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一体化战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下篇:区域经济发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一体化战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下篇:区域经济发展)

2024-03-15戴晓枫、何金中、孙田原新世纪评级极***
一体化战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下篇:区域经济发展)

一体化战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下篇:区域经济发展) 研发部戴晓枫何金中孙田原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2022年以全国3.7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3.99%的经济总量,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区域内发展存在不均衡,三省一市间及三省内地级市间的发展均存在分化情况。产业发展方面,由于三省一市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不同,实施区域内产业转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支持等一体化发展战略,将有效改善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助力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升级,进一步推动长三角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改善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发展优异但不均衡的现状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整体的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处于领先水平。 2022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29.03万亿元,以占全国3.73%的土地面积以 和16.78%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23.99%的经济总量。同时长三角范围内的上海市及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在全国也均排名前列,2022年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中,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8个长三角城市占据了全国24个万亿城市的三分之一。 尽管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长三角区域内部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当之无愧的龙头城市,2022年GDP总量达到44,652.80亿元,远高于其他城市;从省一级的GDP均值来看,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也存在较大差距。三省内地级市经济发展方面,江浙两省明显优于安徽省,2022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GDP均值为9,505.23亿元,浙江11个地级市GDP 均值为7,074.21亿元,显著高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GDP均值2,814.93亿元。 同时,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内部均存在经济发展向中心城市集中的现象,以2022年的GDP数据为例,在江苏下辖的13个城市中,仅有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五市GDP超过了江苏省均值;浙江下辖的11个城市中,仅有杭州、宁波、温州、绍兴4市超过均值;安徽下辖的16个城市中也仅有合肥、芜 湖、滁州、阜阳4市超过均值。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图表12022年长三角区域城市GDP规模(单位:亿元) 上海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南通市常州市徐州市扬州市盐城市泰州市镇江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嘉兴市台州市金华市湖州市衢州市舟山市丽水市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阜阳市安庆市马鞍山市宿州市亳州市蚌埠市六安市宣城市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池州市 黄山市 数据来源:Wind 从人均数据来看,上述差异同样存在,以2022年常住人口口径计算的人均 GDP为标准,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人均GDP分别为14.51万元、11.83万元和 7.35万元,安徽省的人均GDP同样明显低于江苏及浙江。而三省内部各城市间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江苏省内南部城市人均GDP明显高于北部城市,浙江省内则是北部城市人均GDP较高,而安徽则表现出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人均GDP显著高于其他地级市的特征。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图表22022年长三角区域城市人均GDP数据(单位:万元) 上海无锡市苏州市南京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舟山市宁波市杭州市绍兴市嘉兴市湖州市台州市衢州市温州市金华市丽水市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滁州市池州市宣城市黄山市淮北市安庆市蚌埠市淮南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 阜阳市 数据来源:Wind,各城市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在国家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台的各项政策中,均强调了发挥上海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苏浙皖各自比较优势,推动长三角整体均衡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着重提出了加强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等目标,在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下,预计将能有效改 善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推动长三角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二、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一)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产业布局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整体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金融、航运等产业为核心,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下致力于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通过协同创新成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完成地区的产业升级。三次产业分布,2022年长三角整体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9万亿元、11.91万亿元和16.03万亿元,占比分别为3.75%、41.04%和55.20%,与全国的三次产业占比7.30%、39.92%和52.78%相比,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占比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到三省一市的产业分布,2022年上海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0.22%、25.66%和74.12%;江苏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4.04%、45.48%和50.48%,浙江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99%,42.73%和54.28%;安徽省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80%,41.27%和50.93%。对比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中,第二产业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江苏、浙江、安徽及上海,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浙江、安徽及江苏,这是由于上海正向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迈进,大量传统制造业早已陆续向外转移,在第二产业方面着重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精品钢材、汽车制造、航空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故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相对较低,而浙江因为数字经济、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占比高于江苏及安徽,江苏则在依靠长期以来制造业的优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显著高于长三角平均。 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产业发展处于相对不同的阶段,上海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制造业逐步迁出,仅保留一定高端制造业,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已相对较低;江苏及浙江第二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据很大比重,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已逐步转移,但内部发展也存在一定不均衡;安徽产业发展进程则相对较慢,仍在承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正在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而早期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则已逐渐减弱。 图表32022年全国及长三角区域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全国平均长三角平均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 数据来源:Wind,各城市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二)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变化情况及一体化发展产业升级相关成果 近十年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自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具体细分行业的占比一直处于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各自整体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变化。 具体到各个省市,上海产值规模较大的行业中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在近十年来产值占比增长较快,同时非制造业中与民生相关的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也十分迅速;而十年来产值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主要为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以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两行业从产值绝对值来看仍然是上海的重要产业,但与十年前相比产值有所下降,可能与其部分产能高能耗及高污染的特性有关,也呈现了上海产业向外转移的特征。 截至2022年末,上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列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对产业链完整性和技术成熟度均要求较高。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2.77 -1.89 -1.07 -1.03 -0.46 0.63 0.69 0.87 0.90 -4.00-3.00-2.00-1.000.00 4.74 1.002.003.004.005.006.00 图表4上海市2022年行业产值占比较2013年变化(单位:百分点)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新世纪评级整理 注:上海市行业产值占比变化值=上海市2022年该行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例-2013年比例 从江苏省的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末工业中占比排名靠前的行业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变化方面,近十年来汽车制造业、金属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占比增长较快,其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产业链外溢以及协同创新是江苏省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的一大原因。与上海类似,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呈现向外转移的现象,营业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 汽车制造业 -5.00 -3.82 -1.74 -1.62 -0.89 -0.72 0.89 1.16 1.21 1.50 1.70 -4.00 -3.00-2.00-1.00 0.00 1.00 2.00 图表5江苏省2021年行业营业收入1占比较2012年变化(单位:百分点)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新世纪评级整理 注:江苏省行业营业收入占比变化值=江苏省2021年该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工业营业收入的比例-2012年比例 1由于江苏省公开数据中没有分行业工业产值数据,使用分行业营业收入作为分析指标,后文中安徽省也因相同原因使用分行业营业收入作为分析指标。 浙江省整体优势产业与上海市及江苏省也较为类似,2022年末产值排名前五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从产业变化上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及医药制造业增长迅猛,体现了近年来浙江省的产业升级路线,同时采矿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以及纺织业下降较为明显,特别的纺织业在十年前是浙江省各行业中产值第一,虽然近年来相关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外迁使得产值逐步下降,但随着整体行业技术的升级仍保持较高产值,纺织业仍是浙江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纺织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79 -2.14 -1.47 -1.37 -0.83 0.84 1.54 2.33 3.15 -6.00 -4.00 -2.00 0.00 2.00 4.71 4.006.00 图表6浙江省2022年行业产值占比较2013年变化(单位:百分点)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新世纪评级整理 注:浙江省行业产值占比变化值=浙江省2022年该行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例-2013年比例 安徽省产业发展整体与江浙沪仍有一定差距,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原材料加工行业占比较大。近年来随着合肥依靠自身科研能力以及大力对外招商,在新能源汽车、显示设备等领域发展迅速,推动了安徽省整体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