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及分类 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是指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根据基金是否可以随时赎回,公募基金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根据投资标的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主动管理型基金和被动管理型基金。按投资区域的不同,分为境内基金和境外基金。 按照投资标的大类资产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投资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 二、行业政策 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国家政策支持公募产业发展,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完善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相关规定,持续优化公募基金市场投资生态。《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切实提高公募基金行业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的能力,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降低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强化内部制度约束和外部监督制约,进一步优化信息披露内容和要求。 三、发展历程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1998年,中国证监会正式发行了我国第一只公募基金——华夏成长基金,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拉开了序幕。2001-2005年我国基金管理的监管法规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相应地,基金可投资范围从股票市场扩展到了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基金品种也从股票型基金发展到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基金等。2016-2021年,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各类基金产品层出不穷,涵盖了股票、债券、货币市场、指数基金等多个领域。投资者通过购买公募基金来分散风险、获取收益的意识也逐渐提高。202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投资者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中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增速逐渐趋缓。证监会通过加快公募基金制度改革、优化公募基金费率,使公募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双方的利益更加协调一致,从而促进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 四、行业壁垒 1、市场准入壁垒 我国对于公募基金行业实行进入许可证制度,即获得政府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书后才可以公募基金业务。为保证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对公募基金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管制,包括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审批、经营公募基金业务的许可证颁发、公募基金监管等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等规定设立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具备“主要股东应当具有经营金融业务或者管理金融机构的良好业绩、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社会信誉,资产规模达到国务院规定的标准,最近三年没有违法记录;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达到法定人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有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公募基金行业准入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对从事公募基金行业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作出了规定,由于上述监管规定的限制,一般企业难以自由进入公募基金行业。 2、资本进入壁垒 基于金融安全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本规模和风险控制指标有较高要求,从而构成了公募基金行业的资本壁垒。《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98号)规定: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且股东必须以货币资金实缴,境外股东应当以可自由兑换货币出资。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公募基金行业对资本规模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管机构对公募基金股东资质要求也相应提高,较大的初始投资及越来越高的资本规模要求构成了进入公募基金行业的资本壁垒。 3、专业人才壁垒 公募基金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知识和能力有一定基本要求。《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及《关于实施〈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有关事项的规定》,对基金行业人才资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必须具有规定数量或比例的拥有相关工作经验与资质的专业人员,高端人才成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创新发展和对外开放,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力资本的储备与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因此证券行业还存在人才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公募基金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为金融交易场所、金融市场指数服务商、金融信息化服务商。中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四类公募基金管理人,以及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基金销售机构。下游主要面向广大投资者。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易方达基金是一家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依托资本市场,通过专业化运作,为境内外各类投资者提供综合性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公司坚守客户利益至上原则,坚持做值得各方长期托付的、负责任的公司。截至2023年底,易方达基金及下属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近3万亿元,服务广大个人投资者及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银行、保险公司、境外央行及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公司坚持“深度研究驱动、时间沉淀价值”的投资理念,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流投资机构,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底,易方达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6793.13亿元;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分别为10159.09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2)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境内最早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管理规模持续行业领先。公司定位于综合型、全能化资产管理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多个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构建了以公募基金和机构业务为核心,涵盖华夏基金(香港)、华夏资本和华夏财富三家子公司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25年来,华夏基金积极顺应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变化,不断定义和创设资产,为管理资产创造工具,力争成为多资产全能投资平台。公司旗下管理着923个产品及组合,其中公募基金353只,企业年金组合173个,职业年金组合76个,是管理产品及组合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2023年底,华夏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3148.74亿元;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分别为8742.58亿元。 六、行业现状 伴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财富规模增加,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旺盛。特别是2018年以后,公募基金承接了房地产投资热情降低后的居民投资需求,流动性较高公募基金日渐成为居民财富配置主流。公募基金行业的普惠金融功能定位越发彰显,市场上的公募基金数量明显增加。2020、2021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出圈叠加居民财富管理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上产生了一股公募基金投资热潮,基金投资者明显增多;中国股市和债市的稳步发展也为公募基金资产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在这两年内出现了大规模增长。202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中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发展韧性。截至2023年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27.60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了1.57万亿元。2023年以来我国中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增长主要来自固定收益与指数产品。截止2023年底,我国公募基金存续数量达11528只,较2022年末增加了952只。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1)资本投资需求推动公募基金发展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机会,这些都成为公募基金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全面注册制改革扩大了资产端供给,带来更加丰富、充裕的企业类型和选择,有力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和韧性,为公募基金的投资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市场环境。常态化退市机制也让市场生态进一步优化。供给端的增多,让公募基金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匹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公募基金特别是权益投资将迎来黄金机遇。 (2)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增加,奠定了公募基金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从需求端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财富快速积累,投资需求日益强烈,投资意识持续提升。 在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续实施下,居民财富呈现大迁徙,逐渐从地产等实物资产转向金融资产,这些都成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公募基金是财富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但无论是与国内银行、保险等成熟金融业态相比,还是与全球公募基金行业150多年的历史相比,我国公募基金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公募基金占家庭金融资产比重来看,美国在23%左右,而我国仅为3.5%左右。此外,在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普惠金融被赋予众望,而公募基金正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代表。未来公募基金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的占比具有巨大提升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为公募基金赋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技术等新技术与金融的跨界融合,将丰富公募基金公司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融资服务,从而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创新发展,拓宽公募基金发展空间。公募基金行业从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主动管理模式,向数据为本、智能决策、智慧传承的AI投资模式拓展。 2、挑战 (1)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背景下,行业竞争激烈化 一方面,证监会积极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推动基金费率模式优化;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增长趋缓,使得基金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多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主动降低了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管理费、托管费是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基金降费将直接影响到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收入,将会导致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净利润水平降低。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或者权益类基金业务占比较高的基金公司来说,降费导致的收入减少会限制其在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等方面投入,可能进一步削弱其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 (2)公募基金运营能力有待提升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长期存在“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痛点。特别是2020-2021年的结构性牛市中,市场上产生了一股公募基金投资热潮,大量投资者盲目冲入市场。由于在市场高位入场使得不少投资者被深度套牢。大量投资者买基金亏损的同时,基金管理人及基金销售机构却稳赚不赔。在投资者亏损和对基金管理人稳赚不赔的不满情绪下,市场上的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加之整体经济增长趋缓,更使得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赚钱能力信心不足,避险观望情绪浓厚,一些投资者选择撤离公募基金市场。在投资者信心受挫的背景下,2023年以来我国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遇冷,基金发行数量及首次募集基金资产净值均出现大幅下滑,募集失败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投资者信心受挫可能使得公募基金行业整体的预期发生改变,大众可能转向其他理财方式。 (3)宏观环境变化,影响公募基金业绩 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赚钱机会不断涌现,公募基金创造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大;当经济增速下滑时,底层资产的表现低于预期,公募基金投资收益受到影响。2022年以来在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存量公募基金业绩表现渐显疲态,2022年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增速为近十年最低水平。2023年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呈现波动式增长态势,8月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曾达到28.71万亿元,9-10月封闭式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面临份额和净值双双缩水的艰难局面,10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下滑到27.38万亿元。11、12月我国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略有提升,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为27.60万元,距离8月数据仍有较大差距。 八、竞争格局 近些年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使得国内外企业纷纷谋求进入公募领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