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港澳工程龙头尽享湾区融合红利,MiC科技赋能加速成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港澳工程龙头尽享湾区融合红利,MiC科技赋能加速成长

2024-05-14何亚轩、程龙戈、李枫婷国盛证券L***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港澳工程龙头尽享湾区融合红利,MiC科技赋能加速成长

中建旗下唯一港澳工程平台,持续开拓内地投资类业务。中国建筑国际系中建集团旗下唯一港澳建筑业务平台,2008年起进入内地市场开拓BT、PPP等投资类项目,内地收入/业绩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达58%/81%。2013-2023年公司营收/业绩CAGR分别达15%/13%(2023年同增11.5%/15.1%),近年来在宏观扰动、地产下行等影响下仍维持稳健增长,经营韧性较强,且综合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其他建筑央国企龙头,盈利能力优异。 投资业务模式优化,盈利质量持续提升。受长周期PPP项目承接影响,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自2016年起明显下行,致ROE由22%的高点下降至12%,2019年起公司为加快周转、改善现金流,积极创新项目模式,与地方政府开拓保障房定向回购等GTR类短周期项目,2019-2021年内地投资业务结构显著优化,2021年已无PPP类项目,GTR类项目占比提升至76%,带动整体订单转化明显提速,2023年现金流已连续两年回正,内地现金流首次平衡,ROE大幅提升至15.3%。 MiC产品引领装配式发展,科技赋能加速成长。公司旗下中建海龙布局装配式全产业链,港澳地区预制件市占率第一,业务实力强劲;2019年公司首创MiC模块化产品,可将90%施工工序移至工厂完成,工期缩短80%、总用工量减少20%,覆盖模块化住宅、学校、酒店公寓等多个应用场景,系装配式技术迭代至4.0的集成应用。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催生港内快速建造需求,MiC渗透率加速提升,当前港区政府要求300平米以上公共建筑必须采用MiC,内地规划2025年装配式渗透率提升至30%,MiC发展空间广阔。除MiC快速建造技术外,公司另储备有复杂幕墙施工、复杂环境隧道建造等六大核心科技,2023年科技带动类签单同比高增45%,占比40%(规划25年提升至50%),对比传统建筑业务,科技类项目利润率更优,且周转显著快于投资项目,有望带动公司商业模式持续改善。 内地保障房政策持续发力,后续建设有望提速。我国保障房体系包括公租房、配售型住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三大类,2021年《22号文》出台,提出加快推进保租房建设,“十四五”住建部规划新建900万套保租房,预计拉动投资额近3万亿。 2023年保障房政策持续发力,8月国常会审议通过《14号文》,要求加快建设配售型保障房,今年初以来多个重点城市已出台配售型保障房建设规划,预计2024年各类保障房投资额有望达6395亿。保障房对于地产行业转型、稳定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后续建设预计显著提速。公司内地保障房定向回购业务占比近80%,MiC产品特性与保障房批量化、标准化建设需求较为契合,后续受益保障房建设提速,内地业务有望较快增长。 政策大力推动粤港澳一体化,区域龙头尽享湾区融合红利。近年来粤港澳一体化融合持续加速,带动互联互通基建需求上行,2023年广东省重大项目中约有6758亿投向大湾区建设。2021年4月香港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2023年10月发布《行动纲领》,计划于未来10-20年内大力开发北部都会区,有望贡献3万亿港元投资,预计新增超50万套住宅单位,房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为粤港澳工程龙头,港内市占率约15%、澳门连续三年市占率超50%,龙头地位凸显,后续随着湾区融合提速、工程需求上行,公司区域订单有望延续高增。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06/120/134亿港元,同比增长15%/13%/12%,对应EPS分别为2.10/2.38/2.66港元。当前股价PE分别4.6/4.0/3.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建投资大幅下行风险,项目执行进度不及预期风险,MiC应用不及预期风险等。 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1.公司概况:港澳工程龙头及内地领先投资运营商 1.1.公司简介:中建旗下港澳业务平台,科技赋能投建营全产业链发展 历史沿革 港澳工程龙头,布局“科技+投建营”全产业链。中国建筑国际隶属于中国建筑集团,为集团内唯一港澳建筑业务平台及境内基础设施投资旗舰平台,公司自1979年起于香港从事建筑工程业务,2005年从中国海外发展分拆独立于港交所上市,2008年起进入内地市场,开拓保障房BT、PPP等投资类模式,并逐步向以GTR为代表的短周期投资模式转型,同时持续推动“科技赋能”战略,依托领先建筑科技强化竞争壁垒。当前公司已发展为港澳最大总承建商之一、内地领先城市综合投资运营商,构建以“科技+投资+建筑+资产运营”四位一体的业务模式,截止2023年末公司成功进入22省、80余城市,基本形成全国布局,在香港、澳门、内地及海外先后承建1500多项工程。 图表1:公司历史沿革 股权结构 第一大股东中海集团系中国建筑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64.8%。截至2023年末,公司第一大股东中海集团持有公司64.8%股份,中海集团系中国建筑全资子公司,旗下共五家公司于港交所上市,其中中国建筑兴业(主营幕墙工程)为中国建筑国际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70.8%)。实控人中国建筑为全球最大投资建设集团,2022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九、中国500强排名第三,综合实力强劲。 图表2:公司股权结构 1.2.业务结构:内地业务贡献主要业绩,政府类客户占比超80% 内地收入占比近60%,业绩贡献比超80%。分板块看,公司业务包括内地、香港、澳门及中国建筑兴业,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8%/27%/10%/5%,其中港澳业务包括房建、基建等各类工程项目,内地业务以建筑投资类项目为主。公司自2008年起进入内地市场,开拓投资类业务,2015年起受益PPP等投资类项目增长,内地收入占比大幅提升,2023年达58%,利润占比81%,贡献主要业绩。 图表3:公司营业收入结构(分区域) 图表4:公司分区域业绩占比 图表5:公司主要业务板块 从签单口径看,房建工程占比超60%、政府/公营主体为主要客户。