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感知与认知技术螺旋上升,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感知与认知技术螺旋上升,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2024-07-09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国信证券B***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感知与认知技术螺旋上升,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公司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感知技术的解决方案厂商。公司针对千行万业场景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包括覆盖电磁波、机械波等外界信息的感知硬件产品(如摄像机、音频、传感器等)以收集外界信息;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能力架构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此框架下形成了覆盖10余个主行业、近90个子行业500多个细分场景的软硬件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 经营稳健股东回报稳定,智能物联转型初步完成。随视频技术由安防向物联媒介发展,公司持续转型升级,收入规模由上市之初7亿元增长至23年893亿元,自上市至23年累计现金分红584亿元。随着视频监控进入智能化阶段,公司开启了智能物联转型:从建立云边融合三层计算架构到产品端(两池一库四平台)与业务端(PBG/EBG/SMBG事业群)整合,结合感知、大模型与大数据等技术投入,23年智能物联转型初步完成,EBG企业事业群收入占比超过PBG公共服务事业群达20%,成为增长主要动能。 行业迈向智能化,打开智能物联增长空间。根据罗兰贝格与华为数据,制造业、金融保险、零售、能源电力等产业的数字化潜在价值均在2万亿美元以上;以作为支柱性工业的制造业为例,其行业特点为重资产且流程复杂,需要在制造、运输、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应用以实现降本增效,转型诉求强,数字化创造的潜在价值达6万亿美元。在此背景下,企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单位价值量持续提升;以某新能源企业为例,对应业务价值量由18年110万元+增加至21-22年合计2500万元+。 围绕智能化要素,公司智能物联架构与落地能力铸就核心竞争力。行业智能化沿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关系到挖掘数据价值发展,高质量数据、使能工具为核心要素。海康威视基于全面感知产品与碎片化场景经验积累建立了覆盖各行各业的高质量数据来源,基于云边融合计算架构、AI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开箱即用”的使能工具,叠加大模型的引入提升了解决方案落地的效率,最终建立了基于软硬件技术的千行万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看好公司的经营韧性与行业智能化带来的长期增长动能,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163/181/195亿元(YoY+16%/+11%/+8%);通过相对估值,预计公司合理目标价为36-40元,相对目前股价有21%-33%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海康威视-基于智能物联技术的解决方案厂商 深耕行业数十载,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随视频的功能由监控向物联媒介发展,公司由安防硬件逐步发展成为智能物联的解决方案公司,为千行百业的用户提供基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智能化服务,形成从硬件到软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世界超过15万客户提供服务。 随视频、声波等感知手段在终端的应用形式变化,海康威视业务持续铺开: (1)数字化阶段(2001-2009):起步阶段,自主研发了视频压缩板卡和录像机产品等,并将H.264算法引入视频监控领域,抓住了安防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发展机遇,登上了行业发展的快车。 (2)网络、高清化阶段(2010-2016):快速发展期,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2011年跃居全球视频监控领域市占率第一位,业绩高速增长,实现“百亿海康”。 (3)智能化阶段(2017-至今):随视频的功能由监控向物联发展,公司开启智能物联战略,AI作为解决方案有效工具逐步嵌入公司业务中,包括:AI Cloud架构、AI开放平台、物信融和数据平台、智慧城市数智底座等,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地位,公司定位进一步提升为智能物联AIOT公司。 图1:海康威视发展历程 公司提供从摄像头等硬件产品到软件平台、智能算法、数据模型和业务服务的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制造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例,基于安全消防一体化、产线人员管理、生产质量管理、辅助生产、仓库管理、内物流管理、设备管理、场院物流调度、仓库管理等需求,海康威视提供相机、光纤、传感器、机器人等硬件产品和相应的软件系统与平台,最终形成工厂制造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图2:海康威视业务案例:制造工厂数字化 公司业务体系由3类支撑技术、5类软硬产品、4项系统能力、2类业务组织和2个营销体系构成。3类支撑技术包括物联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 5类软硬产品包括物联感知产品、IT基础产品、平台服务产品、数据服务产品和应用服务产品;4项系统能力包括系统设计开发、系统工程实施、系统运维管理和系统运营服务;2类业务组织包括3个事业群(公共服务事业群、企事业事业群和中小企业事业群)和8个创新业务(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智慧消防、智慧安检、智慧医疗);2大营销体系包括国内和国际业务营销体系。 图3:海康威视业务体系 截至24年6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通过中电海康、电科投资和五十二所合计持股40.91%,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威讯投资持股4.83%。24年1月,基于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控股股东中电海康完成了公司股份增持,对应金额2亿元;一致行动人电科投资1月16日增持4036万元并计划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票,金额不低于3亿元不高于6亿元。 表1:海康威视高管情况 图4:海康威视股权结构(截止2024年06月) 经营保持稳健,股东回报稳定 公司经营稳健,营收保持持续增长。