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资信]:中美贸易战与关税博弈:美国关税政策的本质、经济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美贸易战与关税博弈:美国关税政策的本质、经济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战与关税博弈:美国关税政策的本质、经济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wwwlhratingscom研究报告1 中美贸易战与关税博弈:美国关税政策本质、经济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联合资信工商评级二部 一、热点事项简述 近期,美国频繁发布关税政策,4月2日出台的“对等关税”对来自中国的产品额外加征34的关税,4月8日、9日又不断加码提高关税,再叠加之前已经实施的301关税、232关税等一系列加征政策,截至4月10日,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提高到 145,对中国企业出口美国市场造成重大影响。鉴于美国的行为,中国政府采取反制措施,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第5号)文件,自2025年4月10日12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的基础上加征84的关税。中美贸易战呈现全面升级态势。 表12025年以来美国对华关税措施梳理 发布时间 事项 2025年2月1日 特朗普发布美国总统行政令,以解决合成阿片类药物供应链问题为由,对中国全部输美产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该措施自2025年2月4日起生效。 2025年2月10日 特朗普发布总统行政令,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以及相关法律,恢复对钢铁进口的全额25关税,铝进口关税提高到25。 2025年3月3日 特朗普发布总统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加征关税从10提高至20。 2025年3月26日 特朗普签署公告,对汽车及部分汽车零部件进口征收25的关税,汽车关税2025年4月3日生效,零部件关税5月3日生效。 2025年4月2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针对全球各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对等关税”,该关税措施主要包括几部分:1、自2025年4月5日起,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征收10的关税;2、自2025年4月9日起,对与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征收更高的特定关税,其中中国34、欧盟20、越南46、中国台湾32、日本24、印度26、韩国25、泰国36等;3、商品豁免:有些商品不受上述对等关税的约束。(1)受50USC1702B限制的物品;(2)已经受第232条限制的钢铝制物品和汽车汽车零件;(3)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4)所有可能会受到未来第232条限制的物品;(5)金条;(6)美国不可得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矿物质。4、区域豁免:对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受此命令影响。 2025年4月8日 美国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叠加之前的关税政策,整体提高到104。 2025年4月9日 特朗普宣布,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提高到145,立即生效。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美国挑起关税贸易战的本质 中美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双边贸易互补性强。但近年来美国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中美正常经贸合作,近期的“对等关税”更是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本质上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关税贸易战来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和压制中国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最高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体量全球第一。从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以来, 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 68828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自美国进口分别占当年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147和63;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自华进口分别占美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70和138。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前五大类商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家具、玩具和塑料制品等,合计占比为572。中国从美国进口前五大类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光学仪器和大豆等含油子仁,合计占比为528。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强。 单位:亿美元 40000 8000 35000 7000 30000 6000 25000 5000 20000 4000 15000 3000 10000 2000 5000 1000 0 0 中国出口金额 中国出口金额东南亚国家联盟(右)中国进口金额美国(右) 中国出口金额欧洲(右) 中国出口金额美国(右) 图1中国进出口情况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2018年以来,美国多次挑起贸易战,特朗普政府有意通过加征关税来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和压制中国的发展。首先,通过加征关税来提高税收收入,重振美国的制 造业;其次,解决美国高额外债的问题,截至2024年末,美国国债规模已高达36万亿美元,关税可以为美国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收入,同时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引发通胀,从而变相稀释债务的实际价值,且加征关税可以缩小贸易逆差,减少新增外债。最后,对于压制中国的发展而言,中国目前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从1979年的4062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1万亿 元,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454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5万亿元;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但是任何政策都是双刃剑。传统的自由贸易是建立在垂直式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在理想的状态下,不同国家处在不同的分工梯级上,互为市场的同时,市场优势互补,达到均衡。