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2024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展望多元目标下的破局之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4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展望多元目标下的破局之路

2024-06-16民生证券在***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展望多元目标下的破局之路

2024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展望 多元目标下的破局之路 2024年06月16日 当前来说,央行要兼顾的目标至少包括几个方面: 分析师赵宏鹤执业证书:S0100524030001邮箱:zhaohonghe@mszq.com分析师吴彬执业证书:S0100523120005邮箱:wubin@mszq.com 1)海外高通胀高利率下的汇率稳定;2)银行净息差收窄后的金融稳定;3)防止资金沉淀空转;4)广义地方政府信用收缩下的再通胀。稳汇率。美联储从2022年3月启动加息,到2023年7月累计加息525BP,至今已维持近一年。这一年间,央行仅进行一轮完整降息(OMO-MLF-LPR同步下调)、DR007中枢升至政策利率上方,力保人民币汇率运行在合理位置。稳金融。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再创新低。除了继续严格存款自律,治理手工补息兼有降成本和防空转的双重效果,尽管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存款流失。另外,从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国有大行将是主要承接和配置力量,如果超长端利率被交易力量过度下拉,国有大行将面临配置难题。防空转。今年一季度名义GDP增速4.2%、M2增速8.3%,仍高出4.1个百分点。与偏低的名义GDP一致是持续下降的M1,而M2持续背离偏高,可见资 相关研究1.2024年5月价格数据点评:为什么猪价反 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确实存在。近期央行完善金融业GDP核算方式,金融机 弹没能拉升CPI?-2024/06/12 构为追求规模而虚增存贷款的冲动被抑制,M2增速进一步向名义GDP收敛。 2.国内经济高频周报:6月第1周:房地产前 稳物价。去年底以来,地方财政纪律约束加强,城投债净融资连续为负,作为“表外降债”的对偶结果,专项债等“表内发债”的进度也明显偏缓,中央信用扩张不能完全对冲地方信用收缩。相应的,在M2增速下降的同时,M1增速降至负 路何往?-2024/06/113.全球大类资产跟踪周报:降息交易再度“折返跑”-2024/06/084.2024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出口复苏的弹 值,M2-M1剪刀差还有所走扩。 性和持续性-2024/06/08 做一小结,在海外高通胀高利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地方财政约束加强的背景下,在稳汇率、稳金融、防空转、稳物价的多元目标下,央行单边降息难度大、 5.全球大类资产跟踪周报:市场等待新线索-2024/06/01 长端利率不宜过低、M2下台阶向名义GDP收敛、存款增速下降、M1负增。 下半年如何破局? 如果稳汇率,政策调整节奏或与海外同步。最重要的仍然是美联储的选择,受大选和地缘等因素影响,美联储真正启动降息可能要到今年底-明年初,对应下半年仍然是以等待为主。如果稳金融,长端利率空间需等待银行负债成本回落。治理手工补息有望在短时间内少许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但在居民存款定期化、长期化的影响下,降成本路径曲折。先要观察今年2-3季度的银行净息差,能否止降-回升。如果防空转,M2下台阶后将随名义GDP联动。以名义GDP增速+2个百分点为准,当前4-4.5%的名义GDP增速对应的合理M2增速或在6-6.5%。5月M2增速降至7.0%,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治理手工补息的影响可能在下半年减弱,M1增速有望企稳。如果稳物价,需要央行财政进一步协同配合。规范地方财政纪律有利于财政系统可持续健康运行,长期或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优化央地财权事权等改革。短期来说,放松隐性债务约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关键是能否推动预算内地方债加速发行和支出。总的来说,如果兼顾各项目标的要求不变,降息和长端利率空间打开还需要一些等待,相当于短时间内利率曲线的两个端点基本不动,整条曲线的弹性有限;如果对名义经济增速的预期和地方隐性债务的约束不变,曲线中间段的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有压缩空间。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国内货币政策超预期 目录 1多元目标下的破局之路3 2央行多元目标的现状梳理5 3银行扩表放缓是上半年货币金融体系主线6 4影响之一:资金面波动降低,流动性分层消失7 5影响之二:债市节奏“先利率,后信用”8 6下半年展望:货币政策如何破局?9 7风险提示12 插图目录13 1多元目标下的破局之路 我国央行是多目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央行要兼顾的各项目标包括而不限于:1)通胀;2)汇率;3)金融稳定;4)经济增长。 从入世后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央行更多致力于抑制经济过热、通胀过高和汇率过快升值。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央行在稳定金融系统、促进经济恢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对房地产和基建的依赖度加深,经济的周期性加强,央行行为也呈现鲜明的周期性特征,对于多元目标的调节总体是双向和动态平衡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口结构、房地产业、地方债务、外部环境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央行行为的周期性减弱、传统政策空间减少、银行息差收窄,特别是在海外陷入旷日持久的高通胀和高利率后,多元目标彼此兼顾的难度进一步上升。 就当前来说,央行要兼顾的目标至少包括几个方面:1)海外高利率下的汇率稳定;2)银行息差收窄后的金融稳定;3)防止资金沉淀空转;4)广义地方信用收缩下的再通胀。 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要完美兼顾各个方面也并非易事,我们在近两个月看到的诸多“不寻常”也多源于此。 稳汇率。历史的进程充满意外和反转,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和地缘冲突等种种原因,以美国为首的海外发达经济体通胀从金融危机后的“上不去”变成“下不来”。美联储从2022年3月启动加息,到2023年7月累计加息525BP,至今已维持近一年。这一年间,央行仅进行一轮完整降息(OMO-MLF-LPR同步下调)、DR007中枢升至政策利率上方,力保人民币汇率运行在合理位置。 稳金融。过去几年金融向实体让利,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商业银行的资产端收益持续走低。