2013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与利润保持增长,受国内外环境影响22-23年净利润短期波动,23年公司实现营收893.4亿元(YoY+7.42%),归母净利润141.1亿元(YoY+9.89%),毛利率44.4%(YoY+2.15pct),在逆境中仍实现了营收增长,并在4Q23单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端同环比增长。1Q24实现营收178.2亿元(YoY+9.98%),扣非归母净利润17.6亿元(YoY+13.3%),毛利率45.8%(YoY+0.59pct,QoQ+2.22pct),通过供应链规模优势,技术降本增效,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增。 图5:海康威视近五年营业收入 图6:公司近五年国内主业营收结构(单位:亿元) 23年下半年国内业务同比增速修复,EBG收入占比超PBG达20%。23年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153.54亿元(YoY-4.84%),下半年同比增速由上半年-10.06%修复至-0.86%;企事业事业群(EBG)营收178.45亿元(YoY+8.12%),下半年同比增速由上半年+2.42%增长至+12.1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营收126.79亿元(YoY+1.46%),下半年同比增速由上半年-8.5%修复至+11.53%。EBG收入占比已近20%,超过PBG收入,行业智能化成为发展主动能,智能物联战略转型初步完成。 图7:公司近五年海外收入(单位:亿元) 图8:公司近五年创新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23年海外业务同比增长8.83%,创新业务同比增长23.11%。23年海外业务下半年同比增速由上半年+2.3%增至+13.95%,公司完成了海外四个大区调整合并,海外渠道销售与项目市场同步开拓,发展了非视频业务(门禁、报警、显示等)的新增长曲线。除了主业部分,海康创新业务:萤石、海康微影、海康机器人、海康智存、汽车电子等在海外持续拓展;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地区业务铺开,公司海外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图9:公司近五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10:公司近五年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单位:%、%) 23年利润端逐季加速改善(YoY-20.7%/+1.5%/+14.0%/+31.5%),降本增效渐体现。 22年公司净利润增速承压,对人员与业务结构进行调整,3Q22后公司产线工人以外的员工数量控制在41000人左右,23年人员费用压力逐步减小;随着项目数量修复增加,前期布局员工由部分成熟产品线上分流至新产品线上,针对软件端、硬件端的不同产品线,进行人员内部流动调配,实现人效持续提升。 图11:公司近五年人均贡献情况 图12:公司2010-2023年分红情况 股东回报稳定,自上市至2023年累计现金分红584.05亿元。公司自2010年IPO上市募资34亿元,此后每年保持稳定的现金分红,2015年后现金分红比例保持在50%左右,截至2023年累计现金分红584.05亿元。以公司2010年发行的1股股票为单位,至今单位股票累计可获现金分红116.3元并对应现在股票约19股。 行业迈向智能化,打开智能物联增长空间 行业智能化带来解决方案价值量提升 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向千行百业渗透。根据华为《工业数字化2030》报告,行业数字化进程逐步由信息密集型企业向支柱性工业、消费与服务业扩散;其中,技术密集、固定资产投入高、大规模和高精度生产、流程标准化的行业如半导体、汽车等其盈利能力与数字化投入高度正相关,数字化起步最早、转型最为成熟; 对于如轨道交通、3C与家电、机械与设备等行业数字化带来产品开发与生产流程优化,成为跟随者已具备一定数字化基础。 图13: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层次 随着行业智能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价值量持续提升。企业数字化从营销数字化、支撑系统数字化、生产系统数字化向价值量链数字化重构方向演进。以某新能源制造企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为例,其业务需求由视频监控向安消一体业务再到智能制造发展,对应业务价值量由18年110万元+增加至21-22年合计2500万元+。 图14:数字化潜在价值提升案例 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潜在价值对应近27万亿美元。根据华为的数据,制造业、金融保险、零售、能源电力等产业的数字化潜在价值均在2万亿美元以上;以作为支柱性工业的制造业为例,多为重资产企业,且流程复杂,需要在制造、运输、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应用以实现降本增效,转型诉求强,数字化创造的潜在价值达6万亿美元。 图15:数字化潜在价值 数据、使能工具与生态是行业智能化的核心要素 行业智能化框架沿数据收集、传递、预处理、计算到应用反馈的路径展开:底层为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终端对光、电、声音等外界物理量进行多维度数据收集,以支持后续的信息处理;将收集的数据通过联接层的网络进行终端与数据中心以及中心之间或内部的传输,完成数据上传与分发;此外,需建立算力、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框架作为底座以支撑数据用于大模型与边缘域的高性能存算网协同;在此底座基础上,海量数据运输汇聚到平台层,通过数据治理、模型训练最终服务于应用的构建;通过AI大模型最终实现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落地。 图16:行业智能化框架 行业智能化由行业大类领域、细分区域到生产经营单元展开。以大型集团企业为例,在总部之下围绕某个子领域成立一系列的区域性组织(企业),最终具体业务将落到执行单位进行生产与经营;相应地,构建企业智能化可分为总部到单元的三个层级,生产与经营部分包含了终端感知;依此架构,数据量逐层多样化。 图17:行业智能化基本思路与实现工具 高质量数据为行业智能化的核心要素,决定了行业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质量。行业应用场景碎片化且企业的非通用数据难以获取是过去部分制约行业智能化的原因;而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都需要高质量的行业数据,尤其是来自工控系统、物联网设备等OT(OperationalTechnology)设备产生的数据,而通常部分仪表设备老旧无法产生智能化输出或仅支持本地互连,因此将不同协议的边缘设备进行协同,实现数据可以顺利直采与流转是构建大模型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最终,由数据带来的大模型升级亦将惠及同行,实现数据-模型-应用的飞轮迭代。 图18:行业智能化核心要素:高质量数据 使能工具是行业智能化落地的关键,AI开发平台加速工程化。预训练后的大模型高效的开发效率需要一系列开发工具链支撑,行业用户利用工具自行定制化开发,反过来用户案例促进开发工具加速迭代;因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