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_Title]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Table_Summary] 1、万亿产业蓄势待飞,通信技术保障落地: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 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 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2023年,政府出台多份文件对我国空域、飞行器进行了官方层 面的划分,对低空经济的发展给予引导,2024有望成为低空经 济元年。 低空经济的核心是空路。当前,我国飞行器产业链较为成熟, 只有完善新型交通服务业产供链,才能推动低空经济释放生产 力。 2、低空经济物联连接技术支持:通信、感知、探测等 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空管系统依托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云 分析师:马军 计算等基础设施,形成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的智能互联低 [Table_Author] 邮箱:majun@hx168.com.cn 空数字化服务体系。其中,通信技术支持主要涉及无线通信技 SAC NO:51120523090003 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帮助飞行器实现低空互联、定位导航与决 联系电话: 策感知。 分析师:宋辉 3、相关投资逻辑及标的: 邮箱:songhui@hx168.com.cn 1)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无线通信技术空间上的延伸带动短波 SAC NO:S1120519080003 超短波、无线中继组网等产业链,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 联系电话: 烽火电子、七一二、海能达等。 分析师:柳珏廷 2)卫星通信作为低空飞行器重要的补充通信方式,随着国内 邮箱:liujt@hx168.com.cn 低轨卫星的发射组网逐渐成熟,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低轨卫星通 SACNO:S1120520040002 信的重要落地应用场景,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上海瀚 联系电话: 迅、铖昌科技等。 3)5G-A通感一体化带来通信天线及主设备产业链应用延伸, 受益标的包括: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等。 4)异构多传感器提供多维度环境信息,保障飞行安全:低空飞 信器的感知域主要由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全球导航 卫星系统(GNSS)+惯性测量单元(IMU)等模块组成,相关产业 链与智能驾驶产业链高度重合,受益标的包括:北斗产业链:华 测导航、海格通信等,IMU产业链:华依科技、芯动联科、理工 导航等,激光雷达产业链:炬光科技等。 4、风险提示 关法律法规落地滞后。 1.低空经济政策集中发力,万亿产业蓄势待飞 “低空”与“低空经济”定义:“低空”即指低空空域,通常是距正下方地平面 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根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 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 经济形态。 政策加码推动低空经济起飞,2024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元年:2021年2月,《国家 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此后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多项政 策规划支持低空经济。2023年,政府陆续颁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无人驾驶 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多份文件,对我国空域、飞行器进行了官方层面的划分, 对低空经济的发展给予引导。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约为4000亿元,同 比增长29.03%,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633亿元,2024年将达5030亿元;到“十四 五”末期,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万亿元至5万亿元。 低空经济的核心是空路:低空经济的产业链包含飞行器制造和新型交通服务业产 供链两个主要环节。当前,我国飞行器的生产技术和产业链发展已较为成熟,而空路 发展还远远没有跟上。只有完善新型交通服务业产供链,才能推动低空经济与物流、 旅游、农林、应急等行业融合,释放生产力。 资料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华西证券研究所 2.低空经济需要强大的通信技术支持:连接、感知、探测等 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空管系统依托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 形成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的智能互联低空数字化服务体系。其中,通信技术支持 主要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帮助飞行器实现低空互联、定位导航与决策 感知。 2.1.低空互联:未来需融合5G和低轨卫星网络 低空通信网络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低空智联网是指通过部署多 个无人机或地面通信节点构建低空通信网络,为低空飞行器提供连续的通信覆盖。 广域覆盖和可靠的低空通信网络对低空规模化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低空监 管平台与无人机机载数据的实时回传,还是无人机的长距离飞行远程操控,都依 赖可靠的通信网络。 当前低空空域通信不完善,需融合5G专用网络和低轨卫星网络。由于低空空 域高度可达地面以上 1000m ,而现有无线通信网络(4G/5G网络)的有效覆盖高度大 致为 150m 左右,所以通信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突破和完善,最终解决方案可能是 目前融合当前5G网络与专用通信网络或未来的低轨卫星网络: 在通信能力、感知能力方面,5G-A都能够发挥优势,推动低空通信网络建设。 其干扰小、业务保障质量高、收发覆盖范围大、电信级安全可靠、终端移动性好。 