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特朗普关税20时代,企业出海将面临更多挑战 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政策特征:关税征收范围“更广”且力度“更大”;以东南亚、南亚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 受到本次“对等关税”的影响相对较大。在特朗普10时代,无论是出口全球份额,还是出海企业更高的毛利率和ROE表现,均表明关税10时代的中国企业通过出海至越南、墨西哥等地区实现“曲线救国”。然而,在特朗普20时代: 直接出口面临更高的关税税率;以东盟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也面临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企业通过海外建设产能实现“曲线救国”的路径也将遇到一定的阻力,这也将通过直接影响企业海外业务的毛利率进行而对其利润产生一定的冲击。显然,无论是对比特朗普10时代还是当年日本企业出海的经验来看,当下中国企业出海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我国出海企业的行业、产能分布及渗透率现状 考虑到:在特朗普20全面关税的背景下,一方面,直接出口贸易的企业主要受到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另一 方面,出海进程较高的企业则更多受到其海外产能布局地区所面临关税风险的冲击。1、基于产能建设活动,观察出海企业的行业及产能布局特征:行业主要聚集在“海外敞口高上一轮贸易摩擦中被加征关税”的细分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纺织制造、光伏设备、家居用品等。企业对外产能布局主要集中在“东盟北美”两大地区。2、基于“境外资产占比”下的各类出海行业的渗透率分析:海外产能建设较快且“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白色家电、纺织制造、家居用品、汽车零部件等;“境外资产占比”处于中等分位的行业,包括:工程机械、消费电子、化学制药、农化制品、照明设备、元件等;“境外资产占比”偏低的行业,包括:航海装备、商用车、黑色家电、乘用车等。3、出海的经济性评估:无论是整个板块还是比较各细分行业来看,过去几年海外业务的扩张确实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营收与盈利的双双改善。 基于特朗普20关税对“外需高敞口行业”的比较影响分析:寻找“被错杀”的结构性机会 1、历史复盘:“外需高敞口”组合确实对贸易风险敏感度更高。我们通过构建组合并进行股价回测,结果显示:无论 是上一轮贸易摩擦的历史经验,还是近期市场表现来看,以“对美高敞口”组合为代表的股价表现均充分展示其对于贸易风险的高敏感度;相比之下,“对美低敞口”组合股价调整风险或弱于前者,且在短期的“无差别”下杀之后,可能会存在“被错杀”的结构性机会。 2、行业比较视角:基于“需求地区拆分海外产能布局海外业务盈利能力”三大因子对出口出海板块进行排序: 对美敞口较高但产能布局于非北美区域,所受到的关税冲击或相对较大,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纺织服饰、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电子(消费电子、元件等)、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等。 对美敞口较高境外资产占比较高且产能布局于北美区域海外营业利润率高,短期内关税冲击或相对偏弱,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汽车零部件居多。 对美敞口较低的板块所受到的关税冲击或相对有限,主要筛选对欧洲敞口高或者对新兴市场敞口高的产品,对应至二级行业主要分布在:橡胶、工程机械、专用设备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商用车等,可关注短期风险释放后上述领域或存在修复性机会。 短期获得关税豁免的商品,或具备相对韧性,相关的商品主要分布在:基础化工(如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等)以及半导体(半导体开关元件等、存储器等)。 显然,以上四类资产中,按照关税冲击排序来看,或为:,尤其是对于和类资产而言,由于对美敞口较低或存在关税豁免,短期内冲击或相对有限,可关注股价下杀后这两类资产的结构性机会。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美国经济“硬着陆”加速确认,超出市场预期;统计样本量有限;关税税率变化超预期。 内容目录 一、引言:特朗普关税20时代,企业出海将面临更多挑战4 二、我国出海企业的行业、产能分布及渗透率现状8 三、基于特朗普20关税对“外需高敞口行业”的比较影响分析:寻找“被错杀”的结构性机会11 31历史复盘:“外需高敞口”组合确实对贸易风险敏感度更高11 32行业比较视角:我们如何对出口出海链进行排序?13 四、风险提示16 图表目录 图表1:特朗普20以来美国针对中国关税税率已大幅提升,产品覆盖率达1004 图表2:4月2日以来美国“对等关税”所设定的部分国家地区的关税税率4 图表3:特朗普上任以来所实施的涉及中国的关税政策5 图表4:筛选HS2位编码下,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的产品6 图表5:筛选HS4位编码下(主要针对84、85和87),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的产品6 图表6:2018年以后我国出口全球份额仍在上升7 图表7:2018年以来我国出口地区份额出现变迁7 图表8:2016年以来“高海外收入占比”组合ROE较优7 图表9:20202023年出口链企业海外毛利率更高7 图表10:以“在建工程”作为观察窗口:企业向外产能建设较为“活跃”的行业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纺织制造等8 图表11:以“在建工程”作为观察窗口:东盟、北美为企业向外产能布局建设较为青睐的两个区域9 图表12:2021202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地区分布9 图表13:2024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地区分布9 图表14:东盟主要对应纺织制造、光伏设备等行业10 图表15:北美主要对应汽车零部件、专用设备等行业10 图表16:以“在建工程”作为观察窗口:企业向外产能建设较为“活跃”的行业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纺织制造等10 图表17:海外业务相对盈利优势来源拆分11 图表18:回顾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期间,“外需高敞口”组合股价短期存在阶段性回落且没有超额收益12 图表19: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期间,“对美高敞口”组合股价同样存在阶段性回落13 图表20:各一级行业收入对美敞口一览14 图表21:各二级行业收入对美敞口一览14 图表22:筛选需求地区主要以欧洲市场为主的产品14 图表23:筛选需求地区主要以新兴市场为主的产品15 图表24:以HS编码进行分类,“对美敞口低”的产品一览15 图表25:美国关税豁免商品对应的HS2位编码16 图表26:美国关税豁免商品对应的HS6位编码16 一、引言:特朗普关税20时代,企业出海将面临更多挑战 特朗普20时代,关税政策有何特征?自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以来,其“美国优先”的核心主张体现为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具体关税政策包括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关税,同时亦发起铜、木材等产品的调查,并对钢铁、铝、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加征25 的关税。