的失误造就了大通胀的形成。 图表 1各国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 0510152025194819531963197319831993200320072009e德国美国中国日本数据来源:WTO 图表 2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 1011121314151617181920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06 081970年代数据来源:Haver 图表 3核心CPI和工资同比增速 0%2%4%6%8%10%12%14%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06 08 100246810核心CPI制造业时薪同比增速(%)1970年代数据来源:Haver 国际宏观经济•专刊 请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 2010年4月20日 中国当前的就业状况类似于美国制造业见顶前状况 中国目前非农就业和制造业占比已是美国60年代末见顶前的水平,制造业就业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 从就业市场观察当今中国与美国的发展阶段可以发现,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远没有使用其他指标诸如人均收入或者城市化等指标衡量的时代久远——使用这两项指标似乎显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增长仍有相当长的路可以走,但是我们认为就业市场或许描绘了一幅更为贴近现实的图景。 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所从事的职业,而脱离农业生产进入第二或第三产业就业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城市化过程。我们观察到2008年中国从事非农业就业的人口比例已经和美国60年代末的水平相当(约35%),回顾上页图表2和图表3,彼时正是美国制造业就业拐点和工资快速上升的起点。我们目前在国内观察到的低端劳动力工资的快速上升似乎也有类似之处。 巧合的是,从制造业就业的占比来讲,目前约8%-9%的水平也和60年代末相当,这正是美国制造业绝对水平出现拐点的时期。而在此后,尽管非农就业的比重仍然在上升,但是制造业就业比重旋即见顶,新增的就业更多出现在服务性行业,人们不再进入制造业工作了。人们不再从事制造业工作并非由于制造业外移,我们看到事实上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就业大致都于70年代初见顶(见下页),而更多是因为劳动力供需缺口收窄的问题。 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果,预示着1)中国制造业就业绝对水平面临瓶颈,这可能意味着潜在增长水平的放缓;以及2)通胀上升的风险,在此期间货币政策当局必须非常小心。令人稍感欣慰的事实是,由于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比美国60年代末要年轻(我们处于15-65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是70%,而美国当时是60%),考虑到这点我们的非农就业和制造业占比大概相当于美国60年代初的水平。这或许意味着我们的劳动力市场的相对宽松状况仍能维持几年,给我们的经济转型提供时间。 图表 4 非农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0%44%46%43%28%36%35%30%20%25%30%35%40%45%50%1959(1999)1969(2008)1979198919992009美国中国 数据来源:haver 图表 5 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7%9.2%8.7%7.3%6.2%3.9%6.4%7.9%0%2%4%6%8%10%12%1959(1999)1969(2008)1979198919992009美国中国 数据来源:haver 国际宏观经济•专刊 请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 2010年4月20日 美国、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就业几乎同时见顶 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在制造业面临“天花板”时容易伴生通胀不稳定的情形,如果加上货币政策不谨慎,则需保有警惕之心 美国制造业就业的绝对水平在70年代初见顶,一种可能性是美国的制造业被大量转移到了海外,例如当时新兴崛起的日本和德国。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就业见顶的时点也大致是在70年代初,仅比美国晚几年。而从图表1中也可以看到,德国出口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在70年代已经见顶。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德国和日本在制造业占人口比重的峰值大约在14%-15%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做以上比较并非为刻板的强调中国一定会发生增长放缓和通胀上行的情况。只是从国际比较中我们发现几个有趣的事实,一是从就业角度衡量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绝不是远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渐趋饱和时候的情景,即使我们仍有空间也绝不是广阔辽远的“天空”而更像是一道看得见顶的“天花板”;二是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遇到“天花板”,则容易伴生通胀不稳定的情形,我们必须对此留有警惕之心;三是发达经济体大通胀时期的教训是,货币政策不谨慎也是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从现在来看似有昨日重现之感。 图表 6 美国制造业就业和占比 1012141618201953195819631968197319781983198819931998200320082%3%4%5%6%7%8%9%10%11% 数据来源:haver 图表 7 日本制造业就业和占比 0.60.81.01.21.41.61.81953195819631968197319781983198819931998200320086%7%8%9%10%11%12%13%14% 数据来源:haver 图表 8德国制造业就业和占比 5.05.56.06.57.07.58.08.59.0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0%2%4%6%8%10%12%14%16% 数据来源:haver 国际宏观经济•专刊 请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5 2010年4月20日 制造业和采掘业是提供原生动力的行业 成功的经济转型是从制造业向新兴行业转移,传统的零售批发和交运仓储无法接过制造业的接力棒提供原生动力 刺激内需是新兴的内部行业代替外向型制造业,绝不是靠刺激中国人民多吃几顿饭多买几件衣服实现 在就业系列报告之一(4月13日)中,我们就强调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当时主要是发现美国的两次“无就业复苏”均与制造业有关。从一个更长的角度来横向比较不同行业就业的发展,我们仍然认为制造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为它是几个提供源动力的行业之一。而其他的一些行业例如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属于派生行业,它们的发展通常要围绕源生性的制造业或者其他一些要素(例如金融创新带来的财富效应)。一个国家不必所有人都从事制造业,只要有其中固定比例(例如10%-15%)的人从事制造业,其他的非农就业就自然的被创造出来。而在此情况下仍想继续提高制造业就业水平则面临整体供给瓶颈的压力,因为大部分的人已经不愁找工作。 从美国的历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