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预测报告:需求企稳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不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预测报告:需求企稳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不减

2019-07-28邵宇佳北京大学陈***
预测报告:需求企稳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不减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需求企稳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不减 ——邵宇佳 预测报告 B0002-20190728 要点 ● 工业生产内生动力不足,经济活动趋弱 ● 外需疲软叠加高基数效应制约出口增速 ● 内需趋弱抑制进口和消费同比增速 ● 供给增加缓解CPI上涨,调结构叠加基数效应拉低PPI同比增速 ● 高基数抑制信贷扩张,减税政策拉升M2同比增速 ● 外部扰动减弱,人民币汇率趋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课题负责人:苏剑 课题组成员: 蔡含篇 陈 阳 孔 帅 邵宇佳 许琴芳 联系人: 蔡含篇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扫描二维码或发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阅读本中心报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上年值 上年同期值 上期值 Jul-19预测 Q3-19预测 Q4-19预测 2019年预测 Q1-20预测 Q2-20预测 经济增长 GDP 6.6 6.5 6.2 — 6.2 6.3 6.3 6.1 6.2 工业增加值同比 6.2 6.0 6.3 5.5 6.1 6.0 6.0 5.9 5.8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5.9 6.0 5.6 6.1 6.5 6.2 6.2 4.9 4.2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 9.0 9.0 8.6 9.2 8.4 8.1 8.1 7.2 6.9 出口同比 9.9 11.6 -1.3 -2.8 -3.2 -4.3 -1.3 5.0 6.2 进口同比 15.8 26.9 -7.3 -7.0 -5.0 -5.6 -3.4 -4.1 -4.3 贸易差额(亿美元) 3518 274.9 509.8 450 1400 3600 3600 900 1900 通货膨胀 CPI同比 2.1 1.9 2.7 2.7 2.3 2.3 2.3 2.5 2.3 PPI同比 3.5 4.7 0.6 -0.1 0.0 -0.2 -0.2 -0.1 -0.5 货币信贷 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 161700 14500 16600 13000 41000 32000 169658 52000 41000 M2同比 8.1 8.5 8.5 8.4 8.6 8.8 8.8 8.9 8.9 注:1、月度预测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为累计值;其他均为当月值。 2、季度预测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PI和PPI同比均为累计值;其他均为当季值。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019年上半年中国整体经济表现超预期, GDP增速符合2019年的既定目标,经济形势稳中有进,但单季度GDP增速仍处于下行趋势,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6.4%降至二季度的6.2%。从生产端看,GDP同比增速下滑主要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0.5个百分点导致的。从需求端看,最终消费支出和净出口对GDP累计同比增速的拉动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 0.4和0.2个百分点;投资对GDP累计同比增速的拉动作用则增加了0.4个百分点。因此,下半年宏观调控的稳增长政策仍将持续发力,预计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7.0%和-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同时,在经济调结构的趋势下,预计7月份PPI为-0.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此外,在水果方面的供给缓解后,预计7月份CPI为2.7%。最后,在货币金融方面,随着减税政策落地,预计7月份M2同比增速为8.4%;人民币汇率则因外部扰动因素减弱而双方平稳波动,震荡区间为6.8~6.9。 工业生产内生动力不足,经济活动趋弱 预计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首先,从工业生产内生动力来看,今年6月制造业PMI为49.4%,持平于上期,继续处于荣枯线以下,预示7月制造业生产维持弱势。同时,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3.1%,再次跌落负增长,单月6月的利润增速为-2.4%,持续今年以来的负增长,预示企业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然后,从工业增加值分项看,二季度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增长预示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发力,采矿业和公共服务业将维持良好增速,而制造业则可能因出口扰动受到影响。之后,从高频数据来看,截止至7月28日,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全国平均高炉开工率均值为66.43%,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 外需疲软叠加高基数效应制约出口增速 预计7月出口同比增速为-2.8%,主要压低因素包括,第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制约出口增长。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下滑,7月份仅为49.4%,为2016年5月以来最低值。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也延续下行趋势。7月份,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值为50.0%,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欧盟和日本PMI值分别为46.4%和49.6%,均跌至荣枯线以下。第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大幅上升。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对中国出口造成较大冲击。中国出口及对美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为0.1%和-8.1%,较去年全年分别下降9.8和19.4个百分点。第三,高基数效应。从2018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年二季度开始有一轮显著的“抢出口”效应,导致2018年出现较高基数,高基数效应将制约2019年二季度以后的出口增长。2018年7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为11.6%,为2018年全年较高水平。 内需趋弱抑制进口和消费同比增速 预计7月进口同比增速为-7.0%,在拉升因素方面,第一,经济韧性较强,内需稳定,支撑进口增长。第二,中国出台多项扩大进口政策,有利于进口增长。在压低因素方面,第一,中美双方谈判仍存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进口。第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抑制进口增长。2019年6月12日CRB现货综合指数同比下降6.4%,延续下降趋势。 预计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较前月下滑0.6个百分点。主要的影响因素是“618”年中消费促销对7月份消费的挤占。“618” 年电商年中庆典,线上线下互动刺激了消费,使得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8%,较5月份上涨1.3个百分点。一方面,6月份消费额增速的显著上涨,另一方面,6月份的集中消费又对7月份的消费产生了部分的挤占,抑制了7月份消费额增速的上涨。 供给增加缓解CPI上涨,调结构叠加基数效应拉低PPI同比增速 预计7月份CPI、PPI分别同比增长2.7%、-0.1%,价格走势平稳,波幅不大。7月份,随着水果的大规模上市,前期大幅高涨的水果价格在本月得到了显著的抑制,但依然高于历史同期水平。猪肉价格,在7月份继续上涨。工业品价格方面,受基数效应及调结构影响,预计本月PPI增速或将小幅下滑。 预计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较前月上涨0.3个百分点。一方面,调结构、去产能的主线没有改变,传统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继续低位运行;另一方面,一产、三产投资仍存在空间,随着农业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一产、三产投资增速仍存在上涨的空间。 高基数抑制信贷扩张,减税政策拉升M2同比增速 预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000亿元,环比少增3600亿元,同比少增约1500亿元。7月信贷同比略减,一方面,去年资管新规出台以后表外融资转表内压力较大,导致去年同期新增信贷较高。另一方面,去年7月,央行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资金释放规模较大,因而去年信贷基数较高。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预计7月末M2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月信贷同比少增约1500亿元,可能压低M2增速。此外,随着减税政策的落实,预计本月新增财政存款可能同比少增,或对M2同比增速有一定的拉升作用。 外部扰动减弱,人民币汇率趋稳 预计8月人民币继续维持平稳波动态势,震荡区间为6.8~6.9。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看,国内经济二季度表现超预期,预计第三季度经济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维持较好态势,一定程度支撑人民币汇率;国外经济如美国虽然个别经济指标数据表现较好,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仍维持在高位,7月底的议息会议市场预计降息25点的概率在80%以上,一旦降息实现,将令美元承压,人民币汇率得到支撑。此外,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即中美贸易摩擦,同样在7月底开启第12轮谈判,谈判的进行预示着贸易摩擦仍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利好于人民币汇率。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