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宏信证券]:每日信息速递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每日信息速递

2024-11-05徐伟宏信证券爱***
每日信息速递

2024年11月05日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 · 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2024.11.05 · 【财经要闻速递】 我国拟修法进一步健全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机制 我国修法拟加大对海上旅客权益保护力度 前三季度以工代赈政策已吸纳带动245万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三季度末香港外汇基金总资产为41339亿港元 【行业要闻速递】 乘联分会: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40万辆,同比增长58% 交通运输部:上周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8073.3万吨环比增长0.69% 四部门: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及行业规范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1—9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1138.8亿元同比增长10.3% 北京发布优化医疗广告管理五项措施 【个股重要公告】 合金投资:子公司签署3745万元电动卡车销售合同 骏成科技:收到深交所恢复审核通知 金固股份:收到国内头部汽车主机厂定点通知 上海建工:中标169.77亿元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 润阳科技:募投项目IXPE扩产部分终止 新华制药:喷他佐辛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批准 四方光电:获欧洲著名主机厂车规级传感器项目定点 双良节能:中标1.46亿元陕西榆能横山电厂二期项目 太阳能:两光伏电站列入福建省建设方案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两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 分析师:徐伟 资格证书:S1330514080001 联系邮箱:xuw@hxzb.cn 联系电话:028-86199181 相关研究 每日信息速递2024.11.04 2024.11.04 每日信息速递2024.11.01 2024.11.01 每日信息速递2024.10.31 2024.10.31 【财经要闻速递】 我国拟修法进一步健全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机制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就进一步健全人大代表履职的制度机制等内容作出规定。这是代表法自1992年通过施行以来第四次进行修改。 修正草案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明确国家机关联系代表的原则要求,增加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密切同代表的联系,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 修正草案进一步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形式,增加规定:代表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根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或者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安排开展活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在完善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制度方面,明确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同本级人大代表保持联系,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的工作机制,扩大代表对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的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联系代表的有关要求。 修正草案还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安排,可以邀请代表参与相关工作和活动,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新华社) 我国修法拟加大对海上旅客权益保护力度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适当调整海商活动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就加大对海上旅客权益的保护力度等内容作出规定。 修订草案规定,加大对旅客权益的保护力度,适当提高海上旅客运输承运人对旅客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限额,并统一国内和国际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承运人对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进行责任保险,并明确人身伤亡赔偿请求可以直接向责任保险人提出。 除此之外,修订草案规定,适当强化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更好平衡船货双方利益;明确实际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签发运输单证,托运人可以书面通知承运人变更卸货港;细化承运人交付货物的规则要求等。适当提高船舶所有人、海难救助方对相关海事赔偿请求的赔偿责任限额。适当调整海上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时退还保险费的有关规则、保险人对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说明和提示义务、预约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如实申报有关事项的义务等。 提请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修订草案共16章311条,修订草案还就统一国内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适用,为航运数字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完善涉外关系法律适用有关规则等作出规定。 据了解,现行海商法自1993年施行,对于调整、规范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维护当事人各方合法权益,促进航运和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社) 前三季度以工代赈政策已吸纳带动245万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4日消息,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通过安排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同步推动地方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前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45万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0.2%,已发放劳务报酬310亿元,同比增长22.7%。 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27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今年以来,国家发展 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4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15亿元,围绕农村中小 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6个,前 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7万脱贫群众、防返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 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吸纳218万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各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要求,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七大领域,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前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18万返乡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83亿元。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坚持把解决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各地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吸纳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持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充分发挥“赈”的实效。(上海证券报) 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据生态环境部11月4日消息,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3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绿色发展,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改革工作,明确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排污口监督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程序、权限、监测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是深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和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长效监管机制的重要文件,有利于加快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管理办法》分为四章共四十条,坚持“分级分类、差别管理,规范程序、依法监管,做好衔接、系统谋划”的原则,围绕明确入河排污口管理职责、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 《管理办法》从定义、职责分工、责任主体、入河排污口分类等方面进行规范,明确管理职责,做到责任明晰;提出规划编制和规划环评要充分考虑入河排污口管控要求及落实情况,强化源头防控;加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资金支持、表彰奖励,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提供支撑保障。 《管理办法》规定,工矿企业排污口、工业以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设置实行审批管理;未经批准的,禁止通过上述入河排污口排放污水;其他的入河排污口,应当在设置前,提交入河排污口登记表。围绕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管理办法》规定了审批权限、审批程序、申请材料、设置论证要求, 明确禁止设置的情形,对变更、注销等作出规定。 《管理办法》提出,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入河排污口信息化管理工作,组织建立并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管理台账;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监测、现场检查,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应当定期巡查维护排污通道、口门以及附属设施等,开展规范化建设,按规定设置监测采样点、检查井、标识牌等,并通过标识牌、显示屏、二维码标识或者网络媒体等主动向社会公开入河排污口相关信息;鼓励公众对入河排污口排污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办法》还明确了对违法设置入河排污口、未按照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决定书要求设置入河排污口等行为的处罚规定。 下一步,以实施《管理办法》为契机和抓手,大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依法依规实施审批登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成法规体系比较完备、技术体系比较科学、管理体系比较高效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入河排污口监管水平。全面做好释义解读、专题培训、普法宣传,坚持监督管理与指导帮扶并重,推动《管理办法》落实落地。(上海证券报) 三季度末香港外汇基金总资产为41339亿港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近期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 日,外汇基金总资产为41339亿港元,较2024年8月底增加1524亿港元,其中港元 资产增加1139亿港元,外币资产增加385亿港元。 对于港元资产增加,香港金管局表示,主要是因为获认购而未交收的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月底余额增加及香港股票按市价重估。外币资产增加,主要是因为已购入但未结算证券的月底余额增加、投资按市价重估及来自投资的利息收入,但有关增幅因财政储备提取存款而被部分抵销。 此外,货币发行局账目显示,2024年9月底的货币基础为19414亿港元,较2024 年8月底增加65亿港元,增幅为0.3%。货币基础增加,主要是由于已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折价摊销及负债证明书总额增加。(上海证券报) 【行业要闻速递】 乘联分会: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40万辆,同比增长58% 乘联分会披露,根据月度初步数据综合预估,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40万辆,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14%。特斯拉中国10月批发销量为68280辆。 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判 截止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出台并落实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同时推出一定的购车促消费政策,单车补贴金额均较为可观,由此为车市带来新一波增长动力。随着国家报废更新及各地方以旧换新置换政策在10月全面发力,大力拉动车市增长,叠加“十一”黄金周效应,10月车市呈高速增长态势,“银九金十”效果显著。近期股市上涨和楼市企稳宣传对居民资产端恢复效应体现,长期向好的股市必然为车市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国家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实施差异化鼓励,对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购买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由于报废更新的新能源较燃油车补贴多5000元 的补贴优势,加之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新能源车普遍比燃油车多几千元的补贴,因此绝大部分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用户选择购买新能源车。据调研置换新车中的新能源车占比超60%,尤其是推动入门级纯电动车与狭义插混市场强势增长。 “十一”国庆节期间,乘用车市场热度提升显著,节后虽有所回落,但整体车市继续维持回升向好态势。地方以旧换新置换政策对市场的拉动效果逐渐显现,报废更新政策也持续稳定发力,大力拉动车市增长。10月新能源车市终端销量呈现出“金九银十”的旺销趋势,新能源车消费增量贡献巨大。截至10月24日,全国汽车报

你可能感兴趣

hot

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4-12-23
hot

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4-12-03
hot

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4-08-02
hot

宏信证券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4-08-06
hot

宏信证券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