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精准把握产业趋势,聚焦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优质赛道,同时产品品类扩展,客户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也取得进展,订单进入快速放量增长期,随着规模效应的不断释放,公司有望迎来业绩高成长。 把握汽车智能化东风,座舱+智驾+网联三位一体 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智能化渗透率有望加速,从而带动汽车电子产品量价齐升。公司立足汽车智能化赛道,汽车电子业务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领域开展,其中座舱类产品较早布局并集中发力,拥有丰厚的技术储备与产品方案,有望维持领先优势。智驾、网联业务协同并进,有望随智驾渗透率提升而稳步增长。 顺应轻量化产业趋势,精密压铸有望打造新增长极 公司精准把握汽车产业轻量化趋势,围绕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3C电子部件及工业控制部件等开展精密压铸业务,目前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为主要业务,包括新能源三电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及智能驾驶系统等零部件。随着扩产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精密压铸业务有望为公司打造新增长极。 新老客户共同开拓,订单迎来收获期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客户群持续拓展,突破大众SCANIA、一汽丰田、上汽大众、玛莎拉蒂等客户;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与长城、长安、奇瑞、吉利、北汽、长安马自达、理想、极氪、赛力斯、广汽埃安、蔚来、比亚迪以及其他重要客户合作项目增多,搭载的产品品类增加,订单迎来收获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27/114.95/143.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28%/24.59%/24.44%,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0/8.79/11.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78%/37.29%/29.84%,EPS分别为1.22/1.68/2.18元/股,3年CAGR为34.92%。鉴于公司所处赛道优异,公司产品品类扩展,客户订单持续开拓,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客户订单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 投资聚焦 核心逻辑 公司精准把握产业趋势,立足智能化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两大赛道,通过研发高投入持续开拓新品并维持行业领先优势,并发挥多业务协同能力。近几年客户开拓不断取得突破,并通过定增扩产推进国内外生产基地布局,业绩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认为:整车市场价格竞争加剧,智能化零部件上车速度或有所放缓,且汽车电子业务竞争较为激烈,利润率难以保证。 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为大势所趋,智能化零部件渗透率将会加速提升,公司布局汽车电子业务较早,相较于其他公司会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利润率会随着规模效应的不断释放而获得保证。 核心假设 1)汽车电子业务:考虑到伴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智能化产品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客户群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取得较好进展,预计公司2024-2026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分别为63.58/80.41/101.24亿元。 2)精密压铸业务:轻量化是汽车产业的重要趋势,考虑到公司精密压铸业务持续获得客户的新项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精密压铸业务收入分别为21.80/27.25/34.06亿元。 3)毛利率:考虑到公司业务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随着规模效应的持续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2.69%/22.91%/23.1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27/114.95/143.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28%/24.59%/24.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0/8.79/11.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78%/37.29%/29.84%,EPS分别为1.22/1.68/2.18元/股,3年CAGR为34.92%。鉴于公司所处赛道优异,公司产品品类扩展,客户订单持续开拓,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期,维持“买入”评级。 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产品与零部件生产商 1.1智能化与轻量化双轮驱动 智能化与轻量化双轮驱动,剑指全球领先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华阳集团聚焦汽车智能化、轻量化,致力于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汽车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的系统供应商,主要业务为汽车电子、精密压铸,其他业务包括LED照明、精密电子部件等。 图表1:2023年公司主营结构 创新转型创新生,成就细分行业领导者。公司始创于1993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转型,逐步成为行业领先者之一。从最初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到如今的股份制企业,华阳集团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开拓方面不断取得成就。通过不断转型和创新,公司成功进入了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等领域,并在智能化、轻量化方向上持续发展。今天的华阳集团,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高端化的汽车电子和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助力汽车行业迈向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图表2:华阳集团发展历程 1.2股权稳定保障高效决策 股权结构稳定保障高效决策。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邹淦荣,张元泽,吴卫,李道勇,孙永镝,陈世银,曾仁武,李光辉等八人,八名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南京市越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67.31%的股权,南京市越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则通过持有江苏华越投资有限公司76.31%的股权间接持有华阳集团51.65%的股权。