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2006年秋季) 一、2006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 当前,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总体上看,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有望保持前三季度走势,连续第五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世界经济和贸易增势良好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油价高涨和主要经济体利率上扬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增长5%以上。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全年增长率仍然有望达到3.4%;在德、法等主要国家带动下,欧元区投资和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经济增长3.4%,全年有望增长2.4%;日本经济稳步复苏,全年将增长2.7%。在经济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全年世界贸易量增长幅度也将高于上年。 2.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7%。下半年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会对进口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但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自高位回落和近几年投资的大型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进口可能有所增加。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企业竞争力上升,高技术产业出口供给能力增强。 3.外商直接投资仍将推动进出口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26亿美元,预计全年仍 然可以达到600亿美元左右,大体保持上年的规模。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 领域,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273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4.2%,新增产能仍将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4.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逐步显现 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今年9月15日,中国取消或降低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增补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同时提高了深加工农产品和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调整将会进一步抑制能源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促进深加工农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其政策效应将在第四季度显现。此外,自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近5%,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刺激进口。 专栏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2006年9月14日,中国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 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自9月15日起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 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这次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 策调整属于结构性调整,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有利于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根据这个通知,中国将取消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涉及商品包 括进出口税则第25章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煤炭, 天然气,石蜡,沥青,硅,砷,石料材,有色金属及废料等;25种农药 及中间体,部分成品革,铅酸蓄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细山羊毛、木炭、 枕木、软木制品、部分木材初级制品等。 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也将降低。其中包括:142个税号的钢材出 口退税率将由11%降至8%;陶瓷、部分成品革、水泥、玻璃的出口退 税率分别由13%降至8%或11%;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 13%最低降至5%;纺织品、家具、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 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非机械驱动车(手推车)及零部件的出口 退税率由17%降到13%。 此次调整也将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包括将重大技术装备、 部分IT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以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 产品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将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 的加工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或11%提高到13%。 此次调整还将以前已经取消出口退税以及这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 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对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进口一 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新的政策自2006年9月15日起执行。对2006年9月14日(含14 日)之前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凡在2006年12月14日(含14日)之 前报关出口的上述调整出口退税率货物,出口企业可以选择继续按调整 之前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但是出口企业必须在2006年9月30日之 前持合同文本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逾期未能备案的、 以及2006年12月15日以后报关出口的,一律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 执行。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和前三季度的进出口情况,预计今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其中出口9600亿美元左右,进口8100亿美元左右。 二、2007年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从2007年的国内外环境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仍然面临较为有利的条件,但考验和挑战也在增多,一些新的趋势和动向值得关注。 1.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但基本面仍然较好 据IMF最新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比2006年低0.2个百分点。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受房地产降温的影响可能出现小幅回调。但目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有限。美政府部门和投资机构大多认为此次调整是温和的,整体经济不会出现衰退,增长率将维持在2.7-3.5%。欧元区内需增长势头较好,失业问题有所缓解。虽然利率上升和欧元走强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预计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左右,处于近几年的较好水平。日本经济在出口带动下已走出通缩,私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稳健增长,经济复苏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尽管出口可能受美国消费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但经济仍可实现2%左右的较快增长。 2.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有望高位回落,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各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能源资源利用率继续提高,全球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会有所回落。近几年需求和价格上升带动了产能和运力扩张,供给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市场供求角度看,价格有望高位回落。目前,国际油价已回落到每桶60美元以下,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也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供应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未来能源资源价格走势仍不明朗。 3.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仍将继续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也在增加 2007年,国际贸易仍将继续扩张,跨国投资依然活跃,世界贸易量仍将增长7%以上。但是,由于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多边贸易体制受挫,许多国家在全球化冲击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增加,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摩擦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 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其他产品延伸,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前三季度,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70起,案件数量为历年同期之最。 4.中国经济总体形势较好,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发展阶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都将增强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投资、信贷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仍在加剧。总体上看,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 5.中国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但吸收外资面临新考验 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容量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成本较低、社会政治稳定等优势,近年来中国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当前中国吸收外资也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制造业产业转移趋势有所减缓,一些跨国公司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加大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中国一些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成本优势有所减弱;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也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10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纲要》的深入实施,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专栏中国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由商务部编制的2006-2010年中国国内外贸易 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总体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在分析国内外形势 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转变外贸增 长方式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根据“十一五”规划,2010年,货物贸易调控目标为23000亿美元, 年均增长10%左右,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出口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 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贸易预期目标为 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其中出口1900亿美元,年均增长19%, 进口2100亿美元,年均增长21%。 规划指出,当前中国外贸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出口 竞争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贸易利益与贸易规模不相称,企业 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弱,市场抗风险能力较低,综合效益和增长质量依 然不高,无论是国内资源环境还是国际市场发展空间都难以长期支撑。 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总体思路是, 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 效益,在增长目标上,要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在 竞争方式上,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优势转 变;在结构导向上,从重视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实现贸易平衡 转变。 为了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重点抓好以下环节:一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品牌、技术和营销为重点,实施提升出口竞争力战略,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改变过度依赖低价格、低档次的产品竞争方式。二是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综合效益,既要增强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贸易比较利益,提高经济效益,也要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效益。三是调整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中游集约发展、下游营销服务延伸。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实行封闭管理的特殊区域转移。四是建立与转变外贸增长方 式相适应的外贸调控机制。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初步预计,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6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20000亿美元。 中国进出口增长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及前景 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主要发达经济体内需旺盛、投资活跃,为经济增长增添活力。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上半年经济均增长较快,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有所放缓,但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年9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1%,高出4月份的预测0.2个百分点,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比2006年略有放缓(见表1)。 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带动下,2006年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发达国家稳步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8月,美国进出口均增长13.9%。中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均达到两位数,贸易成为拉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多边贸易体制前景不明,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将对世界贸易的较快增长势头产生影响。IMF预计,2006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8.9%,高于2005年1.5个百分点。 跨国投资活跃,流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增加较多。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公司利润增加和投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