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稳健: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23.2%至197.0亿元(vs.我们预测204.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6.5%至21.5亿元(vs.我们预测21.7亿元)。1Q24公司营业收入同比+2.5%/环比+27.3%至56.9亿元(约占我们原预测19%),归母净利润同比+16.6%/环比+43.4%至6.5亿元(约占我们原预测21%)。公司业绩增长稳健;其中,4Q23空气悬架等智能汽车业务放量、轻量化底盘项目产能释放推动公司营收端同环比增长,1Q24华为问界爬坡对冲特斯拉承压影响。 “8+1”业务驱动长期发展,机器人业务前景可期:车端:公司已成功布局八大系列汽车产品。从2023年业务分拆来看,1)底盘系统表现强劲,收入同比+37.7%至61.2亿元;2)减震器、内饰功能件表现稳定,收入同比+11%至43.0亿元、同比+20.4%至65.8亿元;3)热管理、汽车电子收入同比+13.1%至15.5亿元、同比-5.8%至1.8亿元。机器人端:2023年公司新增电驱系统业务(对应机器人电驱执行器),销量0.02万套,收入185万元,毛利率81.3%(vs.2023年公司总毛利率同比+1.4pcts至23.0%)。2024/1/8公司2条机器人电驱系统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能30万套。我们认为,公司机器人业务前景可期,看好公司汽车核心业务稳健增长、机器人部件业务协同推进的发展前景。 客户群持续拓宽+新产品渐入收获期:1)客户:公司现已配套华为(问界/智界)、小米等多家流量客户,车型覆盖拓宽+多元化客户结构将支撑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2)产品:当前公司凭借机械、电控、软件的一体化研发整合能力,已形成汽车+机器人双产业模式,空气悬架、机器人执行器等智能化业务有望驱动业绩稳健增长+提振估值。3)产能: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产能扩建,当前已在全球设立5个技术研发中心及70多个制造工厂,预计到2025E可形成1,440万套底盘系统、840万套内饰功能件、96万套热管理系统的年产能。我们判断,1)2024E空气悬架有望带动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迎来收获期、机器人端存在估值催化;2)Tier0.5级平台化供应商定位有望持续助力公司业务发展,底盘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望持续驱动单车配套价值量提升+客户群持续拓宽。 维持“买入”评级:鉴于特斯拉表现承压,下调2024E/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8.0%/7.9%至28.5/38.5亿元,预测2026E归母净利润为46.4亿元。看好公司新产品放量驱动单车配套价值量提升+客户群持续拓宽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线控底盘渗透率不及预期、新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风险。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