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二〇二四年五月 目录 一、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建设3 (一)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3 (二)推动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3 (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4 二、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4 (一)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网络4 (二)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5 (三)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6 (四)强化综合防灾减灾6 (五)强化汛期风险综合管理8 三、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11 (一)水资源12 (二)陆地生态系统13 (三)海洋与海岸带15 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16 (一)农业与粮食安全16 (二)健康与公共卫生18 (三)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19 (四)城市与人居环境19 (五)敏感二三产业20 五、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22 (一)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22 (二)强化关键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23 六、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保障机制建设25 (一)加强财政金融支撑25 (二)强化科技支撑26 (三)加强能力建设28 (四)深化国际合作28 前言 作为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风险。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温升水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2年,气候暖干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2023年天气气候更加复杂,极端降水、台风、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特别是汛期以来,区域性、阶段性洪涝干旱灾害明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并出台多项适应气候变化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逐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升,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气候韧性持续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进程持续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作为“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的重要方面之一,明确提出要“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提升适 应气候变化能力”。为全面反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推动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的情况,本报告对2022年以来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与成效进行系统总结,旨在增进各方面对适应工作的了解,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气候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一、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建设 (一)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为提升气候韧性、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提供了重要指导。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将“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单设一章并摆在突出位置,体现了对气候变化观测监测预警、影响和风险评估、应急防灾减灾等工作的高度重视。将重点领域划分为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两个维度,并增加城乡人居环境及金融、能源、旅游、交通等敏感二三产业作为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领域适应能力。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并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提出全国八大区域和五个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构建了多层次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 (二)推动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022年8月,为指导和规范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强化省级行政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印发《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各省(区、市)由生态环境厅(局)牵头,积极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多数省(区、市)组 建了方案编制领导小组(或协调组、工作组、工作专班等)和技术支撑团队,构建起生态环境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专业团队支撑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24个省(区、市)的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已正式印发。 (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 2022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综合防灾减灾、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城市与人居环境、旅游业、能源行业、交通防灾和应急保障、适应气候变化国土空间规划、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等12个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方面,制定发布相关文件 80份(详见附表),有力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 (一)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网络 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印发《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推进观测站网、运行保障、观测产品 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印发《城市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网建设,加强对城市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指导。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00余部天气雷达站、120余个探空站、9颗在轨业务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立了地空天协同的以大气圈为主的地球系统多圈层立体观测网络,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应对气候变化 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 提升气候系统监测分析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技术研发 和应用。深入开展基于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搭建极端事件快速检测归因原型系统。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直达基层责任人的气象预警“叫应”机制。 提高精准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升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精 细度。建立从小时、天到月、季、年,从中国区域到全球,涵盖基本气象要素、灾害性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影响预报等较为完整的无缝隙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提前一周准确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 至3天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目前,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6.5%,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43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稳定在62公里左右。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数值预报系统,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达12.5公里,中 国区域达到3公里,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达到8.1天,基于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开展基于气象灾害影响及风险的研判。 健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强化气象、水利、自 然资源、应急管理、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防汛重点部门间联动,以气象预警为基础联合制作发布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险、农业灾害以及公路交通等气象风险预警,优化联合会商、联合预警、联合发布的“三联合”机制,加强灾前联动,将大范围、高强度、可能致灾的强降雨预警信息纳入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科 学建立预警响应联动机制,推进灾害防范应对关口前移。 启动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通过年度趋势预测、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专家驻守制度等,加强极端气候事 件防范。建立台风、暴雨等重大降水过程联合发布重大服务专报制度。2022年4月15日启动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4月下旬启动专家驻守制度,组织66名驻守防御专家进驻全国30个省份,根据雨情水情趋势和灾情险情变化,及时增派机动防御专家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 提升评估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研究编制《气候变化影响和风 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完成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调查和危险性评估。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2022)》《中国气候公报》(2021、2022年)、《2022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温室气体公报、风能太阳能年景公报,新增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完成《中国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四)强化综合防灾减灾 提高区域和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编制印发《“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部署实施适应气候变化下综合防灾减灾重 大工程。建立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机制,提升区域综合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建立应急广播长效机制,提升灾害预警发布能力和极端气象灾害预 警信息发布与接收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资源区域布局,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现代化水平。 强化自然灾害风险监测评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 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设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持续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建立常态化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制度。加快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推进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等业务应用系统项目,不断优化卫星遥感监测、综合风险会商研判、防灾预警“一张图”等功能系统,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不断提升会商研判、应急指挥调度等信息化水平。 严守水旱灾害防御底线。有效抵御2022年以来主要江河14次 编号洪水、1334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76条河流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实现黄河等北方河流防凌汛安全;成功抗御2022年珠江流 域性较大洪水、北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保障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积极防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确保了重要城市和大兴机场等重要设施安全。面对长江流域1961年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长时间气象水文干旱,实施两轮“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累计为下游补水62亿立方米,保障人民群 众饮水安全和1.8亿亩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面对长江口历史罕见咸潮入侵,实施抗咸潮保供水专项行动,保障上海供水安全。 加强对林草火灾的监测预警。建立实施森林草原违法违规野外 用火举报奖励机制。安排部署包片蹲点工作,对火灾多发地区、隐 患严重区域和防控能力薄弱的县乡进行重点蹲守。启动实施森林雷击火防控科技攻关项目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林草防火感知系统建设。强化火险研判,根据天气火险形势变化开展火情实时监控。 强化应急机制和处置力量建设。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 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加快形成区域救援实战能力。加强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灭火大飞机破题,提升航空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五)强化汛期风险综合管理 2023年汛期以来,区域性、阶段性洪涝干旱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台风“泰利”“杜苏芮”“苏拉”“海葵”以及京津冀、东北地区极端强降雨造成广泛影响,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以及中小河流超警洪水等灾害频繁发生,内蒙古、西北地区受持续高温影响旱情较重,防汛防台抗旱任务艰巨。 强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针对京津冀、东北地区极端强 降雨,及时启动调整防汛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滚动联合会商研判,强化对重点省份针对性调度,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指导,支持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国气象局提前3天精准预报,2023年7月2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 警,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首次全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七下八上1以来(截至2023年9月13日)共启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19次,派出 54组专家工作组163人次,组织相关地区开展4次视频会商,共发 布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产品133期。有效应对海洋灾害,2023 年共启动海洋灾害应急响应18次,派出工作组6批次赴4省9地市 指导做好海洋灾害防御,开展应急视频会商65次,发布海洋灾害警 报288期。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