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技术概要
过程
核反应堆利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驱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核能是一种几乎无碳的能源形式,替代燃煤发电时,一座1GW的核电站每年可以避免排放约6-7百万吨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相关空气污染物。
状态
目前全球共有443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370GW),提供了全球电力供应的16%(OECD国家为25%)。美国拥有最多核电站(104座),其次是法国(59座,占其电力供应的78%)、日本、俄罗斯、英国、韩国和印度。另外还有24座正在建设中的核电站,主要位于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芬兰、韩国和日本。自1970年至1990年,核电容量每年增长17%,但在1990年至2004年间,这一增长率放缓至2%,这主要是由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自那时起,核电的吸引力有所回升,主要是因为现有核电站的运行效率提高(从76%提高到83%)和现有核电站的功率升级。
目前的反应堆
大多数现有的核电站属于第二代反应堆,这些反应堆在1970年代首次投入使用。第三代反应堆在1990年代开发,包括具有被动安全功能(在事故情况下无需主动干预即可自动关闭反应堆)、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模块化设计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并优化燃料使用以减少废料产生。一些这样的反应堆已在东亚地区建成,如日本的三台通用电气先进沸水堆(ABWR)和西屋公司的一体式压水堆(AP1000)。
未来反应堆
第四代核电站(GEN-IV)预计将在2030年后进入市场。这些反应堆包括三种液态金属冷却(铅、钠或氦)、三种高温气冷(氦、熔盐、超临界水)冷却的快速反应堆概念,以及三种高温气冷(氦、熔盐、超临界水)冷却的热反应堆概念。所有概念都旨在提高被动安全性、减少长期放射性废物产生并降低成本。快速反应堆概念采用封闭燃料循环,焚烧锕系元素、回收钚并使用U238;而热反应堆则通过高燃料利用率来提取更多能量。所有概念均具有较高的冷却温度(500°C至1000°C),以实现更高的效率(40%至50%)。工厂制造和模块化设计(从100-200 MW到1 GW的机组规模)有助于降低成本并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GFR(氦冷却,48%效率)概念包括现场处理和再加工废燃料设施。LFR变体包括核电池概念,这是一种小型反应堆,具有较长的换料周期(几年一次),其技术基础来源于核潜艇。SFR则基于丰富的钠冷快中子反应堆经验(例如法国的Superphenix)。SCWR(水冷,44%效率)利用超临界水冷却技术提高效率。VHTR(氦冷却,50%效率)设计用于通过热化学过程或天然气重整生产电能和氢气。MSR使用氟化钠和氟化锆作为冷却剂/燃料。
成本
一些国家因许可和公众接受问题导致核电站建设周期较长。核电站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建设成本(每千瓦1200-2500美元)、折现率(10%-15%)、建设时间(5-7年)、经济寿命(25-40年)和负载因素。新建核电站的电价成本估计在每兆瓦时30-57美元之间。第一座示范反应堆或不利的经济参数可能会将电价提高至每兆瓦时47-81美元。在没有碳价格的情况下,核电成本与基于煤炭或天然气的电力成本相当,或略高。碳价格在10-25美元/吨二氧化碳之间时,核电成本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