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弹性计算(ECS)智能化监控与诊断探索与实践
一、业务背景与难点
- 基础设施规模:200+可用区,3000+网络和CDN节点,50+数据中心区域,5000+集群,100万+设备,1亿+部件。
- 业务领域广泛:包括GPU计算、FPGA计算、高性能数据库、数据处理任务、广告游戏、科学计算等。
二、监控诊断发展历程
- 2010年:飞天底座监控上线
- 2013年:天基监控接入
- 2016年:XFlush IDC硬件监控上线
- 2017年:智能运维决策大脑上线
- 2018年:内存故障预测上线
- 2019年:监控采集Agent重构
- 2020年至今:全链路诊断平台上线,智能运维决策系统发布
三、我们的方案
- 数据采集:采用SLS、ODPS等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ODPS定时导入。
- 异常根因诊断:利用MaxCompute离线异常特征进行异常计算,通过知识图谱和FP-Tree频繁项集构建诊断模型。
- 智能运维决策:通过规则引擎和事件触发器进行智能决策,支持多种运维操作,如强制重启、内存压测下线等。
四、挑战与解决方案
- 根因诊断:如何在大量异常中准确找到根因,提高诊断的可解释性。
- 模型迭代:随着业务发展,如何自适应迭代诊断模型。
- 评价体系:通过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评估运维决策的效果。
五、评价体系
- 有效性评价: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功效分析评估不同运维策略的效果。
- 工程落地:确保新策略的安全高效部署,通过HashRing等方法选择对照组。
小结
通过上述架构和方法,阿里云ECS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智能诊断再到决策执行的全流程自动化,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