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20241014 摘要 •海外零部件公司修复预期:2021年和2022年疫情导致通胀上升,上游材料价格上涨,下游传导不畅,给零部件公司带来利润压力。预计2024年后,随着通胀放缓和下游议价能力增强,这种利润压力将得到缓解。均胜电子等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全球布局优势:均胜电子作为A股中具代表性的标的,已实现全球布局。在自主车企走出去的大趋势下,具备全球布局的零部件公司具有稀缺性和竞争优势。 •业绩修复趋势:疫情导致商业减值和利润下降,但自2020年以来,均胜电子连续八九个季度实现利润修复。预计今年业绩为14-15亿元,明年将接近20亿元。远期来看,公司规模达到600亿以上甚至700-800亿时,有望实现30亿元以上的利润。 •周期性反转预期: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汽车产业周期,大众率先恢复,然后是大陆、法雷奥等供应链企业。因此,在经历了疫情3-4年的传导后,预计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将迎来周期性反转。 •并购战略:均胜电子通过三阶段兼并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包括协同性业务收购、横向拓展领域和成为全球龙头标志事件。收购普瑞、KSS和高田,使公司收入规模从10亿迅速扩展至400亿,并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现金流状况及未来展望:尽管过去几年由于大额举债进行并购买卖导致现金流紧张,但通过几轮定增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逐步缓解资金压力。2023年净现金流已实现同比大幅提升,预计到2024年将进入自我造血阶段。从整体来看,公司已具备良好的现金流状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Q&A 为什么当前时间点看好均胜电子的投资价值? 当前时间点看好均胜电子的投资价值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逻辑: 1.海外零部件公司修复预期:2021年和2022年疫情导致通胀上升,上游材料价格上涨,下游传导不畅,给零部件公司带来利润压力。预计2024年后,随着通胀放缓和下游议价能力增强,这种利润压力将得到缓解。均胜电子等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2.全球布局优势:均胜电子作为A股中具代表性的标的,已实现全球布局。在自主车企走出去的大趋势下,具备全球布局的零部件公司具有稀缺性和竞争优势。 3.业绩修复趋势:疫情导致商业减值和利润下降,但自2020年以来,均胜电子连续八九个季度实现利润修复。预计今年业绩为14-15亿元,明年将接近20亿元。远期来看,公司规模达到600亿以上甚至700-800亿时,有望实现30亿元以上的利润。 全球资产修复对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何影响? 全球资产修复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胀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后,美国和欧洲核心CPI大幅上扬,铝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中游制造业承受较大成本压力。这些企业积极寻求向下游市场转嫁成本,但由于汽车商业模式以年度为单位谈价,这种传导存在滞后性。 2.车企盈利修复:丰田等车企单车净利率和SP(销售价格)大幅提升,将雇员成本提升等通胀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快速恢复盈利。但日本电装、法雷奥、麦格纳等全球性零部件企业净利率维持低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传导成本压力。 3.周期性反转预期: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汽车产业周期,大众率先恢复,然后是大陆、法雷奥等供应链企业。因此,在经历了疫情3-4年的传导后,预计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将迎来周期性反转。 均胜电子在成长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战略措施? 均胜电子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了快速成长,其战略措施包括: 1.协同性业务收购:收购普瑞(汽车电子业务)和群英(高端功能性业务),使公司从10亿收入规模迅速扩展至100亿左右,实现第一次跨越。 2.横向拓展领域:2016年收购北美安全业务公司KSS,将业务从需求电子扩展到安全领域,使收入体量达到200亿左右,实现第二次跨越。 3.成为全球龙头标志事件:2018年收购濒临破产的高田,使其在安全业务上的份额跃居全球第二,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龙头零部件企业,实现第三次跨越。目前,公司60%以上收入来自安全业务(KSS、高田),30-40%来自汽车电子业务(普瑞),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均胜电子如何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均胜电子通过三阶段兼并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1.第一阶段——协同性业务收购: •收购普瑞(汽车电子)和群英(高端功能性),使收入从10亿扩展至100亿。 •普瑞原为基金所有者,在金融危机后寻求脱手,通过与管理层对赌协议成功并入上市公司体内。 1.第二阶段——横向拓展领域: •2016年收购北美安全业务公司KSS,将收入扩展至200亿。 1.第三阶段——成为全球龙头标志事件: •2018年收购濒临破产的高田,使其在安全业务上的份额跃居全球第二,公司成为全球领先龙头。 目前,公司形成了以安全加电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通过剥离非核心功能性及群英业务,使结构更加简洁明确。 公司在收购普瑞之后,如何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 收购普瑞后,公司通过降低其资产负债率,实现了财务费用的大幅减少,从而改善了业绩。此前,普瑞的所有者是一家基金公司,其利润常被大额分红,导致高资产负债率。均胜收购后,从公司角度出发,通过优化管理和业务拓展,成功降低了资产负债率,使得每年的财务费用显著减少。