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专题2024年12月31日 【宏观专题】 数据真空期里的十大关注——政策请回答系列三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010-66500887 邮箱:zhangyu3@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18090001 证券分析师:陆银波 电话:010-66500831 邮箱:luyinbo@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19100003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宏观】消费的隐形翅膀:中国特色“类消费券”——政策请回答系列二》 2024-12-29 《【华创宏观】美欧货币政策立场分化加大——全球货币转向跟踪第5期》 2024-12-28 《【华创宏观】追踪2025年外资的一致预期》 2024-12-27 《【华创宏观】扩消费十大举措回顾——政策请回答系列一》 2024-12-17 《【华创宏观】“两新”“两重”全年政策效果回顾》 2024-12-17 前言: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元旦之后,两会之前是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窗口。一方面,经济走势的关注度会上升,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召开,各部委各省将按照会议精神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但另一方面,由于春节因素,国内多个经济数据将在3月中旬发布。这使得经济的跟踪要难于其他时候。 本篇报告系统回答这期间值得关注的,对把握全年经济运行走势有帮助的宏观变量。包括十个方面的信息。分别是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十多个部委的新闻发布会(副部长或部长出席,总结上一年工作,介绍当年工作重心)、地方政府的两会(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常委会议(重点看经济大省)、金融层面的变化(降息降准、信贷、存款数据)、财政层面的变化(发债节奏、各省财政预算)、准财政的负债端变化(政策性银行、地方国企)、消费政策、投资安排(重大项目安排、交通投资安排)、住建工作安排(地产投资等)。 关注一: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 1月份,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常将召开全体会议,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任务。 具体召开时间方面,2024年是1月8日至10日,2023年是1月9日至10日 例如2024年,工作安排包括“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 关注二:各部委的新闻发布会 元旦之后,两会之前,各个部委会通常在国新办召开高规格发布会(一般部长或副部长出席),详细介绍上一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对当年的重点工作予以介绍,诸多细节值得关注。以2024年为例,有不少于12个部委召开新闻发 布会,重要的信息包括:1)宣告降准。2)介绍2023年增发国债的项目投向。 3)强调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4)介绍房企融资支持相关政策。其他详见正文。 关注三:各省的两会 1月,地方各省将召开两会,重要信息包括:1)GDP目标:可基于地方的目标推断全国。此外,2013年以来,当年增速目标值最多低于上年四季度GDP增速0.5个百分点,考虑到2024年四季度GDP可能在5.2%附近,预计2025年目标或在5%左右。2)新增城镇就业。3)CPI:观察各省政府报告中CPI目标是否做出调整。4)社零和固投的增速目标:今年多个省份出现了投资增速 转负或者社零增速转负,需关注这些省份明年的目标设定及对应部署。5)稳楼市:观察各地对收储与城中村改造相关内容的部署。6)产业政策:重点方向或包括“培育未来产业”,“降碳减污扩绿”等。 关注四:经济大省的省常务会议对开门红的强调 选择2023年经济总量前十的省份。“开门红”的表述方面,主要观察省常务会议中是否提及“开门红”或者“提早发力”、“开好局、起好步”、“抢抓工作先机”、“早安排、早行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等相关字眼。 2022年-2024年的情况是,全国两会前涉及“开门红”等相关表述的省常务会议次数分别是18次、22次、13次。2023年更多一些。2025年全国两会前,我们关注这十个省份的省常务会议的相关内容。 关注🖂:金融,宽货币与宽信用的落地 宽货币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关注2025年1季度降准降息落地情况。 宽信用方面,央行会议要求,“引导银行充分满足有效信贷需求,增强信贷增长稳定性”,关注1-2月新增信贷规模。 此外,金融数据中存款端的变化值得关注,包括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企业存款增速与住户存款增速的差。 关注六:财政,发债节奏与地方财政预算 2025年1-2月的政府债发行需要观察三个层面的前倾情况。 1)专项债。参考2019-2024年1-2月的发行情况,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占全年之比有三次超过了20%(2020年、2022年、2023年)。按2025年4.5万亿专项债假设,则4.5*20%=0.9万亿,可以作为是否前倾的参考量。 2)超长期特别国债。观察两会之前是否会发行,这涉及以旧换新的接续。 3)政府债的整体发行进度。观察2019-2024年1-2月的情况,与全年额度相比(含当年的特别国债),1-2月发行额占比有三次超过了13.5%。若按2025年赤字率4%(对应赤字额预计在5.7万亿左右)、专项债4.5万亿、超长期特 别国债2.5万亿假设,则1-2月1.7万亿((5.7+4.5+2.5)*13.5%)的发行额可以作为是否前倾的参考量。 关注七:准财政,两个负债端的变化 准财政方面,重点观察两个主体负债端的变化。一是政策性银行,负债端可观察PSL净增量与政策性金融债净增量。二是地方国企,观察其信用债融资。 关注八:消费,“以旧换新”的加力 消费方面,关注“以旧换新”的政策衔接。一方面,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两会前的发行情况。另一方面,可关注具体的补贴政策的落地情况。 关注九:投资,两类项目的安排 1)交通投资。关注各省交通运输厅的工作部署。回顾2024年的交通安排,18 个公路投资大省有11个交通投资安排规模低于2023年实际值。最终结果与年 初安排较为相符,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4年1-11月,全国公路水路建设投资累计增速为-9.6%。个别省份投资增速下滑较多,与年初安排一致。2)重大项目投资。关注各省发改委重大项目的安排。