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解码2025两会如何“加码”中国经济? - Insights、热点洞察 - 发现报告

解码2025两会如何“加码”中国经济?

两会新兴产业资本市场投资
发布时间:2025-03-13

📖 读懂政策,即是读懂时代;抓住趋势,方能领跑未来。


两会是什么?是指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会议”)。这是影响中国政治经济的决定性会议,关乎国家发展方向和政策落地。


为什么要关注两会?会上发布的政策会直接关联到行业发展、就业机会、税收变化等。普通人可能觉得两会离自己远,但其实政策直接影响就业、经济、生活成本等。我们可以通过两会了解未来经济趋势,抓住机遇,比如投资、职业规划。


“两会时间”刚刚结束,作为资本市场的“风向标”,仔细阅读,能从中解读出中国未来投资机遇脉络。2025年全国两会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在政策引导下,哪些新兴产业有望异军突起,成为投资的热门赛道?



两会释放的重磅信号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符合市场预期,整体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


  • 经济形势研判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但对外部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刻;

  • 政策基调仍然延续积极取向;

  • 主要目标上,各项目标设立大部分延续往年部署,CPI下调至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幅度提升至3%左右;

  • 财政政策方面,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赤字率设为4%、超长期特别国债拟发行1.3万亿、拟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整体来看赤字规模较去年增加了2.9万亿元;

  • 货币政策方面,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的表述,新增了稳楼市股市的要求;

  • 重点任务上,相较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九大任务,延续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做法,增加了“科教兴国”篇幅,彰显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 扩内需方面,仍延续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将其置于各项任务之首,并明确拟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规模较去年有大幅提升;

  • 产业政策方面,会议提到了包括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算力、数据资源在内的十大细分领域。


有两个数字我们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个就是GDP“5%左右”。兼顾需要和可能,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报告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持“创新”是今年政府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另外,稳定市场预期也是今年的重要任务,报告明确指出“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预计2025年经济保持韧性,增速前高后稳。分项指标设定方面,就业目标与2024年持平,物价目标较2024年有所下调,粮食产量、能耗降低幅度目标均上调,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均较去年有所增加。


第二个要关注的就是财政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支出强度明显加大,财政政策定调“更加积极”。要知道往年都在2-3%,4%已经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赤字率较2024年调升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对应为5.66万亿元,比2024年增加1.6万亿元。这意味着国家准备了更多的资金去拉动经济,为老百姓兜底。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其中,安排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债新增限额将增加至4.4万亿元左右,比2024年限额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2月中旬,已有10个省级政府披露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相关信息,2025年地方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项目重点将仍是“两重”“两新”,此外还包括服务业。“两新”中除了向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数码产品、家电产品等扩围外,银发旅游列车领域也值得关注。


货币政策的基调延续了“适度宽松”,精准发力楼市股市和消费。这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年内“降准降息”仍是政策可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报告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意味着促进消费的专项再贷款有望设立。




有望异军突起的新兴产业

今年的会议上,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机/电脑均为首提出,复盘2018-2024年主题走势,两会当年首次提出的新兴主题超额收益往往更高。


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具体包括“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随着最近一批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预示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低成本模型的普及将催生AI应用需求爆发,一方面加速下游智能化转型,如语言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另一方面有望推动上游算力、芯片行业扩张,并加快国产化替代,提升我国全社会资本开支。


2023年底,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同比增长13.9%,赛迪顾问预测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73万亿元,占全球30%以上。DeepSeek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中国AI国际化进程,为全球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中国AI行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与之相关的数字经济将在今年加快发展。



长期来看,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可以持续关注。


两会大篇幅提到刺激消费,包括“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将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消费贷款期限,目前规模和细则尚未发布。


自2024年8月以后15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地方后,8-12月社零同比多增约6200亿元,社零增速均值相比7月多增约1.6个百分点,粗略测算拉动乘数约1.8。以乘数推算,2025年的300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预计拉动5400亿元消费,预计拉动社零增速提升约1.1%。


从两会的内容上看消费方向,明确提出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等。另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首发经济”或是推动消费场景创新的重要实践形态之一。


股市方面,A股中期向上方向保持不变,可以关注以AI+与科技自主可控为代表的科技成长风格,例如TMT、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创新药等,以及政策支持的内需消费领域优质资产,比如新消费、以旧换新相关消费品等的结构性机会。


普通人的财富机遇,正藏匿于这些政策信号的动态交织中——无论是布局AI产业链的科技成长赛道,还是关注消费复苏下的健康养老、数字经济方向,或是跟踪楼市股市的稳预期政策,均可能成为未来五年的关键窗口。


时代的红利终将属于那些提前布局、理性决策的行动者。2025年两会已为航程标定方向,现在,是时候扬帆起航了。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旗下传递新经济商业知识的阵地。

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个世界,才能思考,或创造。

发现报告订阅号

系列文章推荐

img

从两会看行业发展机会

2024-03-07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行业发展
img

女明星都被拖下水,爆仓的雪球究竟是啥?

2024-01-25
投资理财雪球产品券商股市
img

重磅会议解读!今年有哪些新机会?

2023-03-09
两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会议解读
img

10篇报告 华尔街的巨人:投行出品重磅报告

2022-05-11
投资华尔街投行
img

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你会把存款交给国家管理吗?

2022-04-28
养老个人养老金投资
img

从两会角度看2022重点机会

2022-03-10
两会重磅会议
img

全球避险情绪高涨!黄金投资大机会来了?

2022-02-18
黄金投资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