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浙江鼎力、兆威机电、应流股份 电梯按样式分类可以分为垂直电梯及扶梯,而垂直电梯又有按用途、驱动方式、运行速度等多种分类方式,通常根据运行速度的不同将垂直电梯分为低速电梯、中速电梯和高速电梯。1)垂直电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应用最为普遍的电梯是曳引式电梯,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曳引绳两端连接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内部组成结构大体相似,主要结构是带有循环运行梯级(或踏板),用于水平或倾斜运输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电梯整机制造位于产业链中游,其上游为基础原材料及零部件,下游为房地产及建筑业。电梯整机制造业的上游主要为基础原材料及电梯零部件制造业,电梯生产和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和稀土,钢材可用于生产电梯轿厢、轿架、轿门、厅门和上下梁等钣金加工件,稀土是电梯核心部件永磁同步曳引机中永磁体的主要原材料。按电梯生命周期,下游应用市场分为新装市场、维保及更新替换形成的后市场。新装电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房地产、基建&工业、旧房加装和出口,2023年四大领域的需求结构分别为62%、26%、3%、9%。 我国电梯产量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城镇化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我国电梯产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增速情况对比来看,2019年到2023年电梯产量增速大致上呈现“N”形态增长。2019年我国电梯产量约为98.10万台,2020年受短期冲击影响略有下滑,到2021年,电梯产量随着短期冲击消除,产量再次高速增长至120.45万台,同比增速恢复至14.41%;2022年国内电梯产量受到房地产行业影响增速放缓,电梯产量下降到109.38;但随着政策支持及需求拉动,2023年其产量增长至122.37万台,同比增速提升至11.88%。 我国电梯产量与房地产竣工面积呈强相关性,但关联度在逐步降低。复盘历史数据,我国电梯产量与房地产面积竣工呈强相关性,但2023年开始,电梯产量同比幅度较房地产波动趋缓,一方面系基建项目需求占比提升,另一方面系存量电梯更新改造逐步提升。我国电梯行业新增市场的下游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核心驱动力从地产逐步转向基建+加装+出口。 政府基建采购需求提供稳定支撑盘,轨交领域新梯需求快速增长。基建是电梯行业第二大应用领域,而基建细分的电梯应用领域包括轨交、保障房、政府机关、医院、机场、学校等,其中轨交占比和弹性最大。未来,随着城轨建设密度提升,换乘站占比增加,进而使得车站平均电梯数增加,带动轨交领域新梯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电梯保有量持续增加,替换需求有望起量。目前,我国对电梯没有强制报废年限规定,一般电梯的使用寿命为15~20年,随后会老化、故障频发,其不仅安全隐患高,并且维修保养成本非常高,所以旧梯更换改造或为更有性价比的选择。2005-2008年,我国处于房地产扩张周期的开始,大部分电梯按照日本标准设定,电梯报废年限约15年,彼时新装电梯目前逐步进入更换密集期。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电梯制造相关企业:广日股份、上海机电。 风险提示:1)原材料波动的风险。2)市场竞争的风险。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1电梯行业概况 1.1电梯概念及分类 根据《特种设备目录》的规定,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电梯的主要类型包括垂直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随着电梯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梯种类日益丰富,根据驱动方式、用途、运行速度的不同,可将电梯进一步分为多种品类。 表1:电梯概念和种类 电梯按样式分类可以分为垂直电梯及扶梯,而垂直电梯又有按用途、驱动方式、运行速度等多种分类方式,通常根据运行速度的不同将垂直电梯分为低速电梯、中速电梯和高速电梯。 (1)垂直电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应用最为普遍的电梯是曳引式电梯,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曳引绳两端连接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内部组成结构大体相似,主要结构是带有循环运行梯级(或踏板),用于水平或倾斜运输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图1:垂直电梯结构图 图2:自动扶梯结构图 1.2电梯行业位于产业链中游 电梯整机制造位于产业链中游,其上游为基础原材料及零部件,下游为房地产及建筑业。 电梯整机制造业的上游主要为基础原材料及电梯零部件制造业,电梯生产和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和稀土,钢材可用于生产电梯轿厢、轿架、轿门、厅门和上下梁等钣金加工件,稀土是电梯核心部件永磁同步曳引机中永磁体的主要原材料。钢材、稀土价格波动会影响零部件供应商的釆购成本,进而影响电梯整机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钢材质量也会影响电梯产品品质及可靠性。 电梯整机制造业的下游主要为房地产和建筑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电梯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受政策调控等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增速趋缓,影响了电梯行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城镇人口增加以及轨道交通、机场、人行天桥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会影响电梯行业的增长速度。 按电梯生命周期,下游应用市场也分为新装市场、维保及更新替换形成的后市场。 新装电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房地产、基建&工业、旧房加装和出口,2023年四大领域的需求结构分别为62%、26%、3%、9%。 图3:电梯产业链 图4:我国电梯新装应用领域结构(2023年) 1.3我国电梯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3.1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经历三阶段 我国电梯行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发展,经历了行业起步、外资品牌垄断、民族品牌崛起等如下阶段: 1)行业起步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护保养,逐渐开始自主研制开发、粗放生产。该时期全国电梯制造企业10余家,年均产量数百台,累计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 2)外资品牌垄断阶段(1981年~2000年):自第一家合资电梯公司“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设立以来,外资品牌陆续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国内整机市场。