回顾年初安排,至少有 10个省份今年的重大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去年,包括广东、江苏、浙江、福 建、上海、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根据统计局解读,“1—11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关注十:地产,住建工作安排 各省住建厅通常会在年初召开会议部署住建工作。今年或需重点关注货币化安置的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收储等相关部署。回顾2024年年初安排,“平急两用”、“城中村改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安排的规模体量都偏小。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大。消费疲软。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系统回答开年数据真空期内值得关注的,对把握全年经济运行走势有帮助的宏观变量。包括十个方面的信息。分别是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十多个部委的新闻发布会(副部长或部长出席,总结上一年工作,介绍当年工作重心)、地方政府的两会(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常委会议(重点看经济大省)、金融层面的变化(降息降准、信贷、存款数据)、财政层面的变化(发债节奏、各省财政预算)、准财政的负债端变化(政策性银行、地方国企)、消费政策、投资安排(重大项目安排、交通投资安排)、住建工作安排(地产投资等)。 投资逻辑 共分十个章节。其中章节一聚焦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章节二至四聚集部委与地方的工作部署,包括部委的新闻发布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地方的省常务会议等。章节�至七聚焦财政金融两大逆周期举措,包括宽货币、宽信用、财政发债节奏、各省财政预算、准财政负债端变化等。章节八至十聚焦消费、投资、地产三大经济变量,包括消费以旧换新政策的接续、交通投资的安排、重大项目的安排、地产的投资安排等。 目录 一、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6 二、各部委:年度总结与工作安排6 三、地方政府:两会里的工作安排8 四、省政府常务会议:开门红的重视程度9 �、金融:宽货币与宽信用10 (一)宽货币:关注降准降息的落地10 (二)宽信用:关注开年信贷投放情况11 (三)循环畅通:关注存款端的变化11 六、财政:发债节奏与地方财政预算12 (一)观察政府债发行的前倾情况12 (二)观察各省的财政预算13 七、准财政:两个负债端变化14 (一)政策性银行:观察负债端的变化14 (二)地方国有企业:观察信用债融资14 八、消费:“以旧换新”的加力15 九、投资:项目的安排15 (一)各省交通厅的安排15 (二)各省重大项目的安排16 十、地产:各省住建厅的安排18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近几年的工作部署6 图表22024年两会之前各部委发布会主要内容7 图表34季度GDP增速与下年全年经济目标增速对比9 图表4省常务会议对开门红的重视情况10 图表5一季度降息降准情况10 图表61-2月新增信贷规模11 图表7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与PMI12 图表8M1与企业活期存款12 图表9专项债1-2月发行进度12 图表10国债与地方债发行进度12 图表112024年部分地方财政预算中与消费、产业相关内容13 图表12政策性银行负债端融资情况14 图表13地方国有企业信用债融资情况15 图表14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新的安排有待出台15 图表152023年各省公路水路投资体量占比16 图表16主要公路大省的交通投资安排16 图表17亿元以上的投资增速快于固投整体17 图表18各省重大项目安排17 图表19各省住建厅的工作安排19 一、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 1月份,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常将召开全体会议,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任务。具体召开时 间方面,2024年是1月8日至10日,2023年是1月9日至10日。 工作安排方面。2024年强调内容包括“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等。2023年强调内容包括“有力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统筹安排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和巡视‘回头看’,有序推进中央巡视,扎实做好二十届中央第一轮、第二轮巡视。”等。2022年强调内容包括“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腐败行为,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严格财经纪律,促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腐败问题,持续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等。 图表1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近几年的工作部署 日期 文章 主要内容 2024/1/1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4年)第三,……强化高压态势,继续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集中整治跨境腐败问题。 2023/1/1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3年)第三,有力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统筹安排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和巡视 “回头看”,有序推进中央巡视,扎实做好二十届中央第一轮、第二轮巡视。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2022/1/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2年)第二,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对在 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毫不手软,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腐败行为,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严格财经纪律,促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腐败问题,持续推进金融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