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如何持续挖掘高成长股20230729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如何持续挖掘高成长股20230729

2023-07-29未知机构S***
如何持续挖掘高成长股20230729

7月31日下午,带着朋友参加了百创资本的一场闭门交流会,陈总@百创资本陈子仪介绍了公司的投资理念、业绩,回答了参会者的各种问题。 对我来说,是一次别样的体验,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一篇老文,但文中对于公司和行业选择的观点历久弥新。 7月31日下午,带着朋友参加了百创资本的一场闭门交流会,陈总@百创资本陈子仪介绍了公司的投资理念、业绩,回答了参会者的各种问题。 对我来说,是一次别样的体验,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1、现场展示的数据显示,这家私募2016年创立,在私募中排名前1%,绝对说得上是佼佼者了。 2、他们一直在招研究员,其中也有草根出身的,这对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做研究的球友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 3、他们的研究员,每个人都会研究1-2个行业,这一点对我挺有启发的。 每个人的选股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些是自上而下选的,有些是自下而上,我的看法是: 选公司要自下往上,因为你投资的是具体的某一家公司,所以不管行业再好,公司如果不行,也很难赚到钱。 但是,如果是一个比较容易赚钱的行业,比如高端白酒,比如前些年的地产,那基本上是鸡犬升天的。另外,这里也涉及到什么是好行业,我的看法是: 竞争格局稳定、有客观利润空间、能一直在的行业,就是好行业。至于行业的增长速度、前景,这些不是我要核心考虑的因素。 一方面,行业前景判断可能出错,另一方面,我们买的是公司,前景好的行业,竞争往往激烈,估值往往很高,对于人民来说的好行业,不一定对投资者是好行业。 比如,过去的汽车行业、航空行业、互联网行业,他们都改变了世界,恐怕也改变了很多人的钱包,而且是不好的方向。 事实上,我在投资早期,会先选择那些“长远来看,产品/服务有需求刚性,且被彻底颠覆风险几乎没有”的行业。 这里对我的启发是: 要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些自己能够理解的行业中,而且在进行精力分配时,有意识地选择好行业,来作为自己长期积累的基地。4、据现场透露,陈总的个人资产,从早期的200万,到现在单在他的港股基金里,就有1.5亿, 过去资产的年化增长,有36%左右,这个着实令人羡慕。5、百创的投资,核心理念有几个,我按照我的理解说一说: 第一个,不预测指数,不择时,这一点,陈总也表达地很清楚,“市场会怎么走,没人知道”,不多说了。 第二个,深度研究价值,如前面所说,每个研究员,负责1-2个行业,同时,用推荐奖金的方式,鼓 励研究员发现更多好公司。 第三个,选成长股,这是百创比较强调的一个点,他认为,如果公司只有10-15%的增速,是很难有比较高的投资收益的。 这里陈总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地产、银行等行业,已经不属于高增长行业了。第四个,结合量化。 百创自己出钱,设计了一个量化选股的工具,其中结合了企业基本面的因素,也有一些技术面的因素。我理解,他的核心思路是:用量化工具,选出最近涨得比较好、同时基本面也不错的公司,然后让研究员去深入研究。 这4个理念中,前面两个,是传统价值投资一直强调的,对于第三个点来说,想要持续找到高成长的公司,并且还能在合理价格买入,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容易。 第四个点,就见仁见智了,如果只是作为一个选择公司的入口,听起来还不错,具体还是要看选择的标准的,如果选出来的都是“热门”公司,那就又要回到第三点的困境去。 6、关于持股比例。 百创通常持有15-20支股票,单只股票比例控制在20%以下,高度相关股票的占比不超过40% 。 这个持股分布,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还是比较集中的,也对公司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从外部视角来看,公司2016年创立,至今已经差不多有5年,2017年-2020年,是重仓持 有消费的样子,陈总也在问答环节确认了这一点,从最近这一两年开始,持仓随着市场风格,有了一些明显的调整。7、我最欣赏的,是陈总表现出来的平和感,这一点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很关键,不因为别人的质疑和挑战,而变得有攻击性、或者忘掉自己的观点,在股市里,才更可能会赚到钱。 再说说我的整体想法。 市场足够大,容得下不同的风格,只要能持续地赚钱,方法没有高下之分。 如果我是个私募投资者,我会先去评估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是我认可的,过往的业绩是如何取得的,未来打算怎么做,弄清楚这些,自己基本就有底了。 现场应该有不少球友,期间还有跟我打招呼的,抱歉不能一一认出来,这种活动还是不错的,网上虚拟的人,突然变成一个个真实的,感觉不错,哈哈~ 到现在,我在雪球的读者也有11万多了,希望下次线下活动,能够见到几位老朋友,一起聊聊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