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AI驱动消费锂电需求新周期,动力聚焦优质业务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AI驱动消费锂电需求新周期,动力聚焦优质业务

2024-06-29东吴证券表***
AI驱动消费锂电需求新周期,动力聚焦优质业务

AI应用拉动3C锂电需求回暖,行业拐点确立。公司在3C锂电中份额近10%,仅次于ATL,其中笔电份额31%、手机份额8%。消费电子行业自21年高点后,需求已经连续2年下滑,随着24年AIPC、AI手机推出,有望带来换机潮,销量重拾增长5-15%增长,并且AI机型带电量普遍提升10%。价格方面看,24年原材料价格底部企稳,但25年随着硅基、钢壳、容量提升、pack自供等均价有望上涨,对应市场空间10%+至820亿元,2030年超1000亿元。 公司手机业务放量,助力消费业务再上台阶,产能利用率+Pack自供比例提升增厚利润。公司23年消费类收入105亿元,其中笔电66亿元,手机34亿元。未来笔电平稳略增,而手机成长空间大。23年公司手机电池市占率8%,新客户放量+高端机型突破,预计24年手机收入20%增长至41亿元,25-26年将再提速,远期手机份额目标20-30%,收入空间超100亿元。其中,大客户苹果23年起量,当年出货1000万只,24年翻番至2000-2500万只,25年进一部分翻番,预计可占苹果20%需求,26年仍有提升空间,未来有望突破三星。因此我们预期公司消费类业务24年收入增8%至113亿元,25-26年提速至20%+,且盈利端看,公司目前产能7亿只,名义产能利用率50-60%,Pack自供比例40%+,25-26年利用率和一体化提升,消费类毛利率有提升空间,预计24-26消费类贡献10/13/16亿元利润,同比增7%/27%/27%。 汽车启停电池已获国内外大车企定点,可贡献第二增长曲线。公司2019年陆续布局动储电池业务,23年亏损扩大至4.6亿元(权益),24年聚焦启停、无人机等优质业务,其中启停业务23年出货10万套,目前已获得美国大客户、欧洲捷豹路虎、Stellantis、奔驰等定点,并且公司是理想主供、小米独供,预计24年出货有望达到80-100万台,收入贡献超6亿元,25-26年进一步翻番增长,远期该市场空间500亿元,公司有望获得20%份额。盈利方面,24年公司减少亏损业务、并积极引入外部股东,我们预计24年亏损4.2亿元(权益)、25年减亏、26年有望盈亏平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0/10.2/16.4亿元,同比增长75%/68%/61%,对应PE为28/17/10倍,从分布估值角度看,由于消费类业务24年利润预计10-11亿元,25-26年我们预计增长25%+,叠加动储业务远期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需求放缓超预期;2)原材料价格波动;3)技术创新进度不及预期。 1.珠海冠宇:消费为基,动储添翼 1.1.深耕消费锂电多年,开拓“动力+储能”两大市场 全球消费锂电巨头,动储开拓进行时。公司自1998年开始深耕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提供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电芯及PACK,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是全球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2022年公司笔电锂离子电池市占率全球TOP2、智能手机锂离子电池市占率全球TOP5,长期服务于惠普、联想、戴尔、华硕及小米等全球知名客户。2011年起公司积极布局动力及储能业务,形成以“消费为基,动储为翼”的业务格局,2023年开始由于储能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动储业务聚焦电动车12v启停电池,并成功获得国内外主流车企定点。 图1:珠海冠宇发展历程 “电芯+PACK”打造核心产品体系。公司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电芯及PACK,应用领域涵盖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性能优异,能量密度最高可达750Wh/L、循环寿命1200次;动力类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汽车启停系统和电动摩托,已成功研发12V磷酸铁锂启停电芯。 图2:珠海冠宇产品体系 客户基础广泛,深度绑定合作关系。公司已成功进入多家全球知名企业供应商体系,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1)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领域,公司12年进入惠普供应链,次年进入宏碁、华硕供货体系,14-16年陆续开拓戴尔、联想、微软和亚马逊等客户; 2)在智能手机领域,12年进入小米供应链,成为主要供应商,随后突破华为、OPPO、联想及中兴等,21-23年正式切入苹果、VIVO等厂商,配套机型不断高端化,并积极拓展三星,预计24-25年有望突破;3)在其他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与大疆、Bose、Meta、Google等无人机、智能穿戴厂商深化合作,并向电动工具、清洁设备等方向拓展,22年新开发客户包括PMI、小狗、追觅、Shark及泉峰等;4)动力启停电池领域,公司先后获得特斯拉、捷豹路虎、stellantis、奔驰等海外客户定点,并已大批量供应理想、小米等车企。 图3:公司客户结构 1.2.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员工激励绑定度高 股权结构集中,实控人持股25.5%。公司董事长徐延铭先生通过珠海普瑞达、普明达等公司合计持股25.46%,为实际控制人。同时,公司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平台来充分激励员工,相关持股平台包括珠海际宇、珠海普宇和珠海普明达等公司。公司拥有14家子公司,其中子公司Everup Battery主要从事锂电池封装业务,配套小米、富士康在印度的手机生产业务,子公司COSMX Power将作为消费类锂电池印度生产基地。 图4:珠海冠宇股权结构(截至2023年12月31日) 1.3.管理层技术出身,二十余年潜心研发 深耕电池行业二十余载,管理层专业背景扎实。公司董事长徐延铭深耕电池行业超过30年,对锂离子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广阔的视野,对市场发展趋势和产品技术方向的把握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研发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核心技术人员均在电池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研发、制造管理经验,准确把握客户需求,了解行业动态,使公司产品性能与研发水平始终走在前沿。 图5:公司管理层背景 2.消费业务稳步扩张,动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1.营收稳健增长,盈利回升显著 业绩短期受下游拖累影响,23年起回暖趋势显现。