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重组解析 重组解析|专题研究 大公国际:评级视角下山东地方国资国企专业化重组解析 文/白迪、丁晓雷 摘要 近年来,山东省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推动地方国资国企重组整合方面,展现出了坚定决心与卓越行动力。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山东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号召,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与高效执行的重组整合举措,不仅有效盘活了国有存量资产,还显著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与活力。本文基于信用评级机构的专业视角,全面剖析了山东地方国资国企重组的宏观背景、深层次动因、具体实施路径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本文深入研究了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产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治理结构完善等多个维度,揭示了这些措施如何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山东省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本文还关注了重组后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以及对地方经济结构的优化贡献,旨在为企业提供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依据,也为未来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正文 一、重组背景与动因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导向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其改革与发展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多次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方向,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成功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与效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2023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山东省积极响应并结合自身实际,于2021年制定了《山东 省“十四五”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资监管体系、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等。这些措施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激发国有经济活力,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构建更加成熟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山东省的行动不仅体现了其坚定决心和强大力度,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参考。 (二)国有企业发展瓶颈与应对策略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态势下,国有企业面临发展瓶颈。首先,主业不突出,部分企业业务多元但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其次,业务同质化加剧,导致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限制企业在新兴市场的拓展能力。此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低效资产长期占用资源,严重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这些问题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影响了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因此,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重组整合,成为破解这些难题、促进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山东省积极响应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2022年,山东省成功实施了《山东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该方案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措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进入2023年,《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重点推动企业聚焦主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2024年1月,《山东省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 (2024年版)》优化了授权管理,涵盖投资管理、产权管理、重组改制等领域,以提升企业的灵活性和规范性。同年4月,《山东省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出台,旨在增强省属企业核心功能和竞争力,通过资源优化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这些措施旨在破解国有企业的发展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国有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从信用评级的角度看,主业聚焦和资源优化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增强了企业的规范运作和风险管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因此,山东省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和优化布局,不仅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为信用评级的提升提供支持。 二、重组实施路径 目前国有企业重组路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整合。企业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利用区域资源和政策优势获得发展。例如,通过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强与区域内其他企业的合作与联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等。(2)整合重组与资产注入。通过资产整合注入、股权无偿划入等方式进行重组。例如,一些地方国企平台公司通过整合重组做大资产规模、增强国有资本实力。(3)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利用资本进行股权投资和产业运作,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多元化 发展。例如,通过并购或组建基金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经营,实现业务的升级和发展等。在国家和山东省整体战略的引领下,山东省各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采取了多样化的重组路径和策略。威海市和烟台市等城市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践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一)威海市国企整合经验 1、整合措施 2023年12月,威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威海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该方案指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八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集聚。同时,鼓励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城乡一体化、智慧城市等关系社会民生的关键领域建设。威海市国资委重点推动市属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实施“一企一业、一业一企”的专业化改革,推动国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在专业化重组与资源整合方面,威海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城建”)与威海市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交投”)通过合并方式,整体划入威海市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城投”),有效解决了威海城建和威海交投规模小、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此次整合不仅增强了威海城投的资产规模和融资能力,也提升了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聚焦与主业突出方面,威海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威海国资”)被威海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产投”)吸收合并,进一步强化了威海产投在资本运营和产业投资方面的优势,减少了市属国有企业间的同业竞争,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威海城投和威海产投的非主业板块被剥离并注入威海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文旅”),推动威海文旅成为威海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领军企业。 在风险防控与监管强化方面,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威海市国资委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强化出资人监督效能。通过修订完善一系列监管制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将国企运营全面纳入制度框架之下。这些制度涵盖了投资、经营、债务、廉政等多个方面,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行为准则和合规要求。同时,威海市国资委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通过强化风险防控和监管效能,威海市为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2、整合成绩 近年来,威海市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号召,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推动了地方国资国企的专业化重组。截至2023年末,威海市属国企的财务状况显著改善,18户主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3%,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也分别实现了124.40%和103.30%的大幅减亏。这一系列数据客观反映了威海市国企改革在提升企 业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效。2024年,威海市属国企的稳健发展态势得以延续。2023年3月末,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29.21亿元,同比增长9.04%,这一增长表明国企改革为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全省各地市评估中,威海市国有企业凭借其在提质增效、结构优化、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威海市获得了A级评价,并排名全省第三,特别是在功能性、结构性改革方面,其成效尤为显著,赢得了广泛认可。 3、经验总结 威海市国企整合的成功经验,在信用评级视角下尤为显著,其精准施策解决了国企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融合,确保了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地。同时,强化监管与风险防控机制,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与稳健运营,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投资者对威海市国企的信心。聚焦主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调整,不仅增强了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市场认可度。此外,提升市场透明度与信息披露质量,增强了投资者对国企的信任感,为威海市国企在资本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下,威海市国企整合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评估地方国资国企信用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烟台市国企新架构探索 1、新架构概述 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响应国家及山东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号召,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逐步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的专业化重组与结构优化。截至2024年初,烟台市国企改革的步伐显著加快,特别是在新架构的搭建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系列改革旨在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布局,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为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新架构探索 2023年,烟台市国资委制定了《烟台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 2025年)》,明确了34项改革任务,细化了97项具体措施。该方案旨在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布局,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在重组与结构调整的成效展现上,烟台市国资委积极响应方案要求,迅速行动,至2024年初便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科学规划与周密部署,烟台市成功完成了对市管企业的大规模重组,实现了从原有的19户市管企业到“9户市管+3户市直”的精简转变,构建了一个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更加高效灵活的国有企业新架构。这一新架构以“管资本”模式为核心,强化了对国有资本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同时,为确保整合顺利进行,烟台市国资委按计划完成了23项需划转的股权,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 在投资运营公司系统性重塑的实践中,烟台市国资委于2024年初加快推进了各投 资运营公司的产业板块、组织架构和股权层级结构的系统性重塑。经过整合,各公司总部部室数量被严格控制在10个以内,二级子企业数量也从原先的60户压减至29户,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高效。此外,烟台市还新组建了烟台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这些新国企聚焦交通投资运营、交通服务、交通股权管理等核心功能,成为烟台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企业组建与功能定位的创新探索上,烟台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是此次整合的一大亮点。该公司由烟台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烟台交运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烟台蓬长客港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下设交通建设集团、交通服务集团、交通投资控股集团等多个二级集团,业务板块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港口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一整合不仅增强了烟台市在交通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探索成效 烟台市国企新架构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经济效益来看,重组后的国有企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2024年第一季度,烟台市管(市直)企业以占全省16市市级监管企业11%的资产总额,实现了23%的营业收入、93%的利润总额、135%的净利润。其中,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位列全省第一,营业收入位列全省第二,资产总额位列全省第三,资产负债58.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从社会效益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