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机构沟通小结与节后市场展望-20241007_导读 2024年10月07日22:45 关键词 市场行情减仓机构私募公募盈利净值增量资金成交量发改委财政政策牛市回调外资汇率社融金融数据联储贝塔 全文摘要 讨论了当前市场底部及反攻行情,认为这是未来多年的重要投资机会,同时机构投资者考虑减仓策略,基于绝对收益目标和市场预期。提及上证综指可能的点位与市场反应,强调了增量资金流入的重要性。财政投入预期对市场有正面影响,市场对后续财政措施有持续预期。总体看,市场中长期被看好,但需逐步验证。讨论还涵盖了与1992年日本股市的比较,指出当前政策环境与市场情况与日本当年有差异,强调了中国特定政策目标和外资投资态度的不同。讨论了投资者心理、成交量对股价影响、港股对A股影响、机构和散户行为差异、科技领域投资机会、市场历史对比、港股成交量对A股影响、A股估值、期货交易者转入股市、市场效率及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等,全面分析了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章节速览 ●00:00市场见底及反攻行情的展望与机构策略讨论 讨论了市场底部以及即将到来的反攻行情,认为当前行情为未来多年的重要投资机会。机构投资者在考虑减仓,取决于其绝对收益目标及市场预期。提及上证综指可能触及的点位及市场反应,强调了增量资金流入的重要性。讨论还涵盖了财政投入预期对市场的正面影响,以及市场对后续财政措施的持续预期。整体观点倾向于市场中长期看好,但需逐步验证和观察。 ●04:42股市分析:回调预期与历史比较 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从约2000点上涨至3000多点,形成了相对较长的牛市。目前市场在3600到4000点区间面临套牢盘问题,预期可能出现回调。与1992年日本股市的比较显示,该市场的回调幅度可能为上涨幅度的60%,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情况与日本当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的经济政策更加侧重于特 定的政策目标,如内循环,以及高层政策信号的重视,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市场的回调幅度和走势。此外,外资对当前市场反应不同,也表明了与过去不同的市场动态。 ●09:22全球股市与中国股市的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 讨论了日本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当前情况及外资投资情况。指出日本市场在过去表现不佳,外资在中国市场的态度偏空,但中国股市仍有上涨潜力。强调投资需要看准时机,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也提及了市场出清、牛市启动以及政策对市场影响等因素。最后讨论了投资策略,包括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观察金融数据以及政策变动等,以期实现投资收益。 ●16:55A股市场博弈心理分析与成交量影响 分析了A股市场中投资者的博弈心理以及成交量对股价的影响,指出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特别是开盘后的抛盘量。讨论了港股对A股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保险和散户在市场中的行为 差异。强调了在市场高点时,投资者应考虑减仓,同时分析了市场回调的可能性和对散户及机构投资者的影响。 ●22:05港股对A股的影响及市场策略分析 讨论了港股市场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指出当前港股热衷于影响A股,特别提及科技半导体领域作为可能的热点。 分析认为,虽然政策推动市场,但经济复苏非一蹴而就,因此策略上不宜过度依赖顺周期。建议在科技领域寻找基本面与弹性结合的投资机会,同时考虑央国企破净股等主题投资。强调了市场在复苏阶段可能偏向于寻找次龙头或二线弹性更大的投资标的。 ●26:06市场行情对比分析 讨论了多个市场行情的历史对比,包括519行情、99年519、995年518、2014年的水牛以及22年疫情放开的行情。分析了这些行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指出尽管有相似之处,但真正复苏的迹象并不明显。与2014年相比,本次行情可能因为全球资金流入、政策支持以及流动性环境而更具潜力,但也提醒注意历史行情与当前情况的不可直接 类比性。 ●32:10港股成交量见顶对A股影响分析 分析者对港股当前市场的成交量见顶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预示着后续市场波动。同时,讨论了A股和港股市场的区别,以及港股成交量的变化对A股可能产生的影响。特别指出,如果港股高开低走,可能会对节后A股的开盘产生影响。此外,还提到了减仓信号和市场对极端情况下的敏感度。 ●37:43A股估值及市场成交量分析 讨论了A股的估值问题,提出不应简单地将金融地产等板块剔除在外,强调央国企在A股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市场成交量的波动及其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指出国庆节前的成交量异常高企可能预示着短期内市场的压力。此外,还讨论了市场中存在的散户、外资和私募等不同力量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43:49股市分析与投资策略讨论 讨论了期货交易者转入股市、新开户对市场影响有限、外资在市场中的角色、成交量变化及其对股市的影响。分析了市场效率及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讨论了股市的短期与长期展望,以及三季报和科技股的投资价值。 问答回顾 发言人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对短期行情的看法是什么? 发言人答: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在3600到4000点的位置上,多多少少会考虑减仓,具体取决于个人投资者的盈利目标和结构转换情况。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其减仓意愿较强;私募则可能倾向于获取更强收益而不完全减仓;而大多数公募基金的净值中位数不高,结构转换尚未完成。 发言人问:市场中对于后续行情发展有哪些预期? 发言人答:市场普遍预期新增资金流入情况将随着开市后第一天成交量的变化而体现,虽然增量资金流入速度已在节后第二天可以评估,但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涨停板上资金舍不得抛售的现象可能导致成交量未能完全体现。同时,市场对发改委近期可能出台的新计划持正面预期。 发言人问:对于市场回调幅度的看法如何? 发言人答:对于回调幅度的看法存在分歧,有人认为会类似日本股市1992年8月份行情,回调幅度约是上涨幅度的60%。但个人并不认同这种看法,认为回调幅度不会达到那么大,因为当前行情并非简单的财政刺激引发的短期暴涨,而是基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政策应对。此外,中国的股市与日本股市存在差异,例如港股指数涨幅更大且相对稳定,而上证综指回调幅度远小于日本股市90年代的跌幅。 发言人问:日本市场在过去的情况如何,为什么现在外资配中国股市反而涨幅较大? 发言人答:在90年代,外资在配置日本股市时损失较多,而全球其他股市在低位有所回升,因此没必要盲目配置日本。现在的情况是外资对中国总体偏空,此次涨幅较大是因为市场需要逼空空头,才能真正走好。 发言人问:市场自身的跌出清是否能带来牛市? 发言人答:这个逻辑并不准确。港股的例子显示,即使经历了深度出清,市场也不一定马上进入牛市,需要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市场涨跌高度与下跌幅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发言人问:中国股市的回调幅度预计会有多大,以及市场何时有望恢复活力? 发言人答:预计回调幅度不会像日本92年八月份那样高达60%,更可能在30%左右,如1000点涨后回调300点。回调后市场能否稳定下来并出现加仓机会取决于波动率降低、成交量稳定等多方面因素。市场若无法迅速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等待相关政策落地、经济数据改善以及外围因素明朗化等。 发言人问:对于股市的后续走向,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当前阶段? 发言人答:在当前阶段,投资者可以关注市场的波动率和成交量变化,作为加仓的依据。同时,市场温度较高,即使在拉锯战中也有机会赚取阿尔法收益。但市场走势仍需看一月份的金融数据等指标,以及国内外政策走向,比如联储降息节奏、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等。整个市场恢复活力需要一定时间,期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目标和情况灵活操作。 