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及分类 充电桩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机。充电桩根据充电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直流桩、交流桩、交直流一体桩;按安装地点可以分为公共桩、专用桩、私人桩; 按安装方式可以分为落地式和壁挂式充电桩;按充电接口可以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充电桩。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指导政策,负责协调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行业的直接管理部门,对行业发展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对具体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批。 国家发改委管理的国家能源局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组织推进能源重大设备研发及其相关重大科研项目;负责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监管电力市场运行,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等。此外,国家能源局也负责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管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国家监督抽查工作,负责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建立并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监督管理制度等。 充电桩行业的自律组织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协会主要职能为代表和维护全行业的共同利益及会员的合法权益,在政府业务部门指导下,努力为会员服务,为企业和政府双向服务,在政府和会员之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2、行业相关政策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满足这一需求,政府加大对充电桩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相关的市场发展。在此背景下,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充电桩的建设投入,提高充电桩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同时,政府还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更加先进、高效的充电桩,并推广使用。此外,政府不断完善充电服务体系,建立规范的充电服务标准,加强充电设施的运维和管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政府加强对充电桩的监管和维护,确保充电桩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为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保障。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是充电桩行业的重要因素,因为充电桩产品的制造和运营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特别是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心脏”,它提供能源电力、交直流转换、直流放大隔离等功能,直接影响充电桩的性能和效率。充电模块的相关技术具有较高的门槛,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掌握着这些重要技术。此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也是充电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行业门槛的关键。通过推陈出新的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改进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资金壁垒 资金壁垒也是充电桩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设充电桩需要购买设备、租赁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充电桩的运营也需要支付人员工资、电力费用、维护费用等。这些成本的累积很高,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新进入者来说可能难以承担。而已有企业由于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可以降低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规模效应指的是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和采购来获得成本优势,例如可以获得更低的设备采购价格和更好的资源利用率。品牌优势则体现在企业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用户认知度,这使得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已有企业的充电桩服务。这些优势帮助已有企业降低了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土地资源的稀缺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快充技术的提升,土地资源的稀缺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并且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方面,政府往往会采取措施促进充电桩下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这可能导致拥有政府性机构或具备政府资源的企业在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而其他社会性资本进入该领域的难度也会增加。 四、发展历程 2006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设了第一座汽车充电站,标志着中国充电桩行业的开端。2006-2009年为我国充电桩行业萌芽期,建立了我国首个集中式充电站,我国第一座商业运营充电站亦应运而生。但此阶段充电桩主要是由政府参与建设。此后,经历了四年的初探和培育,从2015年起至2019年,我国充电桩行业迎来了快速成长期。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市场,大规模投资建设进入高潮,高速的发展使得部门企业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同时市场竞争开始加剧亦带来部分企业的淘汰。而2020年至今,充电桩行业迈入新机遇期,在此期间,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政府多次颁布政策鼓励充电桩行业发展,利好行业各企业发展,充电桩保有量有望持续高增,欣欣向荣的充电桩大蓝海市场蓄势待发。 五、产业链 上游的关键环节是充电桩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主要包括充电模块、功率器件、有源滤波设备、熔断器、充电枪、接触器等,这一环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对于整个产业链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产业链中游主要为整桩组装生产企业和整桩运营企业;下游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和消费者。 六、行业现状 国内充电桩建设速度跟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速度一路上涨。2023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24万辆;充电桩数量为826万台;车桩比为2.45,车桩比创历史新低。按照工信部“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的计划,虽然充电桩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充电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充电桩建设的力度,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充电服务。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积极推动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由于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套设施,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政府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以加快充电桩网络的建设和扩张。其次,政府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措施,将促使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从而增加充电桩的需求。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补贴和购车津贴,进一步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充电桩的需求。 (2)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增长,充电桩市场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将促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充电桩,这将为充电桩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充电桩市场的增长还得益于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和扶持。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行业上的投资和支持,将为充电桩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将充电桩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积极投资和扩大充电桩网络。 (3)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充电桩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新型的充电桩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具有更高效、更安全和更稳定的特点,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对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的需求。首先,新型充电桩设备采用了更高效的充电技术。通过优化充电桩的硬件设计和电力传输系统,新型充电桩能够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这种高效的充电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等待充电的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次,新型充电桩设备注重安全性。它们采用了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电池状态监测等,可及时监测和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此外,新型充电桩还具备智能识别功能,能够自动识别电动汽车的型号和电池状态,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充电参数调整,确保安全充电。最后,新型充电桩设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们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同时,新型充电桩设备还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并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提高了充电桩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不利因素 (1)电网容量风险 随着充电桩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在密集充电区域,可能会对电网供电压力造成影响。大规模充电需求可能会导致电网过载,甚至引发电力系统的故障。同时,变电站是将高压电流转换为低压电流并进行分配的关键节点。如果变电站的容量不足,无法满足大量充电桩的需求,就有可能导致供电不足的情况发生。另外,充电桩的大规模兴建可能会使得电网线路的负载增加。如果线路的负载超过其设计容量,可能会导致线路过热、线损增加,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2)物理场地风险 充电桩建设具有排他性属性,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由于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有限,可能会出现不同充电桩运营方之间的竞争和排他性使用问题。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选择特定的充电桩运营方提供的服务,而其他运营方的充电桩则无法使用,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竞争。另外,充电桩的使用年限一般在5-10年以内,持续时间较长。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内,如果新技术或新型号的充电桩推出,原有充电桩的技术和性能可能无法与之匹配,需要进行更新和替换,这也会给充电桩运营方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3)充电效率不高 目前,公共充电桩主要采用交流电充电方式,相对于直流电来说,充电速度较慢,这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便。由于充电速度慢,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等待充电,这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尤其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充电的用户可能会感到特别不方便。 八、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我国主要公共充电桩基础设施运营商中,特来电是数量最多的供应商,拥有49.5万台充电桩,占据市场份额的22.64%。其次是星星充电,拥有43.8万台充电桩,占据市场份额的20.04%。云快充紧随其后,拥有42.8万台充电桩,占据市场份额的19.58%。以上数据显示了这三家企业在我国充电桩市场的较大份额,合计达到62.26%。这意味着它们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都在不断扩大其充电桩网络的覆盖范围,并提供高质量的充电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动车用户需求。除了这三家企业之外,还有其他充电桩供应商如国家电网、小桔充电、蔚景云、达克云、深圳车电网、南方电网、依威能源等也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充电桩设备和服务,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九、发展趋势 1、大功率、高速充电 随着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不断增加,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充电桩厂商和运营商开始研发和推出更高功率的充电设备,以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高速充电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快充电速度的技术和设备。与传统的交流充电相比,直流快充技术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和速度。目前,一些充电桩供应商和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直流快充桩,支持更高的充电功率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2、光储充检一体化供电站成为普遍趋势 未来,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将会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向。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是一种集成了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充电桩和电池检测功能的智能化电站。这种电站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利用光伏发电这一清洁电源,而且由于加入了储能设备,还能够充分利用电力市场的峰谷价差,从而降低电费支出并带来更多的运营收益。 3、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欧美国家由于居住属性跟国内不同,海外市场具备更多的私人充电桩安装空间。随着各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带动下,根据IEA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公共车桩比高达15:1,美国公共车桩比达17:1,公共充电桩的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欧美国家的公共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与私人充电桩相比,公共充电桩的供给明显不足。这导致了用户在选择电动汽车时面临着充电便利性的考量,一些潜在的购车者可能因为缺乏公共充电桩而望而却步。因此,增加公共充电桩的布局与建设,将成为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之举。这将为国内充电桩企业带来另一盈利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