2018-2021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CAGR为30%和62%,整体业绩增长稳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影响,2022年公司营收109.7亿元,同比增长6.1%;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减少90.4%。2023年伴随消费电子需求逐步复苏,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二季度起公司消费电池出货量、盈利开始明显改善,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2023年实现营收114.5亿元,同比增4.3%,基本平稳;另外,动储业务仍处于前期投入期,亏损幅度较大,2023年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278%,销售净利率1.7%,盈利水平仍有大幅提升空间。24Q1公司收入25.5亿元,同比增7%,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扭亏。 图6:2019-2024Q1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7:2019-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消费类业务为业绩核心驱动,动储贡献有望快速增长。公司消费类业务按照产品类型可分为笔电类、手机类和其他消费类。2023年公司消费类业务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4%,占总营收比重92%,为主要业绩贡献,其中笔电类收入66亿元,同比增1%,手机类营收34亿元,同比增12%。得益于AR/VR、无人机等新兴消费电子兴起,其他类消费营收占比由2019年的2%提升2pct至2023年的4%。2023年公司动储类业务营收5.5亿元,营收占比5%,同比增速超38%,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伴随公司产能扩张及释放,动储业务有望快速放量。 图8:2019-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亿元) 图9: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拆分 2.2.盈利行业领先,后续提升空间可期 毛利率处于业内较高水平,23年起盈利持续修复。得益于消费电池均价及出货量快速增长,2017-2020年公司毛利率持续上升。2021-2022年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下游需求萎缩导致产能利用率降低,公司毛利率出现下滑。此外,因动储业务起步阶段研发投入较大及股权激励分摊,2022年公司净利率降至0.83%。2023年原材料价格企稳、规模优势显现,毛利率回升至25.2%,其中消费类毛利率27.6%,同比提升9pct;动力毛利率-15%,同比改善16pct,整体而言公司盈利处于业内较高水平。24Q1公司毛利率24.7%,淡季产能利用率下降,毛利率环比微降2pct,但同比提升6pct。 图10:19-24Q1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图11:公司主营业务与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 图12:2019-2023年公司消费业务毛利率 图13:2019-2023年公司动储业务毛利率 2.3.新业务培育期,费用持续增长,短期影响净利率 研发投入与管理费用率持续增加,新业务导入期,净利率受影响。2018-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稳定于15%左右,但2023年公司费用率提升至22%,环比增加7pct,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收入增速平缓,另一方面新业务拓展导致研发费用等大幅增加。分项看,得益于与客户的高粘性,公司销售费用率近年来持续低于0.5%;研发费用率逐年增长,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由2017年的593人增至2023年3506人,2023年研发费用率提升3pct至10%;由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员工数量及相关薪酬激励增加,2023年管理费用率提升4pct至11%。2024年一季度公司费用率进一步提升至27%,同比增2pct。净利率角度看,2019-2021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8%/12%/9%,2022年起新业务拓展造成亏损、原材料涨价等影响,2022-2023年净利率下降至0.5%/1.7%。 图14:公司分年度归母净利率 图15:期间费用率增加明显 3.消费锂电国产替代及复苏主线共振,行业贝塔修复进行时 3.1.传统消费电子短期触底迎复苏,新兴消费电子蕴育新增量 消费电子见底,行业有望复苏。疫情催化下,全球消费电子需求激增,2021年消费电子市场规模10.9万亿美元,为近年来巅峰。然而,由于全球经济持续放缓及通胀高企,市场步入低迷期,2022年市场规模下行至10.6万亿美元,同减3%,各细分市场遭遇寒冬,出货量同减10%+,2023年行业需求继续小幅下降。随着AIPC、AIphone的推出,带来换机潮,消费电子市场触底有望复苏。 图16: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 各细分市场看,1)智能手机:近年来出货持续下行,换机周期将至有望催化需求。 受疫情延长换机周期及经济低迷等影响,全球智能手机需求持续走弱,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1亿台,同减11%。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11.7亿台,同比下降3%,为近10年最低销量,但23Q4销量达到3.3亿台,同比增8.5%,且24Q1智能手机销量2.9亿台,同比增7.8%,已连续三个季度同比正增长。当前终端需求和库存水平已触底,叠加新一轮换机周期将至,预计24年起市场有望迎来复苏。 2)笔记本电脑:库存压力逐步缓解,AIPC兴起带动换机潮。由于疫情导致远程办公需求激增,根据Canalys统计,2020年全球笔电出货2.35亿台(含平板),增速25%,2021年进一步增长16%至2.75亿台。疫后复苏迟滞,通胀影响消费级距扩大,2022年出货同比下降超19%至2.24亿台,2023年进一步下降13%至1.95亿台。伴随市场库存回归合理水平,预期通胀压力渐趋稳定,23Q4出货量同比增4%至5160台,增速转正,24Q1继续同比增4%至4510台,行业需求回暖,预计2024年出货有望触底反转,实现2-5%增长。 图17: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万台,%) 图18: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万台,%) 3)新兴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需求快速增长,增量空间大。 -可穿戴设备:2016-2021年出货CAGR近40%,2022年出货约4.9亿台,同比首年出现下降,但幅度远好于传统消费电子;202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略反弹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