2023年公司累计新承接工程1880亿港元,其中房建工程/投资类业务分别占比63.4%/21.3%,投资类订单占比于2017年达到高点,2019年明显回落(PPP退潮),其他业务中土木工程/其他建筑工程/中国建筑兴业订单分别占比3.7%/5.5%/6.1%。从客户类型看,政府/公营主体为主要业主,2023年公营/私营客户订单占比分别为84.4%/9.5%。 图表6:2009-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结构(分项目类型) 图表7:2009-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结构(分客户) 1.3.经营业绩:营收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优异 营收业绩维持稳健增长,经营韧性较强。公司上市后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2005-2008年:业务集中于港澳市场,以施工项目为主,毛利率较低(10%以下)。2)2009-2014年:2007年公司收购深圳中海建筑进军内地市场,开拓BT类投资项目,依托内地投资高增红利,公司营收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09-201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25%/41%)。3)2015-2018年:内地PPP项目快速增长,公司投资类业务占比显著提升,2015-2017年营收/业绩维持稳健增长。2017年底起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去杠杆政策推进,叠加PPP规范升级,公司投资类业务规模有所回落,2018年业绩出现10年内首次负增长。4)2019年至今:公司自2019年起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降低PPP签约量,增加保障房定向回购等高周转投资项目,业绩稳步恢复。2013-2023年公司总体营收/业绩CAGR分别为15%/13%(2023年同增11.5%/15.1%),近年来在宏观因素扰动、地产下行等影响下仍维持较稳健增长,经营韧性较强。 图表8:公司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图表9: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综合毛利率显著优于同业。2023全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4.4%,其中内地/香港/澳门/中国建筑兴业毛利率分别为19.5%/4.8%/9.1%/16.6%,内地业务毛利率较高,主要因内地以投资类项目为主,港澳多为施工项目。2008年起受益内地投资类业务开拓,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2017-2021年稳定在15%-16%左右,2022年下滑至13.7%主要因香港地区收入同比高增55%,2023年内地业务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恢复至14.4%,显著高于同业央国企龙头,盈利能力较强。 图表10:公司分业务及综合毛利率 图表11:公司毛利率同业对比 经营费用率管控良好,财务费用率持续下行。近年来公司SG&A(销售、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占收入比持续下行,2021-2023年分别为2.9%/2.4%/2.3%,费用率管控优异; 财务费用率自2011年起有所上升,主要因投资类业务开拓对资金需求较大,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2023年财务费用率2.8%,同比下降0.1pct。 图表12:公司SG&A费用占收入比 图表13:公司财务费用率 净利率大幅优于同业可比。2023年受益毛利率恢复、费用率持续下行,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上行0.3pct至8.1%,大幅优于同业央国企(中国中铁、上海建工等建筑央国企净利率约1%-3%)。 图表14:公司利润表拆解(金额单位:亿港元) 图表15:公司归母净利率同业对比 新签订单稳健增长,在手订单充裕。2019年起公司为应对PPP退潮,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大GTR等短周期项目开拓力度,2020年起新签订单增长逐步恢复,2021-2023年公司新承接工程额分别同增26%/15%/17%。截止2023年末,公司未完合同额3500.5亿港元,订单保障倍数3.1,在手订单充裕。 图表16:公司新签合同额及同比增速 2.投资业务模式优化,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2.1.大力开拓GTR等短周期项目,业务结构大幅优化 受PPP项目承接影响,2016年起公司ROE明显下行。2016年起内地基建政策大力推行PPP模式,公司新承接项目基本均为PPP项目。由于PPP项目前期投资量较大,且回收期多在10年以上,导致公司资产周转率自2016年起明显下行。2018年起PPP监管趋严,项目融资进度放缓,公司为推进在手PPP项目,债务规模提升,财务费用增加,同时公司计提了部分减值损失,整体净利率持续下行,叠加资产周转放缓,公司整体ROE明显下降,2018年降低至11.8%。 图表17:公司ROE自2016年起明显下行 大力开拓政府定向回购(GTR)等短周期项目,业务结构大幅优化。2019年起公司为加快周转、改善现金流,积极创新项目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开拓保障房定向回购等GTR类短周期项目。GTR项目周期约4年(建设期2年),集团参与土地招拍挂、设计、投资及建设,建成后由政府定向采购全部安置房,项目周转显著快于PPP模式。2019-2021年公司内地订单中PPP项目占比大幅下降,2021年起已无新签PPP项目,GTR等短周期投资项目占比76%。得益于GTR模式开拓,2020年起公司内地订单恢复稳健增长,2019-2023年复合增速达15%。 图表18:公司内地新签订单结构 图表19:公司内地新签合同额及同比增速 2.2. GTR模式加速周转,ROE及现金流显著改善 GTR模式加速项目周转,现金流仅4年即可回正。以公司温州某政府保障房定向回购项目为例,该项目总周期4年,公司仅第一年需支付较高拿地费用(3.9亿元),第二年即可获得首笔政府回款(5.4亿),待第四年完工拿到政府尾款(5.4亿)后累计现金流即大幅回正(净流入2.8亿)。而同在浙江的某PPP项目前三年建设期仅有现金流出,累计现金流需第10年回正。 图表20:公司温州某政府保障房定向回购项目现金流模拟测算(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图表21:公司浙江某PPP项目现金流模拟测算情况(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业务结构优化加速订单转化,ROE及现金流显著改善。自2019年公司调整业务结构以来,公司订单转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