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报]:苏奥传感:2023年年度报告 - 发现报告

苏奥传感:2023年年度报告

2024-04-09财报-
苏奥传感:2023年年度报告

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 2024-011 2024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滕飞、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孔有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沈万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注意并仔细阅读。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791,528,90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第四节公司治理...............................................................................................................................38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55第六节重要事项...............................................................................................................................57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80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87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88第十节财务报告...............................................................................................................................89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年度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四)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3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原件。 (五)其他有关资料。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2022年12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以下简称“解释16号”),解释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允许企业自发布年度提前执行。本公司于本年度施行该事项相关的会计处理。 对于在首次施行解释16号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即2022年1月1日)因适用解释16号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以及确认的弃置义务相关预计负债和对应的相关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本公司按照解释16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即2022年1月1日)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细分行业为汽车核心电子行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以及持续发展的新能源部件,其中传感器包括应用在各类新能源汽车以及燃油车上的各类传感器,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均属于塑料零部件,新能源部件为汽车必备零部件,为以下将分别介绍汽车传感器、汽车塑料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汽车传感器 传感器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环节,扮演着转换和传递各种工况信息的关键角色,为汽车的安全、稳定、舒适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它们在汽车上的应用广泛,遍及汽车的主要关键部分,如动力总成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及底盘系统,在推动汽车“新四化”方面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报告期内,汽车产业呈现总体积极的发展态势,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汽车市场的扩大也为传感器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据中汽协数据披露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预计未来,汽车产业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汽车传感器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或部分。中国政府重视汽车传感器的发展,鼓励技术革新,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促进汽车传感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国家政策和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19年12月工信部出台了《2019年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公示》瞄准机械、汽车、智能终端、环保等领域应用,立足光敏、力敏等重要传感器制造工艺兼顾MEMS等技术。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为传感器国产替代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各省市的配套扶持措施,我国的传感器产业特别是汽车传感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传感器市场虽正逐步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受制于该行业进入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因素,国内传感器市场仍受到国外厂商的较大影响,国产传感器在市场上的份额仍有待提升,为打破这一困境,公司努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研发投入,坚定地走自主研发、国产化替代的道路,努力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为国产传感器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的持续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动,汽车塑料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塑料材料在整车的单车使用量达到60-175千克/车,涵盖的材料包括PP、PE、PA、聚酯、ABS、PVC、TPU、PPS等众多塑料材料,应用的部件涵盖了汽车内饰、汽车外饰、底盘及动力总成和汽车电子部件;目前,在全球节能环保趋势下,塑料零件以其“轻量化”的特征逐渐在汽车、家用电器等下游行业替代传统金属零件;此外,由于塑料零件其质轻、耐腐蚀、易加工、设计自由度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磨性、减震降噪性和自润滑性,可用于许多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不能胜任的场所,因此塑料零件的应用开发潜力巨大。 未来汽车塑料的发展重点是开发结构件、外装件用增强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树脂材料,并对材料的可回收性予以高度重视,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同时,轻量化助力节能减排亦符合行业长远的发展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已将汽车用塑料量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汽车设计与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将进一步提高,随之对汽车塑料零部件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通过“以塑代钢”实现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 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汽车动力电池的储能限制,新能源汽车的车体轻量化程度将直接决定其续航里程,如果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轻量化技术,车身减重10%,电耗下降5.5%,续航里程可增加5.5%。新能源汽车对于轻量化、节能减排的要求更高,因此高性能、环保型的塑料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也为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我国汽车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的成熟期新阶段,但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汽车后市场迅速崛起以及汽车轻量化技术逐步普及等利好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及其配套的模具制造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动力驱动的汽车,其独特的动力系统和环保特性,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并对整个汽车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较快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