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报]:中电兴发:2024年三季度报告 - 发现报告

中电兴发:2024年三季度报告

2024-10-25财报-
中电兴发:2024年三季度报告

公告编号:2024-045 证券简称:中电兴发 安徽中电兴发与鑫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三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末,应收票据较年初增长64.84%,主要系本期收到商业承兑汇票增加所致。 2、报告期末,合同资产较年初增长33.15%,主要系本期项目完工未结算增长所致。 3、报告期末,持有待售资产较年初下降36.55%,主要系本期与云南联通签署协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致。 44、报告期末,在建工程较年初下降36.55%,主要系本期部分在建工程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所致。5、报告期末,使用权资产较年初下降33.83%,主要系本期计提折旧所致。6、报告期末,其他非流动资产较年初增长586.63%,主要系本期新增预付投资款所致。7、报告期末,合同负债较年初增长33.73%,主要系本期合同预收款增加所致。8、报告期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年初下降52.15%,主要系本期归还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所致。9、报告期末,长期借款较年初增长31.84%,主要系本期公司根据经营需要,增加长期借款所致。10、报告期末,租赁负债较年初下降100.00%,主要系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所致。11、报告期末,预计负债较年初下降71.78%,主要系本期应付退货款减少所致。12、报告期末,递延收益较年初下降32.98%,主要系本期递延收益摊销转为其他收益所致。13、报告期末,专项储备较年初增加,主要系本期新增计提安全生产费所致。14、报告期末,未分配利润较年初下降271.80%,主要系本期利润亏损所致。15、本报告期,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56.26%,主要系公司退出联通混改业务,相应运营费用减少,以及加强费用控制管理所致。16、本报告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56.50%,主要系本期公司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压缩财务费用,以及本期结转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减少等所致。17、本报告期,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57.90%,主要系本期收到政府奖励补贴收入减少所致。18、本报告期,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15.12%,主要系本期公司权益法核算投资损失减少所致。19、本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下降60.66%,主要系本期应收账款账龄延长导致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所致。20、本报告期,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下降9350.99%,主要系本期与云南联通签署协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致。21、本报告期,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51.72%,主要系上年同期营业外支出较多所致。22、本报告期,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401.85%,主要系本期公司利润下降所致。23、本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7,595.4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8.05%,主要系智慧城市经营业绩亏损所致。智慧用能业务板块,通过进一步加强产品及技术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客户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精准营销,开拓市场,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挖潜增效,业绩稳健,同时,在智慧新能源业务板块,积极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不断加快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智慧用能及新能源业务板块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473.60万元; 智慧城市业务板块为了加快推进退出联通综合改革的回款工作与云南联通签署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中电兴发社会化合作资产处置协议之资产使用协议》,公司依据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对联通综合改革合作的相关资产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以及智慧城市业务客户群因主要客户支付能力的下降导致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应收账款金额较大、跨期时间较长、账龄进一步延长,公司依据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对相关应收款项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以上因素导致北京中电兴发经营业绩亏损45,069.00万元,综上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95.40万元。 24、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43.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87%,主要系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以及退出联通混改业务和加强费用控制管理,支付现金减少所致。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适用□不适用 (二)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不适用 三、其他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 (一)主要重点工作情况 1、紧紧围绕三大业务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做强做大智慧用能、做稳做强智慧城市、全力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三大业务发展战略: 在智慧用能领域,进一步创新营销,深度开拓市场,找准营销亮点、痛点与难点,精准营销;进一步创新科研,实现产品多元化;进一步创新管理,深度挖潜增效;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把合同关,做好项目成本控制;坚持狠抓应收账款工作,强化风险意识;充分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实现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进一步增强制造力量,提升“智造”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电力装备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智慧化电力能源管控系统,提高智能制造综合实力;进 