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克水产主产国监测报告系列(编译) 2024年中国水产报告:2023年海鲜进口量激 增至460万公吨,对鲑鱼和龙虾等高价值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 时间:2024年6月26日 报告作者:布瑞克农业大数据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2023年,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鲜生产国,官方估计产量为7100万公吨(MMT),比2022年增长3.5%。产量增长继续受到水产养殖业的推动,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水产养殖业同比增长4.4%至5810万公吨。2023年海鲜进口量激增至460万公吨,价值 188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新鲜和冷冻鱼、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数量增加。对鲑鱼和龙虾等高价值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与美国许多商品对华出口下降的趋势相反,2023年美国海鲜出口量同比增长2.9%,价值增长1.5%。 重要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完整的官方全年海鲜产量数据通常在次年5月至7月之间发布。因此,本报告中经常引用的2023年渔业统计报告包含2022年全年数据和2023年不完整数据。本报告使用中文术语以保持中国统计数据和产品类别之间的一致性。本报告中的海鲜贸易总统计数据不包括鱼粉。 定义: 海鲜产品:包括来自海洋和淡水来源的野生捕捞和水产养殖产品,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池塘。还包括动物和植物产品。 海鲜捕捞产量:来自淡水和海洋来源的野生捕捞海鲜产品总量。水产养殖产量:来自淡水和海洋来源的养殖海鲜产品总量。 预制食品:描述为方便准备而加工到未达到即食阶段的任何数量的食品的术语。 一、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由于需求持续增长和水产养殖业扩张,中国2023年的海产品产量为7100万吨,与上年的6870万吨相比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据报道,水产养殖 产量为5812万吨,高于2022年的5565万吨。与2022年相比,海洋和淡水野生捕捞海 产品的产量略有下降,为1288万吨。尽管由于2023年养殖海产品供应过剩导致海产品价 格下跌,且预计野生捕捞量将停滞不前,但随着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和生产效率提高,预计2024 年中国海产品总产量将增长。 表1.中国:海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公吨) 188.1.野生捕捞海鲜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野生捕捞海鲜总产量为1288万吨,同比下降1%。国家统计局2023年海洋捕捞与淡水捕捞海鲜的数据尚未公布。由于湖泊、河流和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恶化,中国国内水域的野生捕捞海鲜生产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省级和地方当局维持了沿海和淡水季节性禁渔期,在某些情况下还扩大了禁渔期。2021年1月1日,农业农村部(MARA)实施了为期10年的禁渔期,覆盖长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所有自然水道。此次禁令以及之前的禁令(见《2021年中国水产品年鉴》和《2022年中国水产品年鉴》)导致野生捕捞产量总体下降。 据农业部称,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多数沿海水域和公海实施了为期3至4个月的禁渔期。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海洋捕捞量下降,原因是资源减少、捕捞船队减少以及监管更加严格。中国海洋渔业的规模,包括远洋捕捞(DWF)船队,仍然是一个争论的主题。 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了《中国远洋捕捞白皮书》(中文链接)。 根据该文件,2022年,中国有177家经批准的远洋渔业企业和2,551艘远洋捕捞船,其中 1,498艘在公海上作业。作业区域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南极海域,以及相关合作国家管辖海域。 