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 Competitivenessof 2024 CityLogistics inChina (CCLC-2024) 新时代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与“⼗五五”现代物流强市战略 2024年12⽉ 同济⼤学中国交通研究院 新驰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中交兴路⻋联⽹科技有限公司|⻋旺⼤卡 关于 /我们的服务 城市物流竞争⼒报告 CompetitivenessofCityLogisticsinChina (CCLC-2024) ⽬录 前⾔·全⾯开启中国式“物流强市”建设新时代 01·城市物流竞争⼒年度述评(2023) 02·中国城市物流竞争⼒评价⽅法论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是针对我国城市物流发展能⼒进⾏评价分析的专业性研究报告,⽬前已经发布了《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0)》《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1)》《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三期。《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由同济⼤学中国交通研究院牵头,联合新驰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兴路⻋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写完成,以我国346个城市(含直辖市、地级市、⾃治州、地区、盟以及部分省直管县)为对象,从城市物流吸引⼒和城市物流辐射⼒等两⼤维度,通过构建10个⼆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组成 的城市物流竞争⼒评价指标体系,对2023年我国城市物流竞争⼒进⾏了量化评价,并针对城市物流发展的区域特征、城市类型和典型案例进⾏了重点分析。本报告可作为城市⼈⺠政府和物流⾏业主管部⻔评估区域物流发展状况的依据,也可为各类物流和制造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提供决策参考。由于学识和时间有限,且受数据可得性、指标覆盖性等影响,报告难免存在不⾜之处,未来期待与更多伙伴同仁共同推动我国城市物流发展能⼒提升。 完整报告和详细数据请参阅《中国城市物流 竞争⼒报告(2024)》(⼈⺠交通出版社,2024 年12⽉出版)。 03·中国“物流强市”榜单及分布 04·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地图 05·中国城市物流竞争⼒类型 06·中国“物流强省”榜单及分布 07·典型战略区域物流竞争⼒分布 08·中国城市物流竞争⼒专项榜单 09·中国城际间物流流量流向分布 10·“⼗五五”中国城市物流展望与对策 01/34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 02/34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 CompetitivenessofCityLogisticsinChina (CCLC-2024) 前⾔ 全⾯开启中国式“物流强市”建设新时代 统筹发展与安全对城市物流韧性 提出更加严峻的新要求 发展和安全对于城市运⾏同等重要。⾼频⾼损冲击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升区域物流供应链韧性逐渐成为共识,城市物流在保供聚群稳链强产中的作⽤将更加突出。提升城市物流韧性能⼒,更加关注物流活动的ESG能⼒,打造可持续和⽓候友好型物流解决⽅案,成为“⾼度不确定性”时代 打造现代化物流强市将成为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新抓⼿ 随着国家综合⽴体交通⽹络的完善,国际国内物流⼤通道越来越便捷,地区之间的交通发展差距不断缩⼩,⽽依托健全的物流服务⽹络发展枢纽经济则正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策略,河南、河北、云南等省份提出建设“物流强省”,深圳、郑州、临沂、⾦华、廊坊等多个城市纷纷提出打造现 国家战略将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提到前所未有的新⾼度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城市物流体系 提出开放融合的新任务 城市物流体系的基本要求。 代化“物流强市”战略。 2024年2⽉,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党的⼆⼗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步全⾯深化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和⼤宗商 品资源配置枢纽。 2024年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动⽅案》,提出5个⽅⾯、22项具体⾏动任务。同⽉,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委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动计划》,要求加快推进交通物流结构性、系统性、制度性、技术性、综合性、经营性降本提质增效,更好服务经济社会⾼质量发展。12⽉,中央经济⼯作会议要求“⼤⼒提振消费、提⾼投资效益,全⽅位扩⼤国内需求”,并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动”。 城市发展格局正在进⼊“流空间”基础上的城市⽹络时代,节点城市中物流的流量、流向与流速将影响城市在城市⽹络中的地位。城市在现代物流 ⽹络中的“中⼼地”和“增⻓极”地位更加突出, 物流能⼒将带动城市成为融⼊国内统⼀⼤市场的⻔ ⼾接⼝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旋转中枢。由“上规模”向“提质量”转变,成为新时代城市物流枢纽能级提升的新要求。 03/34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 04/34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 CompetitivenessofCityLogisticsinChina (CCLC-2024) 01 城市物流竞争⼒ 年度述评(2023)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新特征 以⼈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深⼊推进 以⼈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推动城市发展必须由“外延式扩张”为主向“内涵式提质”为主转变。我国常住⼈⼝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2023年的66.16%,“⼗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城镇化率提⾼到65%的⽬标已经提前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显著扩⼤,“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群⼀体化发展明显加快。京津冀协同发 展、粤港澳⼤湾区建设、⻓三⻆⼀体化发展有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快速发展,⻓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兰州—西宁等城市群建⽴省际协调机制,⼀批现代化都市圈逐步培育,城市群集聚⼈⼝和经济作⽤持续显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实施,城市数量增加⾄685个。 城市经济发展动⼒加速换挡升级 城市经济发展动能提质增效。随着我国由⾼速增⻓阶段转向⾼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经济的增⻓速度也逐渐放缓。