八名实控人为一致行动人,其中邹淦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元泽任公司董事;吴卫现任公司董事、副总裁;李道勇任公司董事;孙永镝任公司董事、惠州市华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世银任公司副总裁;曾仁武任江苏华越董事;李光辉任江苏华越董事、总经理。稳定的股权结构保障了公司高效的决策效率。 各业务由各控股子公司开展,分工明确。公司各业务研发、生产、销售由各控股子公司开展。各子公司业务分工明确,其中华阳通用、华阳多媒体专注汽车电子业务,华阳精机专注精密压铸业务。除此以外,公司亦通过收购扩大业务领域,为各个领域的市场份额提供进一步支持。 图表3:华阳集团股权结构及其子公司股权结构(截止2024年一季度) 1.3前期积累带领公司进入业绩收获期 新业务持续放量,公司进入业绩收获期。2015-2020年,公司受老业务及尾部客户拖累,业绩承压,但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和收购等活动,进一步转型智能汽车电子产品及精密压铸,加快国内客户拓展以及海外业务的全面布局。2021年以来,公司转型卓有成效,营收和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主要系主营业务(汽车电子、精密压铸)大幅放量。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7亿元,同比增长26.59%,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22.17%;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1亿元,同比增长51.34%,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83.52%。同时,公司持续开发新产品及新客户,为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图表4:营业收入及其同比变动情况 图表5:净利润及其同比变动情况 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规模效应释放,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18年以来,随着公司新产品放量,整体产品结构优化,叠加规模效应,公司各项费用率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图表6:毛利率与净利率变动情况 图表7:费用率及其变动情况 2.汽车电子打造座舱+智驾+网联三位一体 2.1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 智能化渗透率有望加速,目前智能驾驶技术保持快速发展,智能驾驶功能有望持续落地。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智能驾驶技术可划分为L0-L5共六个级别。从实现功能来看,L0级别主要完成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息的任务;L1实现了行驶过程中可以完成定速巡航等功能;L2方案的主要功能是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自动泊车辅助等;L3方案可以完成高速引导驾驶和自动变道辅助等功能;L4的代表功能是领航驾驶辅助和自主代客泊车,实现更多智能驾驶场景的覆盖;L5可以实现完全智能驾驶。 图表8:智能驾驶等级与功能匹配 2023年城市NOA元年,2024年L3渗透率有望加速。政策端与主机厂积极配合,共同推进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落地。2023年L3级别车型占比6.1%,L2级别车型占比为32.7%;2024Q1 L3级别车型占比8.2%,L2级别车型占比为34.2%。2024年预计L2占比为39%,L3占比为13%,优质供给增加或逐步成为影响车型销量的原因。 图表9:智能驾驶年度渗透率(分级别) 图表10:智能驾驶月度渗透率(分级别) 2.2座舱智能化带动光源类应用创新放量 智能化水平提升,光源应用逐步丰富。光源在汽车的使用最早大规模运用于车灯上,随着汽车电子技术进步,车载屏幕出现,光源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智能座舱时代,车载光源技术又有了新的应用,例如氛围灯、HUD、车载投影灯。我们认为在智能化加速的背景下,汽车有望进入智慧光源时代。 分类来看,光源在汽车应用分为照明类、座舱类和驾驶类。传统照明类包括大灯、雾灯、尾灯、转向灯、舱内照明灯等;座舱类包括液晶仪表、中控屏、副驾娱乐屏、氛围灯、HUD等;智能驾驶类包括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等。 光源持续升级背景下,车端应用已经不断丰富。我们认为,应重视车端智慧光源时代带来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光场屏、HUD及智慧大灯等细分产品。 2.3围绕智能化全面打造汽车电子业务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领域。主要面向整车厂提供配套服务,包括与客户同步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汽车电子产品和完善的配套解决方案,与汽车厂商、产业伙伴协同创新,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共同为用户打造更有魅力的智能汽车生活。 图表11:汽车电子三大业务 公司座舱产品享先发优势。公司所有的智能座舱产品包括:车内感知、流媒体后视镜、HUD、液晶仪表、电子外后视镜、数字声学系统、无线充电、香氛系统、坐舱域控、智能助手、空调控制器、信息娱乐系统等,预期在实际场景应用中为驾乘者带来更加智能愉悦的汽车生活体验。其中,公司在HUD、电子外后视镜、座舱域控及数字声学四大产品领域较早布局并集中发力,拥有丰厚的技术储备与产品方案。 图表12:公司座舱产品示意图 (一)HUD 目前HUD技术已在汽车方面有十数年应用历史,基于不同成像原理和技术实现方式,可以进一步分类为:C-HUD(已逐渐退出市场)、W-HUD、AR-HUD、TFT-HUD、DLP-HUD、LCOS-HUD等,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图表13:W-HUD技术 图表14:AR-HUD技术 公司为国内HUD头部供应商,持续领跑HUD赛道多年。旗下产品品类多样,拥有W-HUD和AR-HUD(TFT、DLP、LCOS)等多种成像方案,产品量产规模突出,累计出货已超过100万套,积累了丰富的配套经验。特别是W-HUD技术已经成熟稳定,显示效果优秀且价格适中,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选择产品。随着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而公司的领先实力将有望助力在新一轮快速增长中拔得头筹。 (二)电子内外后视镜 电子后视镜(Camera Monitor System),包括内外后视镜,是一种配备了电子显示屏的汽车后视镜,用于替代传统的平面反光镜。它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车辆后方的实时图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提供更清晰、更广角的视野,从而帮助驾驶员更容易地观察到车辆后方的情况。电子后视镜通常还具有一些附加功能,如夜视模式、自动防眩光、行车记录等,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视为智能座舱不可缺失的一环。 本产品属于公司较早布局的领域,是另一业务主力军,包括流媒体后视镜及电子外后视镜,可通过动态图像处理、显示屏设计、智能化等功能解决用户在驾车时遇到的驾驶视野痛点。其主力产品电子外后视镜于2022年推出,除了提供高清广阔的车外后视野,还同步支持多种ADAS功能,提升续航里程,改善用户驾驶体验;同时,依托多平台方案,可根据客户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