农业农村部实施“零增长”政策,将国内海洋捕捞量限制在1000万吨以下。2022年,农业农村部报告称,国内海洋野生捕捞量保持在950万吨,与2021年基本持平,均低于2020 年的1000万吨。此外,农业农村部报告称,2022年国内海洋以外水域的捕捞量为233万吨, 较2021年下降3.6%,野生淡水捕捞量从2021年的120万吨下降到2022年的117万吨。 188.2.水产养殖 2023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5812万吨,比上年增长4.4%,净增250万吨。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国。水产养殖水域的恢复、通过集约化和工业化提高的生产效率、野生捕捞海鲜供应略有减少以及零售和酒店业对预制海鲜的需求激增,这些都推动了这一增长。虽然官方尚未公布2023年按类型划分的水产养殖产量数据,但农业农村部初步统计显示, 2023年前9个月,淡水和海水养殖产品分别达到2320万吨和1720万吨,比2022年增长4.7%和5.3%。 根据农业农村部饲料统计数据,2023年,水产养殖饲料产量下降至2344万吨,同比下 降4.9%。业内人士表示,水产品价格和利润率下降可能导致复合饲料需求减少,农民增加自混饲料的使用,这一因素并未反映在提供的数字中。然而,农业农村部饲料数据与水产养殖总产量之间的巨大差异引发了人们对这两组数据如何计算的质疑。业内领先消息人士估计,每年有3500万吨水产养殖产品需要供应饲料,这意味着即使以不切实际的1:1的饲料转化率计算, 水产饲料总产量也需要达到3500万吨。中国的水产养殖生产继续向工业化和集约化转变,这两者都有望推动饲料需求,包括对豆粕的需求,对于一些物种来说,豆粕可占饲料的28%。 水产养殖产量的增加部分归因于2022年以来水产养殖面积的恢复。如表2所示,自 2018年政府加强环境监管以来,水产养殖面积一直在下降(见2022年中国水产品年鉴)。 2023年“一号文件”(中文链接)是一项为中国农业部门的资源配置和发展目标提供广泛指导的政策,强调扩大淡水和海水养殖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以可持续、高效水产养殖为重点的示范项目。据农业农村部称,2023年,另有109个水产养殖区(县/区/市)和大型水产养殖设施达到相关标准。为了解决有限 的淡水资源和环境限制,中国正在鼓励加强深海水产养殖的利用。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深海水产养殖的意见》。文件强调,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落实检验注册要求。截至2023年底,沿海各地区已建成深海水产养殖重力式网箱2万余个,桁架式网箱40个,养 殖船4艘。深海水产养殖水体面积4398万立方米,水产品产量39.3万吨。 表2.中国:水产养殖面积(单位:公顷) 水产养殖将继续成为中国增加国内海鲜供应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高品质海鲜的需求以及消费模式向加工和预制海鲜转变,预计将继续推动该行业的增长。在中国2023年农业展望 会议上,预计水产养殖产量将保持1%的年增长率,在2037年达到5827万吨,在2032 年达到5956万吨。到2032年,水产养殖产量占海鲜总产量的比重将达到82.2%。看来这 一目标将远远提前实现,因为国家统计局估计2023年水产养殖产量为5812万吨,占海鲜总产量的81.9%。 水产养殖产品(海洋和淡水产品) 188.3.鱼类 鱼类仍是主要的养殖产品,占2022年水产养殖产量的52.2%。2022年鱼类总产量同比增长2.8%,达到2900万吨。其中淡水产量2710万吨,海洋产量192万吨。 表3.中国:海产品产量(按类别划分)(千公吨) 草鱼、鳙鱼、鲢鱼、鲤科鱼和鲫鱼这五种鲤鱼仍然是水产养殖中最受欢迎的淡水鱼,2022年总产量为1870万吨,比2021年增长1.96%。鲤鱼的持续需求归因于其成本优势、广泛供应和新鲜度。几乎每个省份的池塘、湖泊和水库都有生产。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2022年产量为174万吨,比上一年增长4.6%。虽然2023年的官方数据尚未公布,但由于出口需求下降(参见本报告贸易部分图2)和低价越南巴沙鱼的涌入,预计罗非鱼产量将保持平稳或略有下降。 中国行业协会和海南等主要罗非鱼生产省份加大了国内市场罗非鱼产品的促销力度,采用在线和餐厅促销活动,展示各种加工产品。这些营销活动一直持续到2023年,似乎显著提高了国内罗非鱼产量。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和福建仍然是罗非鱼产量最大的省份,2022年共占罗非鱼总产量的97.2%。 鲶鱼产量在2022年快速增长,达到416,200公吨,比上年增长14.6%,这得益于国内消费的稳步增长。鲶鱼产量最大的省份包括四川、广东、湖北、河南和广西,占总产量的 74.2%。尽管2023年的官方产量数据尚未公布,但业内人士预计鲶鱼产量将保持温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