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三任期被确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这一结果符合预期但亦有出乎意料之处。此次会议标志着一个持续至2023年3月的政府高层人事变动阶段的开始,届时将对国家政府官员进行调整。中国政治权力的三大支柱——中国共产党(CPC)、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CMC)——在理论上各自独立,但在实践中,CPC的地位更为突出。习近平作为中共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及中央军委主席掌控着这三大支柱。
会议强调了习近平作为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并提出“共同命运”、“共同繁荣”等口号。这些口号实质上是中共意识形态政策的体现,其正确解读往往依赖于对中共历史和语言的深入理解。在本次会议上,“政治改革”这一口号消失,而“共同繁荣”成为新的关键词。这一词在历史上与毛泽东的口号相关联,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王沪宁(其在中央政治局的职位得到重新确认并晋升)重新定义了这一术语。这似乎承认了收入不平等的存在以及谋取暴利的问题,并暗示了财富再分配的需求以及利润上限的必要性。如何实施这一理念尚待观察。
会议还强调了对全球局势的关注,指出俄乌战争带来的新风险以及西方国家的反制措施,这对中国构成了挑战。会议对国际民主提出了改革倡议,旨在减少北美和欧洲在国际组织中的投票权优势,以实现更公平的多极权力分布。此外,会议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呼吁建立一个“全人类共同命运体”,并强调要“把握”习近平的世界观,这不仅适用于国内政策,也涉及国际舞台。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中国表示不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但不会屈从北约领导,这与世界许多国家立场一致。
会议上未出现女性成员,也未包含通过共青团晋升的代表,而是增加了被认为忠于习近平的年轻政治家李强和蔡奇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对党内的稳定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发出警告,要求做好准备。这包括重新确认杨晓渡在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位以及任命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级将领何维东,并提升外交部长王毅进入中央政治局。
会议还强调了“国际民主”的概念,呼吁改革国际组织以实现权力分布更加均衡。同时,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要求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这一理念。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会议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并提醒中国需要为此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