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30年空气质量达标路径研究
主要结论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的要求,中国各省市需制定中长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力争在2030年所有重点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本研究通过设定多种情景模拟了中国2030年的空气质量达标路径。
一、情景设置
研究设定了一系列情景,由五组能源政策情景和两组末端控制政策情景组合而成:
- 能源政策情景:包括2015年参考情景(REF)、基于当前政策基准的情景(BASE)以及三组未来能源预测情景(RCP4.5, SAVE, DEEP)。
- 末端控制情景:包括基准(BAU)及强化最佳可行技术(BAT)。
二、模拟结果
-
能源情景与末端控制政策组合
- 在“节能+强化末端控制”(SAVE-BAT)和“深度能源结构调整+强化末端控制”(DEEP-BAT)两种组合情景下,2030年全国74个城市均可达到WHO规定的过渡期I级标准(年均PM2.5浓度35μg/m³)。
- 在这两种情景下,虽然部分城市的年均PM2.5浓度接近标准线,但在“深度能源结构调整+强化末端控制”情景下,所有城市均能达标。
- 这两种情景下,2030年的CO2减排比例分别为1%和17%,实现了空气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效果。
-
其他情景
- 使用基准的末端控制政策(-BAU)组合虽可减少污染物排放,但不能让所有城市在2030年达标。
- 仅使用强化的末端控制(-BAT)不足以使未来空气质量达标,特别是在未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情况下,最多能使70.3%的城市达标,且京津冀、长三角等地仍有较大风险。
三、政策建议
-
产业结构大幅调整
- 降低高能耗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到2030年,重工业产品产量下降25%,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0%。
- 控制钢铁、水泥和玻璃等重点行业的发展。
-
能源结构进一步清洁化
- 203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降至35%以下,天然气比例显著上升。
- 推行“煤改电”、“煤改气”政策,替代大量煤炭散烧和燃煤工业锅炉。
-
末端措施控制
- 燃煤发电全面实现超低排放。
- 钢铁企业全面升级改造,安装高效除尘器。
- 工业窑炉升级改造,实现袋式除尘器或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全覆盖。
- 逐步淘汰中小锅炉和落后炉型,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平均去除效率不低于70%。
- 加强氨排放管控,提高缓控施肥比例和集中养殖比例。
-
交通污染控制
- 2030年全面完成汽柴油油品升级,实现“国VI”或更严格排放标准。
- 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提高节能小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比例。
四、其他结论与建议
-
综合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 仅靠强化的末端治理政策不足以确保全面达标,必须大幅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 争取实现“深度结构调整+强化末端控制”,到2030年将全国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削减至35%以下。
-
出台“大气十条”二期并制定合理规划
- 推动“大气十条”二期政策尽快颁布。
- 地方层面需制定适合本地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
差异化减排措施
- 考虑不同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排政策。
-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 明确政策落实的资金和技术需求,建立有效的监督方案和整改措施。
-
关注臭氧污染
-
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
-
温室气体减排
- 实施节能和深度能源结构调整情景,可降低2030年的CO2排放量,实现碳排放峰值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