2023年,我国城市⽣产总值的平均增⻓率基本与国内⽣产总值增速保持⼀致,但是与 ⾼速增⻓阶段相⽐下滑明显。部分城市仍然维持中 ⾼速增⻓,但是⼤部分城市都处于提质换挡期。 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城市加⼤⼒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完整产业体系和全链条产业链更加巩固,实体经济不断壮⼤,制造业增加值占GDP⽐重提升⾄27.8%。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15.8%、占GDP⽐重超过13%。产业发展向中⾼端稳步迈进,助推城市经济 ⾼质量发展。 城乡常住⼈⼝持续中⼼城市集中 城际⼈⼝流动更加便捷。我国城市⼾籍制度改⾰ 持续深化,城区常住⼈⼝300万以下城市的落⼾限制基本取消,城区常住⼈⼝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条件⼤幅放宽,超过1亿农业转移⼈⼝和其他常住 ⼈⼝在城镇落⼾,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群主体形态更加巩固,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多市加⼤了对于⼈才落⼾的⽀持⼒度。 ⼈⼝更加向⼤中城市聚集。重庆、上海、北京等17座城市拥有超过1000万⼈,⼈⼝数量处在500万~1000万⼈、300万~500万⼈、100万~300万 ⼈、100万⼈以下区间内的城市分别有72个、88个、123个、44个。城市平均⼈⼝规模为404万 ⼈,中位数是200万〜300万⼈,主体为百万⼈⼝ ⼤城市。⼈⼝规模越⼤的城市,⼈⼝越呈现正增 ⻓,反映了⼈⼝持续向中⼼城市集中的趋势。 极端灾害频发影响城市安全运⾏ 极端⾃然灾害对于城市安全运⾏产⽣严重冲击。近年来⾃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极端⾼温、持续强降⽔、⾬雪冰冻灾害对城市安全韧性提出挑战。2023年7⽉底,海河“23·7”流域性特⼤洪⽔对京津冀区域物流⽹络产⽣了重⼤冲击。2024年初,湖北、湖南低温⾬雪冰冻灾害,造成春运交通受阻、电⼒供应中断。 全⾯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共识。提升应对极 端天⽓灾害的韧性,维持城市的动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质量发展和⾼⽔平安全的重要举措。北京、上海、⼴州、重庆等市将韧性城市建设和韧性理念纳⼊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四五”规划,“平急两⽤”公共基础 设施等韧性城市提升项⽬启动。 城市经济发展分化问题依然突出 城市经济格局持续分化发展。各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较突出,总体上看,超⼤城市、特⼤城市、⼤城市、中⼩城市规模差距巨 ⼤,超⼤特⼤城市经济运⾏总体回升向好,正在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的世界城市。2023年,城市 ⽣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2万亿元、1万亿元的城市分别有5个、4个、27个,集中度进⼀步提升。346个城市平均经济规模为3613亿元,中位数是1000亿〜2000亿元,主体为中等规模城市。中⼩城市集聚产业和⼈⼝不⾜,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东西部地区城市差距逐步放缓,⽽南北⽅地区城市差距不断加⼤,南北差距⼤于东西差距将会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盾。 特⼤城市率先进⼊中等发达阶段 区域中⼼城市经济运⾏总体回升向好。党的⼆ ⼗⼤提出了“到2035年,⼈均国内⽣产总值迈上新的⼤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的⽬标。超⼤特⼤城市围绕强化中⼼城市核⼼功能,在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引领带动城市群发展等⽅⾯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成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 ⾏区、聚焦点。2023年,我国⼈均⽣产总值达到1.27万美元,超过世界⼈均⽣产总值⽔平、达到中等收⼊⽔平。部分中⼼城市已经率先进⼊中等发达阶段。2023年,全国⼈均⽣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的城市有32个,地区⽣产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 05/34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 06/34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报告(2024) CompetitivenessofCityLogisticsinChina (CCLC-2024) 城市有7个,上海、北京两市的经济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的第5位和第7位,相当于⽐利时或者瑞典的经济总量,成为中国式现代经济强市的发展标杆。但我国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不均衡不协调的特征仍⼗分突出,仅有11个省份的⼈均GDP超过全国平均值。 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新特征 现代物流对于城市⾼质量发展的引领地位持续提升 随着综合⽴体交通⽹络的完善,国际国内物流 ⼤通道越来越便捷,现代物流体系的痛点越来越集中于中转和末端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空间载体都是城市。以城市为切⼊点开展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多元化能⼒建设,⽀撑城市产业升级和枢纽能级提升,将成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对加快建设全国统⼀⼤市场、畅通全国⼤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意义。 现代物流对于城市⾼⽔平安全的⽀撑作⽤更加突出 城市物流是城市经济社会功能的关键部分,但在百年变局叠加⽓候变化,世界⾯临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全球产业链转移、港⼝⼤规模拥堵等因素的共同作⽤下,我国交通物流体系的脆弱性⽇益凸显,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平⾯临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城市物流模式正朝着多元化发展,“物流即服务”(LaaS)业务、智慧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快速发展。城市国有物流资源也在加速整合重组,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物流成本。 城市物流竞争⼒分化格局进⼀步扩⼤ 中国的城市物流集群化发展特征依然突出。城 市物流发达的城市主要聚集在京津冀、⼭东半岛、 ⻓三⻆、粤港澳⼤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江中游等城市群。从全国格局来看,中国区域物流格局正进⼊以北京—天津、上海、⼴州—深圳、武汉、成都—重庆为顶点的“五极”时代,物流⼤通道加速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但城市物流竞争⼒差 距扩⼤,尤其是中西部城市服务能⼒落后。为完善城市物流体系,需根据不同城市规模和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标杆城市引领中国式“物流强市”建设 物流业的“2.5类”产业属性受到普遍认可。物流业作为2.5类产业,在现代流通体系、国内市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