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金经理简介 基金经理俞瑾女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2021年8月加入浦银安盛基金,现任国际业务部副总监。截至2024年Q2,目前在管产品两只,管理规模总计6.56亿元。代表产品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截至2024年10月15日相对QDII股票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率4.23%,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率1.57%。 注重基本面研究,集中配置置信度较高的个股。首先筛选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在同一赛道优先选择挑选未来2-3年能持续表现更优且未来6-12月内具备正向催化的公司;同时,均衡配置不同成长类型的标的,力争获取不同行业周期中的增长红利;最后根据宏观经济和公司未来盈利预期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代表基金——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A(006555.OF) 产品简介: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A基金成立于2019年1月29日,重点配置智能科技领域。基金经理俞瑾自2022年8月11日开始管理。截至2024年10月15日,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总回报46.25%,同类排名前19.02%。 截至2024年Q2,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规模为6.32亿元。俞瑾管理期间,基金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占比较高,2024年Q2个人持有者占比99.39%。 业绩表现:从绝对收益来看,截至2024年10月15日,今年以来回报22.83%,同类排名前28.57%;从相对收益来看,截至2024年10月15日,任职以来相对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为4.38%,相对QDII股票型基金混合的年化超额收益达4.23%,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率1.57%。在单次买入该基金的情况下,持有3个月、6个月、1年的平均收益为5.85%、13.96%、30.44%,随着时间拉长,基金持有收益呈增长趋势。 行业持仓集中度显著。自基金经理俞瑾任期的7个报告期内,鉴于对经济周期的研判与分析,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在信息科技行业配置显著增加,工业领域的配置有所下降。截止2024年Q2,信息科技行业配置为66.27%,电信服务16.17%,非周期性消费品10.15%,医疗行业为5.31%。此外,俞瑾认为如数字中心等房地产标的与科技主题周期密切相关,因此在相关行业同样有少量配置,截至2024年Q2房地产相关行业配置比例为0.05%。个股持仓集中度上升:自基金经理俞瑾任期的7个报告期内,前一、三、前五行业配置比例呈上升趋势。 风险提示:本报告结论完全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测算,文中部分数据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存在第三方数据提供不准确风险;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产品的表现受宏观环境、行业基本面超预期变动、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投资者需充分认知自身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基金经理俞瑾 1.1基金经理基本信息 基金经理俞瑾女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任职于安盛罗森堡投资,先后从事股票估值研究、组合投资等工作。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安盛投资管理公司(亚洲),任业务发展总监。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在安盛投资管理(上海)、安盛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工作,任业务发展总监及基金经理。2021年8月加入浦银安盛基金,现任国际业务部副总监。截至2024年Q2,目前在管产品两只,管理规模总计6.56亿元。代表产品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截至2024年10月15日相对QDII股票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率4.23%,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率1.57%。 投资理念:注重基本面研究,集中配置置信度较高的个股。首先筛选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在同一赛道优先选择挑选未来2-3年能持续表现更优且未来6-12月内具备正向催化的公司;同时,均衡配置不同成长类型的标的,力争获取不同行业周期中的增长红利;最后根据宏观经济影响和公司未来盈利预期等因素对仓位进行动态调整。 表1:基金经理在管产品一览 图1:基金经理管理规模 1.2基金经理投资观点 基金经理俞瑾注重立足基本面,重点关注公司长期盈利与组合流动性。其投资决策过程可以通过四个步骤进行概括:构建基础主题库、构建备选股票池、构建精选组合以及对组合与市场保持紧密跟踪。 图2:投资策略与决策流程 基金经理俞瑾管理的产品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在2022年8月开始策略上的转变,新策略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倾向于集中持仓置信度较高的个股,力争在风险可控情况下追求更高的回报。基金经理俞瑾在基本面择股环节主要锚定三大成长类型:高质量成长、颠覆性成长和周期性成长。 图3:三大成长类型 具体组合构建过程中,首先筛选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同一赛道挑选未来2-3年能持续表现更优且未来6-12月内具备正向催化的公司;同时,均衡配置不同成长类型的标的,力争获取不同行业周期中的增长红利;最后根据宏观经济影响和公司未来盈利预期等因素对仓位进行动态调整。 