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产刺激政策集中落地,短期地产销售可能有一定改善。但不要怀疑,房地产政策效果持续,是当前最难发酵的宏观预期。 市场对已兑现房地产政策的效果有怀疑,但对后续政策持续刺激仍有期待。 地产股的高弹性与低持仓直接相关,未来一段时间政策催化密度下降,股价阻力增加是大概率。房地产刺激政策集中落地,房贷利率和【申万宏源策略】地产集中刺激后的冷思考 一、房地产刺激政策集中落地,短期地产销售可能有一定改善。但不要怀疑,房地产政策效果持续,是当前最难发酵的宏观预期。 市场对已兑现房地产政策的效果有怀疑,但对后续政策持续刺激仍有期待。 地产股的高弹性与低持仓直接相关,未来一段时间政策催化密度下降,股价阻力增加是大概率。房地产刺激政策集中落地,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的下降幅度超预期,收储资源配套也不断加码。 政策密集催化影响下,一些被前期房价回落而压制的需求,短期可能集中释放,房地产销售脉冲式改善是大概率。 但关于政策效果的持续性,我们想分享两点冷思考: 1.房地产销售持续改善,销售向投资的传导,可以说是当前最难发酵的宏观预期。 中国经济老范式向新范式过渡,主要矛盾缺失,中国经济持续超预期改善的乐观预期难发酵。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地产销售和投资的循环老规律已破坏,新规律尚待确认。 这对应着,市场短期的乐观预期,并不体现在对已兑现政策效果的乐观展望上。相比之下,市场对后续政策刺激持续催化更有信心。 目前,股价的关键影响因素还是政策催化密度。 在政策集中催化后,未来一段时间是政策效果观察期,地产股价阻力增加是大概率。 2.房地产收储的中期效果还有很多疑问:收储的范围、资金来源、定价、项目回报率都有待明确。 高定价收储,更有利于缓和房企经营压力,但项目回报率也会被压缩,收储后政府的经营可能面临更大的亏损风险。 而收储如果定价在保障项目回报,会使得房企经营依然捉襟见肘,收储就难以起到重启房地产销售投资循环的效果。 另外,如果大量收储,可能会改变租房市场的供需格局,对后续刚需住宅需求也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收储全面铺开的前提,是居民安居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一定程度上分开,居民预期、房企开发的重点,都需调整。 这也决定了,关于收储的乐观预期发酵,不是一片坦途。 二、“总量韧性强于预期,结构持续弱于预期”的市场特征仍将延续。 两个占优策略:埋伏高性价比板块,等待轮动机会;积极寻找个股Alpha,弥补行业和市场Beta的不足。 房地产政策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短期进攻的方向。 但“总量韧性强于预期,结构持续性弱于预期”的市场特征,难以因此改变。 这个市场特征背后的逻辑是:市场没有重大下行风险成为了一个投资逻辑,市场不断找机会。短期市场交易二季度经济不差,但三季度经济有回落压力的担忧并未根本缓和。 结构上,出口链、消费、周期都是个股和细分行业改善明确,但板块改善持续性存疑。 目前,市场交易房地产政策持续催化容易,交易政策效果持续显现难,其实也是一个中期难持续的行业beta。 应对这样的市场特征,提示两个占优策略:1.埋伏高性价比板块,等待轮动机会,性价比降低后敢于止盈。 2.积极寻找个股Alpha,弥补市场和行业Beta的不足。 三、结构上,行业beta仍将继续轮动,周期、消费、出口链中的Alpha资产更值得底仓配置 。 继续关注远期景气反转线索趋于明确的制造业,军工航空链和新能车电池链。继续提示高股息中期占优,港股互联网和消费高股息重估赢在当下。 结构上,行业beta的轮动将继续,周期、消费、出口链中的Alpha资产更值得底仓配置。周期Alpha体现为ROE中枢抬升&波动率下降的方向聚焦在铜、煤炭和石油上。 化工品涨价也有短期beta轮动的机会。 消费品Alpha体现为优质公司管理优化,已体现为分红能力提升。 消费品既是重要的动态高股息方向,也是二季度交易经济预期改善的稳妥选择(短期消费中观数据偏弱 ,但二季度展望内外需均小幅改善,消费后续验证可能有韧性)。出口链Alpha体现为优质公司国际竞争力更早显现。 另外,短期港股相对A股更强势,这体现了:1.外资对房地产刺激政策的效果更乐观。二季度交易内需改善,可以关注外资偏好的消费核心资产+恒生科技权重标的。 2.港股地产股估值出清更充分,困境反转弹性更高。 3.港股高股息加速重估。 短期外资相对内资更乐观,港股强于A股,但后续预期修正,港股可能也是波动较大的方向(南下资金强化趋势,但港股受配置类资金的保护弱于A股,后续预期扰动,港股的波动也会大于A股)。 我们继续关注制造业中有远期景气拐点的方向。 军工航空链主机厂资本开支验证改善,后续军工订单交付进入加速期,中期产业链营收有望改善。 新能车电池链是供给增速回落最早的新能源方向,一季报新能源总体验证供给增速(固定资产形成增速 )回落,新能车电池链中期供需格局改善的确定性进一步提升。我们继续提示,中期看好高股息的投资机会。 短期高切低板块轮动,微观结构矛盾修复后,市场主线重回广义高股息投资是大概率。 电力、煤炭、家电和周期已完成了第一波估值修复,后续的看点是分红比例提升(2023年报已充分 验证)和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周期向下寻求价格支撑(确认ROE波动率回落的关键)的情况。 短期挖掘基于高股息模型的重估机会,重点还是港股(港股互联网是最新的动态高股息资产)和消费。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