在我国电梯行业引进外资初期,外资品牌凭借其技术和品牌优势,以及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国内发展迅速,逐渐形成垄断。 3)民族品牌崛起阶段(2001年~至今):站在外资品牌技术发展积累的高起点,民营企业逐渐进入电梯制造行业,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过程中,从最初主要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到掌握电梯整机制造技术,民族电梯品牌逐步崛起。此外,我国电梯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直接与国际接轨,基本消除了国产电梯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障碍,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凭借高性价比和较强的市场开发力度,我国电梯企业在不发达国家市场获得较好的口碑和较多的市场份额,增长速度较快。 1.3.2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电梯产量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城镇化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我国电梯产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增速情况对比来看,2019年到2023年电梯产量增速大致上呈现“N”形态增长。2019年我国电梯产量约为98.10万台,2020年受短期冲击影响略有下滑,到2021年,电梯产量随着短期冲击消除,产量再次高速增长至120.45万台,同比增速恢复至14.41%;2022年国内电梯产量受到房地产行业影响增速放缓,电梯产量下降到109.38;但随着政策支持及需求拉动,2023年其产量增长至122.37万台,同比增速提升至11.88%。 图5:2019-2023年我国电梯产量(万台)及同比(%) 2019-2023年我国电梯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规模由1348.56亿元增长至1557.77亿元。 图6:2019-2023年我国电梯行业市场规模(亿元)及同比(%)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梯企业来华投资。外资电梯品牌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电梯市场,纷纷把生产重心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基于外资品牌带来的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中国民营电梯企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截至目前,世界上知名品牌电梯企业均在国内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我国已成为全球电梯行业竞争的主要市场。 竞争格局方面,综合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等表现,中国电梯行业竞争企业可分为四个梯队:以通力、日立、三菱电梯以及奥的斯为代表的老牌外资电梯企业仍然领衔国内电梯市场,为第一梯队;迅达电梯、东芝电梯、蒂森电梯、富士达电梯等外资品牌的客户管理精细程度相对较弱,位于第二梯队;永大电梯、康力电梯、西奥电梯等本土电梯企业产品成为民族品牌电梯代表,发展势头强劲,位于第三梯队;其他国内电梯行业的中小企业位于第四梯队。 图7:我国电梯行业竞争格局 2需求侧:新梯市场逐步企稳,后维修市场放量 2.1新梯市场:地产竣工承压,政府采购提供稳定基本盘 房地产销售承压,间接影响电梯需求。房地产开发流程包括土地购置、新开工、销售、施工、竣工等环节,房地产企业的电梯需求与开工面积正相关,新开工面积对电梯订单有较强的未来指引作用。根据地产行业建设工期标准,电梯需求量在新开工后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得以体现。2024年1-12月我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值7.3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7%;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9.74亿平,同比下降12.9%,地产销售、竣工端压力仍存,间接抑制电梯需求。 图8:2020-2024年我国房屋累计竣工面积及同比 图9:2020-2024年我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及同比 我国电梯产量与房地产竣工面积呈强相关性,但关联度在逐步降低。复盘历史数据,我国电梯产量与房地产面积竣工呈强相关性,但2023年开始,电梯产量同比幅度较房地产波动趋缓,一方面系基建项目需求占比提升,另一方面系存量电梯更新改造逐步提升。我国电梯行业新增市场的下游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核心驱动力从地产逐步转向基建+加装+出口。 图10:我国房地产竣工面积与电梯产量同比(%) 政府基建采购需求提供稳定支撑盘,轨交领域新梯需求快速增长。基建是电梯行业第二大应用领域,而基建细分的电梯应用领域包括轨交、保障房、政府机关、医院、机场、学校等,其中轨交占比和弹性最大。从招标采购的项目来看,2023年轨交在城轨+铁路新增运营里程下滑的情况下依旧位于全国政府采购市场采购规模第一,在全国政府采购市场中的占比为24%。未来,随着城轨建设密度提升,换乘站占比增加,进而使得车站平均电梯数增加,带动轨交领域新梯需求快速增长。 图11:2022年政府采购电梯细分市场占比(金额) 图12:2023年政府采购电梯细分市场占比(金额) 民生工程发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开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大量老年人群构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基础。同时,在此背景下,近年政府政策也多次提及老旧小区电梯加装问题,住建部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年度工作目标。 政策端持续加码,助力旧楼电梯加装。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旧楼加装电梯,明确指出“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2019年,旧楼加装电梯工程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鼓励加装电梯”到进一步明确“支持加装电梯”。2019年7月,住建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明确自2019年起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给予中央补助资金支持,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地实施加装电梯推进工作,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2024年4月,住建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通过中央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