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金融违法犯罪预防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制度执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银行业保险业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 健全长效机制与短期重点惩治并重:持续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解决重点领域违法犯罪问题,惩防结合。
- 内部管控、行业自律与外部监管三管齐下:构建“落实机构主体责任、建立行业协作机制、强化外部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预防犯罪工作体系。
- 金融监管部门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联动协调:通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配合,建立监督惩处机制。
二、预防重点领域金融违法犯罪
- 信贷业务领域:严防信贷业务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各个环节的考核问责机制。
- 同业业务领域:严格管理同业账户和关键环节,防范外部欺诈。
- 资产处置领域:加强不良资产管理,规范处置操作,防止利益输送行为。
- 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加强理财业务管理,防范非标投资风险。
- 信用卡业务领域:加强信用卡业务管理,防范套现、伪造信用卡等行为。
- 现金管理领域:加强现金管理,防范现金流转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 保险业务领域:加强承保、查勘理赔等环节管理,防止保险资金被非法套取。
- 第三方合作领域:完善第三方合作机构准入与管理机制,防范违法转委托等行为。
- 金融市场领域:强化交易环节的风险防控,防范市场操纵等行为。
- 洗钱和恐怖融资相关领域: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行为监测制度,防范利用专业知识从事犯罪活动。
- 信息科技领域: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复制。
三、强化机构内控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 强化公司治理:推进国有控股银行保险机构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强化高级管理人员案防职责。
- 强化制度流程控制:健全内部控制,加强案防重点领域全流程管理。
- 加强案件风险监测和排查:加强从业人员聘用管理,加强重点领域、机构、岗位和人员风险排查。
- 严肃责任追究:对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的,严肃追究责任;对自查发现案件,酌情从轻处罚。
-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覆盖全体从业人员的警示教育,持续开展合规培训。
- 强化行业性约束惩戒:依法依规对涉及金融违法犯罪的从业人员加强行业性约束和惩戒。
四、依法严惩,加强监管和联动协调
- 完善案防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案件(风险)报送管理制度,及时更新报送要求。
- 加强检查与评估结果应用: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提高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
- 严格依法惩处和问责:严格执行案件问责制度,严肃问责。
- 发挥联合惩戒警示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落实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措施。
- 强化联动协调: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机制,形成防范打击合力。
以上是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预防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金融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