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平原湖区涝渍灾害综合治理研究
一、湖北省自然地理概况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地跨东经108°21′~116°07′,北纬29°05′~33°20′。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辖17个地级行政区,人口6031万。湖北省地势复杂,地貌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多种地形。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重要的平原地区,面积辽阔,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东西长约720km,南北宽约470km。
1. 地势地貌
- 西部:武陵山、巫山、大巴山、荆山、武当山、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脉,山体高峻,地势起伏大。
- 中部: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大多低于100m。
- 东部:鄂东沿江平原,地势较低,多湖泊。
2. 气候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年均气温15-17°C,降水量800-1600mm,日照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3. 水资源
- 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006亿立方米,其中平原湖区偏少。
- 地下水资源:总量289亿立方米,平原湖区约70亿立方米。
- 人均水资源:约1716立方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 土壤
湖北省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红壤、黄壤、黄棕壤、水稻土等。其中红壤主要分布在鄂东南和鄂西南,黄壤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黄棕壤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
5. 植被
湖北省植被丰富,有乔木树种1300多种,主要用材林有马尾松、油松、杉树等,经济林有油桐、乌柏、生漆、油茶等。
二、湖北省平原湖区概况
湖北省平原湖区主要由江汉平原及鄂东沿江平原组成,范围从枝江百里洲至黄梅小池口,总面积3889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1%。平原湖区包括59个治涝区和106个治涝片,涉及50个县市区。
1. 主要水系
- 河流:以长江、汉江为主,另有沮河、漳河、荆江、东荆河、滠水等支流。
- 湖泊:全省有320多个湖泊,其中大中型湖泊124个,如洪湖、梁子湖、长湖等。
2. 湖泊特征
- 面积和容积:2003年湖泊总面积3492平方公里,总容积371亿立方米。
- 变化趋势:与1950年代相比,湖泊数量减少75%,面积减少42%,容积减少30%。
三、平原湖区涝渍灾害治理现状与战略
湖北省平原湖区面临严重的涝渍灾害,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为应对这些灾害,湖北省开展了系统的治理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治涝标准、优化水灾害管理体系等。
1. 治理思路
- 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了综合治理策略,包括除涝、排渍、保护湿地等。
- 具体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提高排涝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
2. 管理体制
- 现有体制:湖北省平原湖区实行分级管理,存在一定的管理难题。
- 改革设想:提出新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3. 发展战略
- 长远目标:实现平原湖区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 治理标准:制定了详细的除涝、排渍标准,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湖北省平原湖区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排涝设施,提高防洪能力。
- 优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水灾害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湿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