这一举措验证了公司能够成功管理海外零部件公司的能力,并为未来的业务扩张奠定基础。 收购KSS对公司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收购KSS是公司横向拓展的重要一步。KSS作为全球第四大的汽车安全公司,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地位。尽管收购价格较高,但这一举措使得公司能够参与到高田破产后的竞标中。如果没有收购KSS,公司很难获得高田这样的客户资源。因此,从战略角度看,收购KSS是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公司的关键一步。此外,尽管KSS业务体量大、利润率低,但其收入和利润的同步增长也为公司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支持。 高田破产后,公司为何选择收购其优质资产? 高田因气体发生器方案问题导致大量召回事件,并最终宣告破产。在这一背景下,公司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收购了高田的优质资产及其客户资源。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收入规模,也使得公司在全球汽车安全市场中的份额达到了26%。从2017年的100-200亿收入,到2018年快速提升至400亿水平,这标志着公司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公司在并购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公司在并购过程中面临多项挑战,包括大额并购费用、汇兑损失、财务费用以及重组费用。例如,在19-21年间,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公司进行了大量裁员,每年的重组费用达到4-5亿元。此外,由于并购买来的企业如KSS本身净资产较低,高额商誉形成了一定压力。然而,通过逐步优化管理结构、整合资源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逐渐缓解了这些压力,并实现盈利能力的恢复。从22年四季度开始,公司连续八九个季度实现业绩提升。 如何评价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及未来展望? 尽管过去几年由于大额举债进行并购买卖导致现金流紧张,但通过几轮定增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逐步缓解资金压力。2023年净现金流已实现同比大幅提升,预计到2024年将进入自我造血阶段,即经营性利润能够覆盖所需投入。同时,由于主要资产来自并购买卖,不存在特别大的资本开支需求,因此总资产相对稳定。从整体来看,公司已具备良好的现金流状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从长期来看,公司在哪些方面具有成长潜力? 从长期来看,公司具备成长为大型企业的潜力。一方面,其安全业务正处于快速提升阶段,人们对车辆安全意识提高,使得单车配备更多安全气囊等产品;另一方面,其电子业务也在持续拓展。此外,通过不断优化管理结构和整合资源,以及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如低价收购物美价廉的优质资产等策略,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均胜电子的主要业务领域及其发展状况如何? 均胜电子的主要业务领域包括人机交互(HMI)业务、智能座舱、屏幕业务、DC功率电子、智能驾驶和无线充电等多种电子业务。公司在这些领域不断拓展,尤其在人机交互和智能座舱方面,与大众汽车有着紧密合作。此外,公司正在逐步提升ASP(平均销售价格),从目前的1,500元提升到15,000元。客户结构方面,均胜电子正处于一个反转阶段,核心客户的销量在过去几年有所减少,但公司已经切入了更多国内核心客户,如比亚迪和小鹏汽车,并且在海外市场订单获取也处于增量状态。预计到2024年和2025年,公司收入将迎来显著增长。 均胜电子在全球安全市场中的地位如何? 在全球安全市场中,均胜电子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奥托立夫(40%)和财富(25%)。奥托立夫专注于安全业务,毛利率维持在15%以上,高点时接近20%,净利率超过5%。相比之下,均胜的安全业务净利率仅为1-2%。财富则因盈利压力寻求剥离其安全业务。在这种背景下,均胜有望通过提升海外份额,将其市场份额从目前的25%提高到30-40%,收入规模可能从400亿元增加到800 亿元。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 均胜电子在汽车电子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其产品主要集中在人机交互系统等细分领域,与国内外多家领先企业合作,如华为、高通、地平线黑芝麻等。公司成立了君普智能,通过吸纳人才推动智能化发展。目前,公司已获得上百亿元的功率电子产品定点订单,有望在2025年后实现放量增长。整体来看,公司预计未 来几年内收入将翻倍,从2023年的150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00亿元左右,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均胜电子与其他国际零部件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与其他国际零部件公司相比,均胜具有几个显著优势:首先,它是少数能够打入海外市场的中国公司之一;其次,不需要新增产能投资,因为现有产能已整合完毕;第三,在全球零部件行业中,其净利率仅为2-3%,但远期可望提升至5%以上。此外,公司已经实现连续8个季度业绩兑现,这表明其盈利能力具有较高确定性。因此,从长期来看,均胜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稀缺性,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投资标的。 对于未来几年公司的整体预期是什么? 未来几年内,公司预计将在多个方面实现显著增长:一是通过与国内外核心客户合作,提高市占率;二是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ASP;三是在全球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把握机会扩展新兴市场。综合来看,到2024年公司的 收入体量预计达到200亿左右,而长期目标则是进一步翻倍,实现更高利润水平。同时,由于具备独特优势和稀缺性,公司有望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