发言人问:港股市场是否会受到A股开市的影响,并可能出现回调吗? 发言人答:港股市场在A股开市后可能会经历回调,因为港股在A股开市前较为稳定,但随着A股开市,港股也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港股的表现以及整体市场的回调情况。 发言人问:公募基金、保险和散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发言人答:根据调研,公募基金目前多处于观望状态,保险机构倾向于减仓,而上市公司股东中的减持派别相对较多。散户方面,大部分人持中性态度,约60%的人选择不减仓,20%多的人会选择减仓,还有10%左右的人视情况而定。 发言人问:节后第二天A股市场的走势会如何? 发言人答:节后第二天尽管可能有大量散户参与,但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如果节后第一天收市接近涨停位置且第二天继续高开,那么市场可能会触及4000点附近,这时抛盘压力会很大,市场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机构可能会在明天开始进行检验。 发言人问:在A股市场中,成交量对股价走势有何影响?港股市场是否在试图影响A股市场? 发言人答:成交量对于A股市场的股价走势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开盘后成交量持续较高,且存在抛盘现象,那么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这表明市场存在分歧,投资者对减持和减仓的可能性较高。是 的,港股市场现在非常热衷于影响A股市场,尤其是通过科技半导体板块来引导市场关注。尽管顺周期可能是市场主线的一部分,但科技板块也具备一定的活力,包括基本面派和弹性派,其中基本面派主要跟随AI相关链条发展,而弹性派则可能关注主题投资和新市机会。 发言人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顺周期与复苏的关系是怎样的? 发言人答:顺周期在复苏阶段并非主角,它会在第三阶段开始向次龙头或二线弹性较大的股票扩散。市场普遍将当前行情与2014年的“水牛”行情相比较,但两者存在相似之处但又不够高,如2014年自嗨式行情在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南下等因素下形成,而当前市场则可能由于流动性潜力较大以及全球资金避险情绪等因素吸引外资进入。 发言人问:与以往行情相比,本次行情有哪些独特之处? 发言人答:本次行情与2014年相比,在经济预期和流动性方面有所不同,2014年经济预期虽不及当前,但流动性更为充裕。此外,当前行情中对消费等领域的结构性支持力度可能更强,并且没有类似2015年股灾那样的去杠杆压力。不过,本次行情与2014年杠杆牛也有差异,目前不存在类似场外配资那样的强劲平仓压力。 发言人问:如何看待当前港股市场与A股的关系及风险? 发言人答:港股市场成交量已经出现阶段性见顶迹象,这表明投资者在高位较为谨慎,外资可能会在低位补仓但并不急于抢筹。虽然中期来看港股市场相对安全,估值合理,但港股后续仍有波动风险,而A股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港股,明天关注的重点应放在A股的量能表现上。 发言人问:在A股市场中,投资者通常需要在什么样的价位买入股票? 发言人答:在A股市场,投资者通常在股票价格相对较高时买入,而在股票价格非常贵的时候卖出。这是因为A股市场很难出现极度便宜的情况,而港股则可能从极其便宜涨到相对贵一些。 发言人问:目前A股市场是否存在减仓信号? 发言人答:当前减仓信号并不明显,但如果明天成交量放大或出现高开低走的情况,这可能是降温信号之一。此外,市场情绪敏感,即使大盘涨停,未来几个交易日也可能面临其他因素影响。 发言人问:如果港股出现高开低走,会对A股产生怎样的影响? 发言人答:如果港股高开低走,可能会导致节后第二个交易日A股开盘时出现净流入,甚至港股直接低开形成阴线,这将对A股市场产生复杂影响。 发言人问:市场中空头力量的变化情况如何? 发言人答:市场中空头力量持续收缩的情况是市场目标完成的一个信号,这可能意味着这一轮市场资金复杂且部分资金采取期货思维进行逼空操作。 发言人问:如何看待中证中位数估值问题? 发言人答:A股的实战逻辑是牛市中,股价可能在比较贵的情况下买入,在非常贵的情况下卖出。因此,不能单纯依据2700点的估值来讨论买卖时机,而应该关注整体市场的复杂性以及金融地产等重要资产的PB估值。 发言人问:A股市场的金融地产行业如何估值? 发言人答:金融地产行业PB估值较低,因其是中国重要资产和国资重器,未来房价下跌空间有限,PB修复是可能的。因此,在谈论A股估值时,需要将金融地产类股票单独考虑,并关注非金融地产类股票的PE估值,同时PG(未来盈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