过去三十多年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今天,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其更便宜的人工成本、资源来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再卖回发达国家赚取微薄的利润;美国则通过科技输出来赚取全球产业利润的大头,金融财团通过美元美债美股的切换,赚取金融资本利得。目前美国的产业优势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分工结果,其妄想通过加征关税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不可能做到大小通吃,控制所有的环节。美国产业工人的成本是新兴经济体的10倍左右,即便使用机器人,重振制造业还需要配套的设施和供应链,对于重型工业,重建的难度更大。所以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会使得全球经济秩序被打乱,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供应链的破坏以及交易成本的增加会带来通胀,对于美国目前的高通胀预计也是雪上加霜。 三、美国加征关税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期影响 美国对等关税的实施将使得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受到很大冲击,转口贸易路径同样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外贸对经济的正向拉动或将消失。 (1)对于出口的影响 2024年中国对于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为524656亿美元,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 147,按照目前美国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水平,暂时基本切断了中国商品出口美国的可能性;过去几年,中国企业通过在越南、墨西哥等国设立生产基地,再向美国 出口的方式构建了部分转口贸易等替代性出口路径,如果叠加考虑美国后续对中国前期布局的转口贸易进行进一步制裁,中国出口总规模预计会有明显下降。 (2)对于GDP的影响 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24年中国GDP增速为5,其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3,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25年该贡献或将消失。 (3)主要影响行业 美国对等关税预计对我国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玩具、纺织行业产生的影响最大。 从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商品绝对规模来看,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玩具、纺织品规模较大。2024年占比最大的是机械电气设备(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家电等),出口总规模为155万亿元,占比约42;第二大类是杂项制品(主要包括家具、玩具等),出口总规模为4595亿元,占比约123;第三大类是纺织品,出口总规模3513亿元,占比约941。 从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行业依赖度(不同行业对美出口占中国该行业总出口的比重)来看,2024年杂项制品对美出口占该行业出口比重最高,为271;鞋、帽对美出口占该行业出口比重为233;纺织品对美出口占该行业出口比重为165,机械电气设备对美出口占该行业出口比重为146。 中国关税反制可能对航空航天设备、农产品、机械器具、光学和医疗设备影响较大。 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的绝对规模来看,矿物燃料、机械器具及零件、光学和医疗设备、油籽规模较大。2024年,矿物燃料进口1643亿元,占对美总进口总额的141;机械器具及零件进口1436亿元,占对美进口总额的123;电机电气设备进口1313亿元,占对美进口总额的112;光学和医疗设备进口910亿元,占对美进口总额的78;油籽进口900亿元,占对美进口总额的77。 从对美国进口依赖度来看,2024年航空航天器材从美国进口占到该行业进口比重最高,达到50,光学和医疗设备从美国进口占该行业进口比重为16,农产品 (包括肉制品(37)、其他动物产品(29)、油籽(21)、谷物(20)等)对美国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 四、中国突破困境的预期路径 短期看,中国政府需要在微观层面帮助出口企业度过寒冬,维护股市稳定、恢复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和美国进行谈判、防止两国脱钩;长期看,稳定汇率、提振内需、扩大内循环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表现为制造业占比高、产能不断扩张、对外出口依赖度明显、内需不振等特点。从目前局势来看,对等关税正在演变为美国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常态选项,预计中美贸易战博弈或将反复。中国如何突破困境,短期看预计有以下路径: (1)微观层面帮助出口企业撑住,度过寒冬 加征关税后,主要出口美国的中小企业会面临订单大幅下降、产业链上下游连锁反应等问题,需要政府协调相关资源,给与补贴、税费减免、流动性补充等支持,帮助企业活下去,避免制造业萎缩。 (2)维护股市稳定、恢复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高额关税使得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大幅升温,近期全球股市均出现大幅下跌或震荡,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中国政府在以异常坚定的态度大力回购,稳定股市,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但长期看压力较大。 (3)持续和美国进行谈判,防止两国脱钩 中国和美国国情不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争端和分歧并不鲜见,解决问题和弥合分歧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平等对话,寻求互利合作的路径。两国应该持续沟通和谈判,寻找机会达成阶段性协议。 长期看,中国保持经济增长需要有长远的路径依赖: (1)提振内需,扩大内循环 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例为556,比 当年全球平均水平低了174个百分点,这不仅明显低于一些发达经济体,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且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速持续回落,显示中国的消费动能不足。 (2)稳定汇率 美国政府可能会要求中国主动升值人民币以换取关税减免,但是汇率对经济的冲击远比关税制裁大很多,稳定汇率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以日本为例,1960年开始日本和美国打了20年贸易战,对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国内泡沫迅速扩大,日本经济走向了“失去的三十年”。 中国政府正在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会降准降息,使发展国内市场成为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联系人 投资人服务010856796968728investorservicelhratingscom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著作权为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