2代表基金——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A(006555.OF) 2.1基本信息:追踪人工智能赛道,全球范围内优选科技公司 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A基金成立于2019年1月29日,重点配置智能科技领域。基金经理俞瑾自2022年8月11日开始管理。截至2024年10月15日,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总回报46.25%,同类排名前19.02%。截至2024年Q2,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规模为6.32亿元。俞瑾管理期间,基金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占比较高,2024年Q2个人持有者占比99.39%。 表2: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基本信息 图4:基金规模变化 图5:基金持有人结构变化 2.2业绩表现:长期业绩表现突出,近期回撤控制较好 从绝对收益来看,截至2024年10月15日,今年以来回报22.85%,同类排名前28.57%,近一年回报36.19%,同类排名前16.67%;从相对收益来看,截至2024年10月15日,任职以来相对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为4.38%,相对QDII股票型基金混合的年化超额收益达4.23%,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率1.57%。 图6:基金相对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超额收益 图7:基金相对QDII股票型基金超额收益 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回撤控制能力较好。基金经理会根据宏观经济及公司基本面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控制回撤,截至2024年10月15日,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相对前期高点回撤控制为-2.32%,在基金经理俞瑾任期内最大回撤17.60%,低于最大回撤同类平均值23.01%,且基金经理在管的3年内有2年最大回撤优于同类平均。 表3: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历年风险收益 图8:复权单位净值增长与回撤图 2.3持有体验:持有一年平均年化收益为30.44% 正收益概率角度:自基金经理任职以来,正收益交易日占比为51.53%。月度、季度正收益比例分别为65.38%、66.67%。基金持有一定时期的平均收益:在单次买入该基金的情况下,持有3个月盈利的平均收益为5.85%;持有6个月盈利的平均收益为13.96%;持有1年盈利的平均收益为30.44%,随着时间拉长,基金持有收益呈增长趋势。 图9:基金正收益交易日占比 图10:基金持有一定时间平均收益 2.4资产配置:仓位配置较为稳定 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仓位配置稳定。除2022年Q4基金股票仓位处于低位42.55%以外,其余7个报告期平均股票仓位87.04%,截至最新报告期2024年Q2,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股票仓位为88.28%。 图11:基金资产配置仓位 2.5行业配置:重仓科技信息、电信服务业 行业持仓集中度显著。本文在此使用证监会行业分类来分类行业,过去两年基金经理重仓行业十分集中,自基金经理俞瑾任期的7个报告期内,鉴于对经济周期的研判与分析,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在信息科技行业配置显著增加,工业领域的配置有所下降。截止2024年Q2,信息科技行业配置为66.27%,电信服务16.17%,非周期性消费品10.15%,医疗行业为5.31%。此外,俞瑾认为如数字中心等房地产相关标的与科技主题周期密切相关,因此在相关行业同样有少量配置,截至2024年Q2房地产相关行业配置比率为0.05%。 图12:股票各报告期行业配置(%) 股票投资行业集中度持续增加。2022年以来的新策略下,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偏向于集中持仓置信度较高的股票,该基金在俞瑾在任的7个报告期内,前一、三、前五行业配置比例呈上升趋势。截止2024年Q2,基金行业持仓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一、三、五大行业占比分别为66.27%、92.59%、99.54%。 图13:股票行业集中度(%) 2.6操作风格:重仓股稳定性高,持股集中度呈升高趋势 基金重仓股稳定性较高:截至最新报告期2024年Q2,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前十大重仓股在下一季度平均保留个数为7.6只。其中2024年Q2单季度相较于上季度保留重仓股8只。 图14:基金重仓股稳定性 基金换手率有所升高。基金经理任职的3个报告期内,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换手率均值为0.55X,最新报告期2024年H1换手率0.72X,相较于上季度的0.44X有所提升。持股集中度有所提升。基金经理任职的8个报告期内,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平均仓位为56.45%,最新报告期2024年Q2前十大重仓股仓位72.31%,相较上季度的64.99%有明显提升。 图15:持股集中度 图16:基金换手率 重仓股偏好长期持有。根据历史各期重仓股持有情况可以看出,基金经理长期集中配置的重仓股包括微软、英伟达、亚马逊、谷歌等,2024Q2相较上季度重仓股增配高通、苹果。 图17:最新季报重仓股历史持有情况(%) 3风险提示 本报告结论完全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测算,文中部分数据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存在第三方数据提供不准确风险;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产品的表现受宏观环境、行业基本面超预期变动、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投资者需充分认知自身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