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度报告 2025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何齐书、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美英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南志高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涉及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经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963,182,28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0第四节公司治理..............................................28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46第六节重要事项..............................................51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64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69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70第十节财务报告..............................................7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在其他证券市场公布的年度报告。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注册变更情况 五、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适用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3、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是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增多,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钢铁行业在预期中下行、调整中分化,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下滑的“双重”挑战,钢材和原料价格大起大落、无序反复,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内卷式”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非常艰难。 1月2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其中提到,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其中,涉及钢铁鼓励类7项;钢铁限制类21项;钢铁淘汰类28项。引领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推进。 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动实施焦化企业(含半焦生产)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力争6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焦化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进一步淘汰落后焦化产能,引领行业减污减排。 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引领钢铁产业链优化,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4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钢铁行业加快对现有高炉、转炉、电炉等全流程开展超低排放改造,争创环保绩效A级。引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及,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6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提及,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引领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发展。 6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等18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于2024年9月25日实施。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 9月9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到,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开展钢铁等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引领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发展。 11月1日,工信部就《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要求,所有冶炼设备须具备完备的项目建设手续,现有主体工艺技术及装备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不存在淘汰类工艺技术及装备。2026年起须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引领行业减污降碳,转型升级发展。 12月1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及,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氢冶金等低碳工艺以及相关技术装备、管理评价等标准研制,鼓励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技术标准预研。重点研制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方法,钢铁、电解铝、水泥、尿素、氢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等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对实施效果好的团体标准按程序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布局。 供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粗钢产量10.05亿吨,同比下降1.7%;钢材产量14.00亿吨,同比增长1.1%;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5.4%。整体看,钢铁消费降幅明显大于产量降幅,市场供强需弱的态势未改。分品种看,建筑业用钢占比进一步下降至50%,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钢铁产品结构持续调整。 利润方面,全年铁矿石价格下跌277元,焦炭价格下跌850元,螺纹钢价格下跌630元,利润下滑情况仍然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12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81327亿元,同比下降2.43%;利润总额291.9亿元,同比下降54.6%;企业亏损企业数1963家,占比31.0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229.9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资委、集团公司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能力提升建设年”专项行动,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推进三大产品能力提升、加快国际化布局和战新产业培育,跑赢了行业大盘,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基础。铸管国内公开招标市场占有率逆势增长6%,铸管出口销量同比增长29%,钢格板新签订单量提升9%,产能利用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特钢比例同比增加24%;吨钢获利能力继续保持行业第一阵营。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制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离心球墨铸铁管及管件、钢铁冶炼及压延产品、铸造制品、钢塑复合管、钢格板、特种钢管等产品系列: 新兴铸管:传统应用于给水、供水、排水、工矿水、海水淡化等多种水领域,2022年水利、污水、热力三个特定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6.4%,污水、水利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热力管在北方多省市推广使用,非开挖管道修复项目顺利完成了郑州文化路的修复施工任务。球墨铸铁管口径范围DN80~DN3000mm,有T型、K型、S型、N1型、自锚式等多种接口形式,采用水泥砂浆、聚氨酯、环氧陶瓷等防腐内衬材料和锌层+终饰防腐层、聚氨酯等外壁防腐处理技术,通过管道规格、接口、内外涂层、防腐处理等不同,新兴铸管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地势条件、水质条件、土壤环境,提供最安全、便捷、定制化的产品供应与服务。2024年,“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非开挖修复用球墨铸铁管”项目成果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热力用球墨铸铁管应用研发”和“超大口径铸管数智化柔性生产线工艺装备关键技术开发”科技成果鉴定国际领先。生产规模和综合技术实力居全球首位,产品出口到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网络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牢牢掌控着市场销售终端。 新兴钢材:钢材产品主要包括普钢、优特钢等品种,具体有Φ6~Φ40mm的HRB400、HRB500、HRB600及PSB500、PSB830、MG335、MG500等适用于抗震的高品质热轧带肋钢筋、Φ6~Φ280mm的冷镦钢、斗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车轴钢等优特钢线材及棒材产品。产品升级加速推进,2024年,武安本级新开发高强度ML40Cr合金线材,扩宽圆钢φ43/φ48/φ50、盘圆φ22等规格组距,精轧螺纹、锚杆钢市占率持续提升,新产品、新规格销量实现新突破。芜湖新兴完成第三代斗齿钢产品开发,市占率超40%,取得耐蚀钢筋生产许可证,优钢比例同比提升25%。邯郸特管完成CJ1000A轴锻件工艺固化,顺利通过民航局适航符合性验证,成为商发公司唯一一家单流水一级锻件供应商(最高级别供应商)。 新兴铸造:公司产品覆盖DN80~2600mm的各种接口型式与压力等级的球铁管件、市政铸件、汽车铸件、工程冶金铸件、矿冶重机铸件等,公司现有铸件产能20万吨。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新疆等地。公司生产的市政铸造产品安全可靠地用于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