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集中供热产业百科(附行业发展因素、重点企业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前景预测)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集中供热产业百科(附行业发展因素、重点企业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前景预测)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集中供热产业百科(附行业发展因素、重点企业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前景预测)

一、定义及分类 集中供热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镇)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集中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有效空间。所以,集中供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热媒的不同,集中供热系统可分为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 二、商业模式 1、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 该模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供热设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而社会资本则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种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供热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PPP模式还能促进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供热项目(股权)收购模式 该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供热企业的股权或供热项目,从而实现对供热设施的控制和经营权。 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已建成且运营稳定的供热项目,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快速扩大供热规模,提高市场份额。股权收购模式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借鉴和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 3、供热项目委托运营模式 该模式是指供热项目的所有者将项目的运营管理权委托给专业的运营公司,由运营公司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同时收取一定的委托运营费用。这种模式适用于供热项目的所有者不具备专业运营经验或者希望专注于其他核心业务的情况。通过委托运营,项目的所有者可以充分利用运营公司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提高供热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助于降低项目的运营成本,分散经营风险。 4、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基于合同约定的能源服务方式。在此模式下,能源服务公司(ESCO)与供热项目业主签订能源管理合同,负责提供供热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一体化服务。ESCO通过技术改进、能效提升等方式,实现供热项目的节能减排,并与业主分享节能效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供热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同时,该模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于供热项目业主来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够带来节能效益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三、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集中供热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地住建局、城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负责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规划、城市供暖价格政策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对供热行业进行宏观管理,主要是制定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制定供热行业技术标准、推广供热行业新技术等。部分城市住建局或城管局负责本地供热行业管理,起草各地关于供热运营、热网管线及附属设施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承担供热安全监管职责等。 集中供热行业的自律组织有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等。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的主管部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参与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法规、标准的起草,统计行业信息,为供热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组织进行行业技术交流活动,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2、行业相关政策 集中供热不仅能为居民提供更加稳定舒适的取暖服务,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既能满足居民生活水平升级的需求,还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因此,国家十分支持集中供热行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22年6月和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先后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和《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支持集中供热新业态的发展。2023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中,又提出要结合产业集群特点,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将加快推广和建设。 四、发展历程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经历了由为工业企业供热向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供热企业绝大多数以向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用蒸汽为主要业务。 70年代后,虽然热电厂数量逐渐增加,但仍以向工业企业供热为主,热力行业缺乏长期规划。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得到快速普及,需求快速增多。2003年,《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民营企业进入供热领域,集中供热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 五、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大型集中供热项目的建设需要经地方发展和改革委、环保、土地、规划、电力等相关部门审批,热电联产项目需按照“以热定电,立足存量”的原则规划建设,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而地方主管部门在审批新建供热项目时,会充分考虑已有供热项目的供热能力。在已建成大型供热供电项目的热供应范围内,如已建成项目的供热能力可以满足供应需求,地方主管部门一般不会批复其他供热项目。因此,潜在竞争者进入行业发展较为困难,现有企业的竞争压力较小。 2、资金和技术壁垒 集中供热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建设初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土地、建设厂房,投资设备,建设管网。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周期一般1-2年,且回收期一般在7-8年;在生产运营阶段,需占用大量营运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需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与融资渠道支持;项目建成后,仍需持续对管网及锅炉、发电机组等设备进行维护与升级,需要企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项目开发及运营的全流程技术支撑。因此,资金支持及技术储备对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壁垒。 3、管理经验壁垒 集中供热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集中供热项目立项及后期管理的规范化、运营的高效化需要多年的经营积累。