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公布了备受关注的“对等关税”措施:(1)引 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于于4月5日 生效;(2)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地区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并于4月9日生效。不过,加拿大和墨西哥将暂时免受“对等关税”的影响,符合《美墨加贸易协议》 (USMCA)的商品可继续获得关税豁免,而不符合《美墨加贸易协议》(USMCA)的商品则享受25的关税(能源和钾肥10);(3)此外,部分商品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主要包括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以及金银等。其中,此前2月份美国已对钢铁、铝征收25的进口关税且已经生效,同时在本次“对等关税”亦提到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且立即生效;而其余的商品中如铜、木材制品等,此前美国已基于232条款对其发起调查。 显然,不管是对比特朗普关税10还是就本次“对等关税”所实施的具体措施来看,具备以下几点特征:关税征收范围“更广”且力度“更大”,一方面,加征关税所涉及的国家由此前的“中美”延伸至所有贸易伙伴,尤其是对美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地区影响更大;商品范围来看,就对中国而言,加征关税的商品覆盖率由关税10的666上升至100。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例,由于“对等关税”是在现有的关税基础上进行额外的累加, 2025年以来美国已对我国加征20的关税,叠加4月以来的“对等关税”(已由4月2日的34上调至125),特朗普上任至今已累计加征145。以东南亚、南亚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受到本次“对等关税”的影响相对较大,如越南(46,对应4月2日“对等关税”的加征关税税率,下同)、柬埔寨(49)、泰国(36)、老挝(48)、印度(26)等。不过,美东时间4月9日美国暂缓了对其他各国超过10部分的“对等关税”(期限90天),后续可进一步观察贸易谈判进展。 图表1:特朗普20以来美国针对中国关税税率已大幅提 升,产品覆盖率达100 图表2:4月2日以来美国“对等关税”所设定的部分国家地区的关税税率 来源:PIIE、国金证券研究所;注:以上数据更新至2025年4月12日。来源:白宫、国金证券研究所;注:针对中国大陆的关税税率,已由4月2日 的34上调至125;针对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已于4月9日宣布暂缓90天,仅实施基准税率10。 图表3:特朗普上任以来所实施的涉及中国的关税政策 时间 主要内容 2025年2月1日 特朗普以芬太尼为借口,宣布从2月4日起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关税;同时,将结束对这些国家的低价值包裹的免税最低限额待遇。 2025年2月4日 (1)美国实施2月1日宣布的关税政策,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2)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的免税处理(不再享受零关税待遇)。 2025年2月5日 (1)暂时恢复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的免税待遇。(2)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低价值包裹的免税政策将于3月2日生效。 2025年2月10日 (1)特朗普发布声明,对钢铁、铝征收25的进口关税,自2025年3月12日起生效。(2)同时调整2018年3月首次对这些金属征收的第232条关税。 2025年2月25日 调查铜进口是否构成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2025年3月1日 (1)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调查木材和木材进口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2)另行发布的行政命令要求内政部和农业部发布新的监管规定,扩大国内木材生产的扩展。 2025年3月4日 修改2月1日的行政命令,将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0。 2025年3月4日 (1)针对美国3月4日额外关税,中国宣布将于3月10日起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征收新的关税,涉及大豆、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产品,以及高粱、猪肉、牛肉、海鲜、水果、蔬菜和乳制品。(2)中国还宣布对美国光纤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将10家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15家公司面临出口管制,并禁止进口Illumina公司的基因测序仪。 2025年3月12日 (1)美国于2月10日宣布对进口钢铁、铝及衍生产品征收25关税的决定正式生效(2)尽管之前加拿大安大略省威胁要对美国的能源出口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威胁要通过将美国对加拿大钢铁的关税从25提高到50来进行报复,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实现。 2025年3月20日 白宫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鼓励增加在美国的关键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2025年3月25日 白宫发布行政命令,扩充之前对于委内瑞拉的制裁,自2025年4月2日起,任何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的第三国对美国的出口将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法案征收25的美国进口关税。 2025年3月26日 (1)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于2025年4月3日对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如发动机、变速器、动力总成部件和电气部件。(2)白宫宣布对符合美墨加协定的汽车零部件以及根据美墨加协定进口的汽车中嵌入的美国内容的价值给予特别关税豁免。(注:该公告指的是特朗普第一届政府于2019年5月发布的一份公告,其中总统同意商务部长关于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结论。) 2025年4月2日 美国白宫公布“对等关税”具体措施:(1)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对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别关税;(2)部分商品不受“对等关税”约束,如钢铁、铝及其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等,其中,针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