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诚信国际]:大国博弈下中国电子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及风险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大国博弈下中国电子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及风险分析

2024-08-27贾晓奇、王都中诚信国际赵***
大国博弈下中国电子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及风险分析

www.ccxi.com.cn 特别评论 中诚信国际 中诚信国际特别评论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 2024年8月 目录 要点1 竞争力分析2 风险分析7 联络人 作者 企业评级部 贾晓奇027-87339288 xqjia@ccxi.com.cn 王都027-87339288 dwang.anthony@ccxi.com.cn 其他联络人 龚天璇027-87339288 txgong@ccxi.com.cn 大国博弈下中国电子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及风险分析 近年来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电子制造产业作为国内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链条长,全球化分工程度高,是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中,我国在家电、通信产业竞争优势突出且行业信用状况良好;个人移动设备中游模组企业虽市场份额较高,但行业话语权低,流动性及产业链外移风险加大,而上游元器件多而不强,但业务范围广,整体风险较低,同时终端品牌商市场竞争力与全球头部厂商不断缩小差距,抗风险能力强;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竞争中仍处追赶阶段,但得益于政策及金融支持,企业偿债压力可控,需观察国家政策培育期过后,弱资质半导体企业信用风险释放情况。 要点 我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参与程度深、规模占比高,制造大国地位稳固,尽管产业结构有所迭代调整,但多年来行业利润率仍很难突破5%,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布局及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分不同细分行业来看,1)国内家电制造产业规模优势凸显,形成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全球化布局,全球行业集中度高且头部主要聚焦中国;2)中国已在个人移动设备产业链中游模组及组装、下游品牌终端市场形成突出的的全球竞争力,但在上游高溢价类元器件领域仍对海外存在依赖;3)通信行业呈多元化竞争格局,我国通信产业布局较完整且成长性很强,先进技术储备、关键性设备制造环节均有所覆盖,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光模块、传输设备领域具有规模效益;4)我国在半导体领域仍处于加速追赶阶段,本土制造供应仍存在需求缺口,但除晶圆代工规模位于全球第二外,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国产化率仍很低,技术及制造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电子行业作为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行业,各细分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对其信用状况有较大影响:其中家电、通信等全球竞争力较强行业的信用状况良好;个人移动设备产业链信用质量有所分化:中游模组企业虽然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但整体行业话语权偏低,经营及流动性风险高,部分面临产业外移风险;产业链上游元器件企业虽然多而不强,但应用领域广,财务风险相对较低,终端品牌厂商抗风险能力强;竞争力仍处追赶阶段的半导体行业受益于政策及金融支持,杠杆水平偏低,但随着产能集中性释放及政策退坡后,部分企业信用风险将有所释放。 主要关注因素 近年来各国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亦或是日本“第四次工业革命”计划等,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电子制造产业作为国内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链条长,全球化分工程度高,是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对我国电子制造业主要细分领域(以家电和个人移动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通信制造和半导体)在全球竞争中的参与程度进行阐述,并结合其全球竞争力分析各产业链的信用状况。 我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参与程度深、规模占比高,制造大国地位稳固,尽管产业结构有所迭代调整,但多年来行业利润率仍很难突破5%,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布局及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1: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及盈利变动情况 20 100.00% 10 50.00%0.00% 0 -50.00%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万亿) 销售利润率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诚信国际整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国内政策推动及人口红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十四年排名全球第一,为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根据OECD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球比重约35%,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国(全球占比12%)。其中电子制造行业作为国内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我国电子制造业产值在全国制造业的比重约31%,在41个大类行业中,排名第6,同时在全球电子制造业中规模占比亦处于较高水平,中国大陆电子制造业贸易额占全球份额超30%。 从全球电子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欧美电子技术发展起步早,其在工业革命后催生出很多从0到1的发明 且逐步实现产业化,并培育了自有完整产业链;20世纪50年代,日德承接美国“来料加工”传统产业转移的同时,亦重点发展了电子、汽车等高价值出口产业,其中在电子领域日本着重布局家电、半导体存储芯片、先进材料及元器件,德国重视微电子和电子信息,主要应用于通信、汽车等工业领域;20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日德劳动力成本问题凸显叠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随即将一些组装制造环节转移至亚洲“四小龙”; 后于20世纪90年代上述产业再次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经历了“市场化转型—规模 发展—技术跟随”三个阶段,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从2001年的1.19亿元增至2023年的15.1万亿元,目前我国整体产业布局完整性较强,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但营业收入利润率连续十余年仍在4%左右徘徊,在高附加值领域布局及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近年来,各国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竞争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和焦点。 