而在项目建设与选址上,既要合理预测项目所在园区内未来的用热需求,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园区投产,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用热需求配备不同产能的设备。 这个过程需兼顾项目自身的经济性与园区内企业的用热波动。供热项目选址、建设、运营等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 六、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集中供热产业链上游产业主要为能源行业,主要包括煤炭、石油、燃气、新能源等,这些能源为集中供热提供了必要的热源。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集中供热项目开始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中游为热力生产和热力供应。产业链下游消费主要包括工业用户和居民用户。其中,工业用户的热力消费一般用于生产及建筑采暖,居民用户的热力消费则用于居民冬季采暖。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杭州热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热电是浙江省较早建成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环保节能型企业。杭州热电一直立足热电联产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管理。经过多年发展,杭州热电已发展成为集热电联产、热力供应、煤炭经营于一体,地域覆盖上海、杭州、丽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各地工业园区的多元化、跨地区企业集团。2021年和2022年,杭州热电的营业收入都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涨,2022年营业收入上涨至36.29亿元,同比增长14.03%。2023年杭州热电的营收增势明显减弱,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84亿元,同比下滑14.28%。 (2)联美量子股份有限公司 联美控股主要从事清洁供热为主的综合能源服务和高铁数字媒体广告经营业务。其清洁供热业务脑阔热电联产、水源热泵余热利用、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能源利用的冷热电三联供等。2019年至2022年,联美控股的营业收入增势较弱,在33亿元至36亿元之间波动。2023年联美控股的营业收入呈现出下滑趋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84亿元,同比下降5.01%。随着南方地区对供暖需求服务的激增,供暖行业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联美控股将依托精细管理团队及行业领先的清洁高效能源服务技术,优化布局、深耕细作。 七、行业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对舒适生活环境的需求增加,集中供热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供热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在管道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也在持续优化,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2017年至2022年,我国集中供热管道长度稳步增长,2022年增至493417公里,同比增长6.92%。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推进,政策将持续支持集中供热新业态的发展,集中供热管道长度还将继续增长。 八、发展因素 1、机遇 (1)社会环保意识提高 随着社会整体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国民越来越重视使用清洁能源进行供暖。集中供热与分户供热相比,具有节约燃料、减少大气污染、节省用地、供热质量高、低噪音、少扰民、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故障率低等优势。国家也十分支持集中供热的推广,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北方城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在政府大力推进清洁供暖和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集中供暖将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2)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供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实施集中供暖的城市的新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而逐步纳入到集中供暖地区的中小县域(乡、镇)。目前我国的集中供暖区域主要是北方各大中城市,其整体覆盖率并不高;中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地区大多没有实施集中供暖,我国的集中供暖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集中供热面积将持续增加,带动集中供热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3)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增长 随着国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需求的增长,我国北方居民对稳定可靠的高质量供热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供热服务企业通过采用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提升其供热品质和服务,根据天气变化,地方政府可提前或延长供热服务期,以满足居民的供热服务需求。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极端低温、霜冻等极端天气情况,南方地区对供热服务的需求越发高涨,符合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2、挑战 (1)环保要求逐渐提高 由于集中供热生产所需热能主要依靠煤炭燃烧转换形成,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废气、废水、噪音和固废等污染物。随着国家整体环保意识增强,对于集中供热行业的环保要求将逐步提高。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供热企业采用更环保、高效的供热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技术难度。并且,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供热企业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造供热设施,以适应更高的环保标准,这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 (2)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较大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储备特征,集中供热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以煤炭作为主要原材料,煤炭占行业内企业营业成本的比重较大,煤炭价格直接影响行业利润水平。并且,原材料价格上涨还可能因成本传导效应导致终端用户供热费用的上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另外,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也可能影响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加大企业的运营风险。 (3)行业投资较高、回收期较长 集中供热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对前期建设的资金投入要求较高,且项目成本回收期较长。锅炉、发电机等设备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并需投资于厂房、土地、供热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整体沉没成本较高。高额的投资成本可能限制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较长的回收期则增加了资金压力和不确定性。 并且,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导致行业整体的投资回收期较长,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快速扩张。 九、竞争格局 从营收规模来看,宁波能源位于第一梯队,规模优势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能源的营业收入为48.44亿元。宁波能源主要从事热电联产等能源服务,热电联产将联合发电和供热相结合,通过共享能源余热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方式。位于第二梯队的是杭州热电、联美控股、*ST惠天,其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都超过了10亿元;位于第三梯队的是新中港、金房能源、廊坊发展,其同期营收均不足10亿元。从企业营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