同时,5G-A相比雷达和TDOA技术更适合城市低空无人机监控,解决城市低空雷 达无法组网和辐射功率大的问题,在建设和运维成本上存在优势。 目前,中国移动已牵头完成“面向低空智联网的5G-A无人机可信接入”技术 验证,完成了三个业界“首次”,即首次在终端侧完成新型无人机标识的引入及能 力适配,首次实现在网络侧通过升级支持UAS网络功能完成无人机可信标识的识 别、映射、鉴权授权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首次在飞控平台侧完成与核心网能力开 放平台的对接、实现标识与运营信息的绑定,端到端实现了5G-A无人机接入可管 可控的基础性变革。 资料来源:C114,华西证券研究所 卫星通信技术可与5G技术互为补充,为低空智联网中的无人机和其他低空设 备提供无缝通信连接,弥补地面互联网的盲点和空中通信盲区的联网需求。此外, 卫星遥感数据不仅包括图像信息,还包括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关键数据,无人机可 以利用这些数据在GPS信号弱或不可用的环境中进行更精确的定位。这种连接使 得低空设备能够进行远程控制、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从而扩展其操作范围和应 用场景。 当前,低轨卫星由于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整体制造成本低, 可用于支持低空智联网发展。 2.2.无人机通信中继:扩展通信范围,增强信号可靠性 无人机通信易受传播介质影响,路径衰落降低传输信号的信噪比。在空地通 信链路传输过程中,信号常常受到地面建筑物、丛林等自然和人工障碍物的反射、 折射和衍射,从而产生多径效应,对通信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无人机与地 面控制站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容易受到障碍物的遮挡,导致视线传输受阻,进而 降低通信质量。 无人机中继通信的工作原理:基于信号的中继和转发,以克服直接通信中的 空管系统可以协调多个无人机的任务分配、路径规划和数据传输,实现无人 机的整体监控、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无人机中继通信可以通过地面基站组网、 蜂窝移动无线组网和卫星通信组网三种方式实现。通过动态路由选择,可以根据 当前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无人机的通信需求,实时调整通信路径,选择最优的 路由方式,使得各个无人机之间的通信负载均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资料来源:中国联通,华西证券研究所 超短波超视距破解低空通信难题,引领低空通信安全革命:低空通信一直是世界 性难题,通航事故之所以频发,就是在低空飞行飞机都是“叫不到、看不见、不知道 在哪里”;现有军民航管地空通信主要采用的是甚高频与超高频,现在其VHF话音通信 覆盖范围大约为东部地区3300米以上空域以及西部主航路6600米以上。通信覆盖基 本上没有将低空空域考虑进去,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与环境的影响,低空通信有许多的 盲区,相比中空,其通信覆盖半径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一般低空空域几乎是无信号状 态。 超短波超视距通信技术可以在1000米低空情况下地对空能够实现最少500公里以 上的通信距离,如果天线架高通信距离将会更远,超短波超视距集群通信系统的问世, 将会彻底改变通航飞机的通信难题,在通航安全领域将会引领革命性变化。 2.3.感知决策:低空飞行器的感知与大脑 决策:其中,“飞车脑”指结合现有自动驾驶技术形成将脑与机器融合的,具有 智力与运动协调能力差异的框架体系。传统的自动驾驶技术提升了车辆自主、安全驾 驶能力,已经形成了一套可以应用于市场的技术方案。智能飞行汽车可以通过迁移自 动驾驶技术,将感知、决策规划、智能控制以及智能通信融入立体城市交通与飞行汽 车智能驾驶中。 资料来源:《智能飞行汽车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华西证券研究所 传感:异构多传感器提供多维度环境信息,保障飞行安全:低空飞信器的感知域 主要由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组合惯导系统等模块组成。异构多传感器组 成的感知域对飞行汽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单一传感器数据难以为智能飞行汽车提供 充足的环境信息,同时还会因为外界因素导致信息不稳定或缺失。 低空飞行器的理想导航系统是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惯性测量单元 (IMU)进行惯性导航组合方案。由于惯性导航的反馈信息是通过惯性器件测量与算 法产生,相对定位误差随导航时间而增加,因此长期导航精度较差,但是不受位置限 制;卫星导航采用绝对定位方式,定位精度取决于卫星信号精度,不因时间积累而增 加误差,但受限于位置和时间。在实际应用领域,通常采用组合导航方式,即惯性+ 卫星组合导航来进行实时、高精度定位导航。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够实现高精 惯性导航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不受气象条件的限制、信息更新速率高, 2.4.低空监管:5G-A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化 3GPP对于卫星网络在通信网络中的标准统称为NTN(Non TerrestrialNetwork), 采用3GPP蜂窝网协议和标准可以有效利用5G产业链与用户群,快速扩大天基网 其中,通感一体是5G-A的新增能力,原理与雷达相似,基站可以依靠通信回波进 行位置、速度等感知。仅占用10%-20%的基站资源,兼顾通信与感知双重能力, 共享 运营商现有站址、频谱资源,实现“一网两用”。其核心就是采用5G-A ELAA超大规模 天线阵列,带来更大的覆盖容量,也能支撑更高的测量精度。 应用层面,通感一体在低空领域、道路交通领域和海洋领域都能够实现应用: 低空领域,5G-A通感一体可以对无人机进行目标识别,飞行轨迹、高度与坐 标定位,速度高达180km/h,反射面积 0.01m2 的目标也可被检测到; 道路交通领域,可以实现道路车辆感知,对移动目标识别准确度最高可达 99%,距离分辨率可达亚米级,具备1km范围内的感知能力,不受恶劣天机及 早晚光线变化影响; 海洋领域,可对海岸线等区域实现实时监测,实测海域20km外的船只也可准 确探知。 资料来源:OFweek通信网,华西证券研究所 3.投资机会逻辑 1)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无线通信技术空间上的延伸带动短波超短波、无线中继组 2)卫星通信作为低空飞行器重要的补充通信方式,随着国内低轨卫星的发射组网 逐渐成熟,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低轨卫星通信的重要落地应用场景,受益标的包括 :海 格通信、上海瀚迅、铖昌科技等。 3)5G-A通感一体化带来通信天线及主设备产业链应用延伸,受益标的包括 :中 4)异构多传感器提供多维度环境信息,保障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