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及分类 化学农药是指一种或多种化学合成的农药,用于防治农田、园艺、农业生产中的害虫、杂草、真菌或其他病害等农业问题。根据防治对象分类,化学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种类型。化学农药通常通过喷洒、涂擦等方式应用于农田或作物上,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化学农药具有药效强、使用方便、效果迅速等特点,但也存在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我国农药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通过不定期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列明农药产业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的技术和项目,对农药行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或参与制定农药安全使用、农药产品质量及农药残留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负责组织对农药登记产品化学实验单位、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和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单位的认证,并发放认证证书;负责全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制定农药登记评审规则;负责监督指导全国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制定生产条件要求和审查细则;负责监督指导全国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工作;负责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 由于农药等化工产品直接关系到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我国对农药产品的生产、流通实行等重要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内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外实行进出口农药登记制度、对外贸易经营管理制度、出口农药产品检验管理制度等管制措施。 2、行业相关政策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化学农药相关政策主要聚焦“减量增效”这一关键词。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15%,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比“十三五”期间降低10%”的发展目标。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再次点明要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三、行业壁垒 1、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对化学农药企业实行核准制,开办化学农药企业必须达到规定条件经核准同意后方可从事化学农药生产销售,未经核准的企业不得从事化学农药产品生产销售。并且,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明确表示,要在生产环节严格准入条件,控制新增企业数量。另外,我国对化学农药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都实施严格的许可制度,抬高了化学农药行业的经营门槛。 2、环保壁垒 化学农药企业的环保壁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毒性、高残留、大用量及有不良影响的化学农药被限制使用或禁用;二是随着各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纷纷提高了对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和进口采取越来越严格的管制,化学农药企业要积极实现产品种类和生产技术上的升级换代,在质量控制、检验、登记方面要负担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时间周期,加大化学农药行业的进入难度。 3、渠道壁垒 已有的化学农药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经营,已经与各级经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打破这种已有的渠道格局,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此外,化学农药行业的销售渠道还需要与农业部门、农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同样是一项挑战。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化学农药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的供应,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产业提供的原材料,以及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中间体。原材料及相关中间体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化学农药生产的成本和质量。产业链中游以化学农药原药的生产和制剂加工为主。原药是农药生产的核心环节,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农药的效果和安全性。制剂加工则是将原药与适当的助剂混合,制成适合农业应用的剂型。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领域,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化学农药在园林绿化、公共卫生等非农领域也有所应用。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利尔化学的主营业务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化学农药制造,主要从事氯代吡啶类、有机磷类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安全农药原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利尔化学生产的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系列共40余种原药、100余种制剂以及甲基吡啶等部分化工中间体。2019年至2022年,利尔化学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且增速逐渐加快。2022年利尔化学的营业收入为101.36亿元,同比增长56.08%,增幅较大。2023年利尔化学的营收规模增势减弱,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06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滑了22.42%,增速有所回落。 (2)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长青股份是国内主要的化学农药生产商之一,专注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长青股份依托于多年来建立的成熟的国际销售网络、覆盖面较广的县域经销商体系、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及领先的产品研发平台,为国际国内农药制剂厂商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原药,为我国广大农户提供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制剂。2021年和2022年,长青股份的营收规模逐年上涨,2022年增至42.44亿元,同比增长12.72%。2023年长青股份的营收规模增势减弱,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同比下滑15.23%。 五、行业现状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日益重要,对农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化学农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化学农药企业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原药产量和质量。2019年至2023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持续上涨,2023年增至267.1万吨,同比增长6.96%。 六、发展因素 1、机遇 (1)农业生产持续增长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作物种类的增加,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农药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为化学农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崛起,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他们对高效、环保的农药产品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并且,农业生产增长推动农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促使农药行业向高效、低毒、环保的方向发展。 (2)科学技术赋能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农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一方面,科技进步不断推动农药产品的创新与升级,提高了防治效果和环保性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科学创新为农药行业带来了智能化、精准化的生产与管理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3)国际市场拓展 随着我国农药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我国农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增加,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其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为化学农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进入国际市场有助于国内化学农药企业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2、挑战 (1)环保压力增大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农药行业需要不断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这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农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增加了研发和生产成本;而且环保压力也限制了部分高污染农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此外,农药残留问题也备受关注,给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拓展带来挑战。 (2)产品优化需求迫切 农药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以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压力。并且,技术创新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研发周期长,且存在失败的风险,这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另外,技术创新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引进新技术,对企业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国内外化学农药企业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价格战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竞争加剧也使得客户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了经营成本。并且,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企业可能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七、竞争格局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大国,国内化学农药产业链完善,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从企业营收规模来看,位于第一梯队的是利尔化学,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远超其他企业。 位于第二梯队的是海利尔、长青股份、ST红太阳、中农联合,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均超过10亿元,其中海利尔的营收规模超过30亿元,规模优势较为突出。位于第三梯队的是美邦股份、绿亨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不足10亿元。 八、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加强,化学农药行业将积极响应,研发和推广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产品,优化农药使用方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智慧化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化学农药行业不断提升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国际化发展也是行业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化学农药行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行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