2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特别评论,2024年8月 主要电子细分领域在全球竞争力表现各不相同:家电制造业全球竞争力领先;通信设备在全球多元化竞争中保持一定竞争力;个人移动设备产业链不同环节竞争力表现不同,其中在中游市场占有率高,同时终端品牌竞争力亦与头部厂商差距不大,但上游产业价值高的部分环节制造业竞争力不足;而半导体行业仍处于加速追赶阶段。 电子制造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部分以家电、个人移动消费电子、通信和半导体等电子制造业最具代表性、规模占比最高的分支为切入点,分析上述细分领域的发展程度、行业竞争力及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家电:国内家电制造产业全球竞争力领先,规模优势凸显,已形成成熟且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全球化布局,家电行业全球集中度高且头部主要聚焦中国,价格优势使得中国厂商保持在全球中低端市场很高的份额,凭借技术领先及全球化渠道布局,中国高端产品对其他国家头部品牌的替代作用增强。 中国通过技术和品牌引进、规模化降本、全球化渠道布局等方式,于2010年左右超越日韩等竞争对手成为家电整机制造与出口规模全球第一大国家,后又进一步发展为掌握自主研发技术、核心零部件、完整产 业链、具有产品及品牌竞争力的全球电器制造龙头。从产能来看,白电方面,目前中国制冷设备、洗衣机产 量约占全球一半;空调产量占全球超70%,与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泰国(5%)和印度(4.5%)在份额方面保持较悬殊的差距;黑电方面,全球电视制造基地主要在中国、墨西哥和越南,其中中国电视整机产能规模均为全球最大;中国厨电和小家电产量在全球占比超50%。此外,本土面板、压缩机1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外壳、 塑胶等众多辅材制造均发展非常成熟,与整机制造具有一体化协同优势。从竞争格局来看,现阶段日韩和德 国等家电知名企业大多将制造环节外包或设置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生产,主要通过创意设计、打造差异化及 依靠品牌和客户粘性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掌控价值量较高的设计及营销与服务环节,但其行业影响力已有所削弱。全球家电行业集中度很高且头部主要集聚于中国企业,其中美的、海尔、格力、海信、TCL等中国家电企业的产值均位于全球前列,头部厂商逐步掌控产品定价权。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占据大量中 低端市场,并由“技术追随”逐步转变为“技术引领”,向高端、智能化发力,国内厂商的高端品牌线对博 世、西门子、嘉格纳、三星等海外品牌的替代作用呈增强趋势。此外,区别于大家电,小家电种类庞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行业壁垒较低且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但由于国内拥有庞大的小家电消费市场,以及家电制造配套资源及较强的生产组装能力,国内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细分领域仍有相对头部的小家电厂商出现, 并通过“综合产品力”及“性价比”优势在出口市场亦表现较为亮眼。 中诚信国际认为,我国家电全产业链的综合技术实力及产能规模已处于世界领先,同时凭借很强的成本控制及供应链整合能力,中国厂商在全品类、低中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力均较突出且与他国厂商差距不断拉 大。 12023年中国大陆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压缩机和电机制造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87%、87%和95%,电视LCD面板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超70%。 3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特别评论,2024年8月 图2:全球主要电视制造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iFind,中诚信国际根据公开资料及数据整理 个人移动类消费电子:个人移动设备产业链复杂程度高,中国在产业链中游模组及组装、产业链下游品牌市场的全球竞争力突出,但日韩、欧美主流厂商仍在产业链上游高溢价类元器件领域形成垄断,短期内国内制造突破难度很大,全球竞争力不足。 个人移动设备方面,以手机和计算机为例,产业链上游涉及PCB、IC、CPU、GPU、面板、射频、电池、滤光片、马达等元器件及结构件,中游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如触控及显示模组、电池PACK、摄像头模组, 下游涉及ODM及整机品牌厂商。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对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目前产业链上游的面板、电池、PCB、镜头、辅材及中游组装及零部件制造环节具有很高的国产率,但呈现多而不强的特点,在整机成本占比高或对性能影响大的材料或器件(如处理器、内存与存储芯片、射频、CPU、GPU等),其主流供应商仍来自欧美和日韩,上述器件由于技术壁垒高且大多涉及专利保护,短期国产替代性极低;产业链下游方面,全球约80%的个人计算机、65%以上的智能手机在中国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国内整机制造规模优势明显;中国消费电子 终端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球前七大手机品牌厂商中中国占据五席,全球第一大计算机品牌厂商为联想。同时苹果、三星等海外头部品牌亦委托国内ODM厂为其代工,其国内基地代工量亦全球第一,亦表明中国在个人移动产品整机领域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得到充分认可,处于领先水平。 中诚信国际认为,在个人移动设备产业链方面,中国厂商的核心优势在于极致的成本控制、完善的产业 链配套、良好的制造经验与稳定的交付能力及贴近消费市场等方面。目前中国在中游利润率很低的模组及组装环节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已做到规模全球第一。此外中国终端品牌在全球范围尤其是新兴市场形成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创新及研发实力与头部厂商(如苹果、三星)差距明显缩短,但部分价值量高的元器件环节仍被欧美、日韩垄断,短期国内制造面临较高的突破难度,全球竞争力不足。 4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特别评论,2024年8月 图3:截至2023年末个人移动消费电子产品产业链分布 资料来源:iFind,中诚信国际根据公开资料及数据整理 通信:通信行业呈全球多元化竞争格局,我国通信制造产业布局较完整且成长性很强,在先进技术储备、关键性设备制造环节均有所覆盖,同时在产业链中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光模块、传输设备领域具有规模效益,整体具有较高的全球竞争力。 通信制造方面,目前中、美、韩及欧洲等国的通信实力方面均具有领先优势,行业呈现全球多元化竞争格局。技术积累层面,中国5G技术及专利处于全球相对领先位置,6G技术研发专利占比超40%,稳居全球6G专利排名的榜首,而美国和日本占比分别为35.2%和9.9%。产业链上游来看,中国在PCB、光模块/ 光器件、塑胶及精密结构件等基础性元器件或零部件环节占据较高的全球份额,日美主要厂商在滤波器、天 线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专利及专有先进设备壁垒较高,在上述细分领域高端产品的市占率很高,而中国上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