虽然存款自律机制也在发挥作用,负债端成本仍居高不下,国有大行整体负债成本甚至不降反升,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再创新低。除了继续严格存款自律,治理手工补息兼有降成本和防空转的双重效果,尽管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存款脱媒。另外,从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国有大行将是主要承接和配置力量,如果超长端利率被交易力量过度下拉,国有大行将面临配置难题。 防空转。2001-2021年,M2平均增速比名义GDP增速高2个百分点,2022-2023年则高出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名义GDP增速4.2%、M2增速8.3%,仍高出4.1个百分点。与偏低的名义GDP一致是持续下降的M1,而M2持续背离偏高,可见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确实存在。近期央行完善金融业GDP核算方式,金融机构为追求规模而虚增存贷款的冲动被抑制,M2增速进一步向名义 GDP收敛。 稳物价。单靠挤出虚增的水分并不能带来真实的需求,就当前形势而言,相比于降准降息等常规货币政策,政府扩表或是扩内需的更有效抓手。去年底以来,地方财政纪律约束加强,城投债净融资连续为负,作为“表外降债”的对偶结果,专项债等“表内发债”的进度也明显偏缓,中央信用扩张不能完全对冲地方信用收缩。相应的,在M2增速下降的同时,M1增速降至负值,M2-M1剪刀差还有所走扩。 做一小结,在海外高通胀高利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地方财政约束加强的背景下,在稳汇率、稳金融、防空转、稳物价的多元目标下,央行单边降息难度大、长端利率不宜过低、M2增速向名义GDP增速收敛、存款增速下降、M1负增。 下半年如何破局?我们首先假设多元目标约束的放松是小概率的。 如果继续稳汇率,政策调整节奏或与海外同步。近期多家西方央行先于美联储启动降息,内外息差压力缓解初现曙光。但最重要的仍然是美联储的选择,受大选和地缘等因素影响,美联储真正启动降息可能要到今年底-明年初,对应下半年仍然是以等待为主。 如果继续稳金融,长端利率空间需等待银行成本回落。治理手工补息有望在短时间内少许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存款自律机制见效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特别是在居民存款定期化、长期化的影响下,降成本路径曲折。假设不考虑降息,需要观察今年2-3季度的银行净息差能否止降-回升。 如果继续防空转,M2降速后将随名义GDP联动。以名义GDP增速+2个百分点为准,当前4-4.5%的名义GDP增速对应的合理M2增速或在6-6.5%。5月M2增速降至7.0%,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治理手工补息的影响可能在下半年减弱,M1增速有望企稳回稳。 如果继续稳物价,需要央行和财政进一步协同配合。规范地方财政纪律有利于财政系统可持续健康运行,长期或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优化央地财权事权等改革。短期来说,放松隐性债务约束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更值得期待和观察的是预算内地方债何时开始加速发行和形成支出。 对于市场来说,早年间央行行为更重要,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预期发生变化,近两年机构行为相对更重要。当前央行多元目标平衡的难度加大,央行行为和机构行为开始交织,甚至在局部有所“碰撞”。 今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如果多元目标的要求不变,降息和长端利率空间打开还需要一些等待,相当于短时间内利率曲线的两个端点基本稳定,整条曲线的弹性有限。如果对名义经济增速的预期和地方隐性债务的约束不变,曲线中间段的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反之,如果其他目标不变,稳物价取得更多成效,则要适度关注风险。 往后看,今年底-明年初,地缘形势可能发生新的变化,美联储降息有望启动, 银行降负债成本有望显效,防空转和治理手工补息的影响有望收尾,届时多元目标的平衡难度有望降低,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更大的弹性和空间。 2央行多元目标的现状梳理 首先为维持内外均衡,总量货币政策空间相对有限。 3月中旬,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一度突破7.25,离岸人民币汇率逼近7.27,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提升,随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长时间保持在7.2-7.3区间内。《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增加了汇率相关表述: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这一新增表述或与一季度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有关,维持内外均衡也成为货币政策的一大重要考量,这种局面下,总量货币政策空间相对有限。 其次为防止资金沉淀空转,银行资产端扩张速度放缓。 去年十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到:近期,我国M2增幅高,M1增幅低,两者不相匹配,原因之一在于货币资金在银行间空转。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又再度提及:避免资金沉淀空转。《2024年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度提及: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了……。 在当下我国主要依赖银行体系进行间接融资的模式下,M2增速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速度放缓,特别是银行信贷投放速度放缓。 最后兼顾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导致银行负债端承压。 今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潘功胜行长在回答提问时提到:我们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在下降,其中商业银行净息差2024年一季度末降至1.54%,大型商业银行已降至1.47%,连续多个季度已经低于1.8%的审慎值。银行负债端成本调整的速度不及资产端收益调整的速度,是造成净息差持续下行的原因。而禁止手工补息也是从降低银行负债端压力的角度出发,但在高息存款消失后,银行负债流出的压力较大,或对银行扩表的速度形成拖累。 在货币政策的三重政策考量下,上半年货币金融体系出现了过往两年截然不同的线索:货币政策总体偏审慎,商业银行扩表速度放缓。 图1:人民币汇率压力较大图2: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多重考量 即期汇率:美元兑人民币 7.4 7.2 7.0 6.8 6.6 6.4 6.2 2021-01 2021-04 2021-07 2021-10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