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报]:翔丰华:2024年年度报告 - 发现报告

翔丰华:2024年年度报告

2025-04-20财报-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翔丰华: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赵东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叶文国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应福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发展规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1、原材料价格以及关键能源动力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石墨负极材料销售。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有初级石墨和石油焦、针状焦等焦类原料,其价格受到石化行业大宗商品价格、市场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焦类原料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波动,考虑到通货膨胀、未来供应扩张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原油等基础原料价格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波动,从而导致石化产品的价格波动。未来如果原材料价格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波动,而公司不能有效地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到下游或不能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将会对公司盈利状况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跟踪监控原材料的价格走势,根据公司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购原料并合理备货;公司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从而提升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加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规避原材料上升对利润的影响。 电力为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能源,也是石墨化生产成本的核心要素。若电力供应不足或电力价格上调,将会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2、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受行业周期性变动、下游需求变化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单价呈现一定波动。如果未来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新建产能逐渐释放、市场竞争继续加剧、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下游客户盈利空间缩小,其盈利压力将会进一步向上游传导,则公司可能面临产品价格下降风险,给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使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3、产品升级和新兴技术路线替代风险 锂电池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工艺水平趋于成熟,系目前的主流技术路线。但随着国内外科研力量和产业资本对新能源、新材料应用领域的持续投入,新型电池材料技术不断发展,商业化应用进程持续推进,若公司研发进度滞后、未能及时根据下游电池路线进行相关技术储备,将对未来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4、产能过剩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下游动力电池行业以及终端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储能等其他应用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了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以及许多新转型进入负极材料的行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未来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终端行业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或主要客户无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新产品、新技术导致碳基负极材料应用领域窄化等因素,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5、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和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下游行业主要为动力电池市场、消费电池市场和储能电池市场。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带动上游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及锂电池负极材 料市场快速发展,若后续相关产业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此外,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摩擦时有发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仍有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外部经济增长放缓或者整个行业因产业政策变化发生周期性波动将影响整个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从而对公司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持续开拓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储备新技术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以时刻适应下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9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3第四节公司治理..................................................................................................................................................42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69第六节重要事项..................................................................................................................................................71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111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18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19第十节财务报告..................................................................................................................................................123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上述文件的原件置备于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分类 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的行业划分,公司所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0)”范畴下的“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C309)”之“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C3091)”,具体为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造。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属于“新材料产业”之“新能源材料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计监测和管理。 (二)行业情况及发展趋势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同时也拉动了负极材料市场需求。据高工锂电(GGII)统计,2024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约为208万吨,同比增长26%。受锂电池行业阶段性去库存影响,负极材料增速低于锂电池增速。同时,负极材料行业延续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局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24年负极材料市场价格总体呈现下滑趋势,在低位徘徊,行业盈利空间压缩。2025年,随着下游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补库意愿提升,支撑对负极材料需求。 (1)动力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以及国内汽车“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动力电池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 2024年新能源汽车政策陆续出台,催化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了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和标准,对促进汽车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产生积极影响;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购车限制,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推广范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