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为群、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之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丽英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业务受宏观经济持续波动影响,公司部分项目进展不达预期,公司业绩出现亏损。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与行业趋势一致。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该行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等情形。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 年度报告中涉及公司未来计划等前瞻性的陈述,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并不代表公司对未来年度的盈利预测,也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第四节公司治理........................................................................................................................66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91第六节重要事项........................................................................................................................95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115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23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24第十节财务报告......................................................................................................................125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4年年度报告文本; 2、载有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3、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4、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5、其他有关资料。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否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主要情况 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本公司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该行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该行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其中,人工智能方面,随着大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软件行业的重要驱动力,AI驱动的软件如智能客服、数据分析工具和个性化推荐系统等,将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云计算的普及促进了软件开发与发布的灵活性与迅速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数据和应用转移到云端,享受云计算带来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提升业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平稳增长。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2379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长稳定。嵌入式系统相关技术已成为行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增值的关键性带动技术。公司在嵌入式技术领域拥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公司正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大潮,不断加大相关战略转型升级及重点业务领域的产品研发投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紧跟行业快速发展。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竞争体现 报告期内,人工智能发展迅猛,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及全行业的各个层面,引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性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我们见证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模型训练等方面的惊人发展,这些创新性技术和产品正在高效地处理着现实生产、生 活应用场景中的复杂问题,正在重塑着我们对行业智能化的定义。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底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已被提升到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它如同农耕文明时代的水力、工业文明时代的电力,以一种新的关键生产力形式,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当前大模型行业的技术路线不再局限于算力堆叠,而是探索强化学习、知识计算、符号推理、类脑计算等新型路径。在此基础上,各领域积极推进深化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的广域落地。如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学系统技术的引入,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在金融领域,智能算法正在塑造着新型的投资与风险管理策略,行业大模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和欺诈检测;在医疗领域,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疾病预测AI模型能够提前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为医生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在零售领域,AI大模型可以从客户的购买历史数据中学习客户的兴趣及喜好,提供定制推荐服务;在自动驾驶领域,AI可以辅助汽车和机器人更好地理解环境,做出智能决策;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制造系统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未来伴随具备行业特点的多模态大模型、小样本学习、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将会重塑每个行业的发展生态,激发出崭新的变革和商业机会。 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嵌入式技术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融合的关键一环,是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之间互动和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公司作为国内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领军企业,在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中,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先进传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应用,在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智能化、生产控制智能化、制造装备数字化、技术服务数字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行业大模型工具,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行业智能化升级灵活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进而建立起在行业智能化赛道的长期核心竞争优势。 1、国防军工、应急等特种行业发展方面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于军事领域,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国防装备精确化、智能化、无人化趋势更加明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首次强调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需同步提升,要求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并提出“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国防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迎来全新时代。 公司作为高科技民营上市企业,多年来为国防军工、应急等特种行业提供定制和配套信息化和智能化相关嵌入式产品与服务,在装备综合保障、通信产品、元器件可靠性检测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借助在国防军工、应急等特种行业领域的优势,不断积极拓展市场,在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稳步布局,提升品牌资质能力,协同技术创新应用,为国防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支撑。 2、数字城市服务行业发展方面 (1)税务信息化 随着国家金税四期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税务行业已全面迈入“以数治税”的大数据治理新纪元。在政策驱动和技术变革的双重作用下,税务信息化领域呈现出显著发展趋势,非税业务数据全面纳入监管体系,税收征管系统通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智能采集、自动化计算与智能生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