一步把握国家“设备更新”战略实施,提高企业在设备更新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全力推动智慧用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智慧城市领域,积极加快推进云南联通综合改革合作的回款工作;充分发挥在自主可控产品、存储和算法等方面的核心优势,通过整合资源,不断加快市场及客户结构转型,区域大力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市场营销布局,客户主要向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客户转型;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回款工作,全力抓回款;精准聚焦产品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打造新引擎、激活新动能、占领新高地,为销售提供助力和赋能;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挖潜增效,盘活资产,全力推进智慧城市业务稳健发展; 在智慧新能源领域,公司充分依托自身在输配电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优势,以及十多年新能源储能技术和市场经验,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业务订单,聚焦研发新产品,全面满足客户要求,进一步布局“微电网+光储直柔”相关技术及产品,进一步提升储能、光伏电站的监控与运维水平,研发并建设光储充监控运维云平台,进一步精细化管理,提高利润水平,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储能、光伏、光储充、风光储、光储直柔、微电网等新能源一体化交钥匙解决方案,可为用户实现削峰填谷、节约用电成本、迎峰度夏/度冬的保障用电、虚拟电厂调度、需求侧响应、变压器动态增容、多能互补,助力减少碳排放等多重价值收益,全力推动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2、进一步强化落实“五抓工程”,全力推动三大业务发展 报告期内,紧紧围绕三大业务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落实“抓战略和产品、抓市场和品牌、抓人才和企业文化、抓管理和创新、抓资本和市值”五抓工程,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紧紧围绕和坚持“以利润为中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号召全体员工紧紧围绕公司发展规划动起来、干起来,全面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强化“根本点”,找准抓手,瞄准“发力点”,真正达到“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抓手务实”,切实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企业软实力和提高内驱力,激发活力,以“抢”的速度,“争”的状态,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1)“抓战略和产品”:战略是“道”,引领企业发展的导向;产品是“术”,促进战略实现的基石。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行业协会、专家论坛、学术会议等为触角,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及产品前沿技术,为公司产品开发提供方向,打造“产品新军”;对标国内外同行业企业(包括外企、行业标杆企业、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从产品技术、产品工艺、产品生产等多维度借鉴其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谋划一代”的战略规划,不断打造“产品工厂”; 进一步把控质量,做好服务,提升产品价值,严把产品质量关,做好品牌“守门员”,创新售后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 (2)“抓市场和品牌”: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进一步提升品牌意识。订单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销售是龙头,发挥团队作战,加大区域和客户转型,加大“行业布局、区域布局、海外布局”,提高业务市场增长点;用“平台的思维”谋事,用“市场的逻辑”做事,进一步加强精准营销,进一步增强公司市场开拓能力,通过“三转”、“三借”、“三抢”为公司多打“粮食”,抓订单、抢市场,真正实现“开源”。合理配置有效资源,努力按照平台的思维,按照“五个一批”:搜集一批、专注一批、聚焦一批、攻坚一批、落地一批,进一步发挥品牌与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为公司市场开拓等业务服务和赋能,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将资源转换成效力、效益和生产力,发挥协同,拓宽渠道,紧抓市场,为公司和子公司市场开拓服务和赋能,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3)“抓人才和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新梯队。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坚持“能力决定岗位,贡献决定收入”的用人理念,营造一个“内修功,外修缘;用好人,做好事”的工作氛围,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活力,努力为员工打造“一个平台、两个保障、三个机制、四个做好、五个安心”,通过“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加强内部经验总结和交流学习工作,提高团队素质,提升团队能力,用合理的政策激励人,有效激发人才潜能,发挥能人作用,真正把能人的能力转换成组织的能力,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人才工厂”,为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宣贯,增添可持续发展内核动力。公司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务实高效;珍惜平台,敢于担当;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形成合力,发挥“狼性”精神,动起来,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讲究效率和效果;不断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员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每位员工做到自律、感恩、责任,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打造出一个积极奋进的活力团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建立起鼓励创新、包容多元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要尊重和欣赏员工的多样性,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工作环境,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4)“抓管理和创新”: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治理水平与时俱进。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