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 2024.3.11-2024.3.17 分析师:沈凡超 中央编号:BTT231 联系电话:852-46235564 邮箱:hector@cnzsqh.hk 目录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上市公司回购的意义与作用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2024.3.11-2024.3.17) 周回购数据总汇 本周市场回购热度基本持平。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期间回购金额期间回购数量回购数量占 (万港元) (万股) 总股本比例 0005.HK 汇丰控股 70,008.97 1,188.68 0.06% 1299.HK 友邦保险 48,308.49 784.66 0.07% 9987.HK 百胜中国 12,272.81 36.63 0.09% 0019.HK 太古股份公司A 9,315.03 142.00 0.17% 1024.HK 快手-W 4,470.53 89.52 0.02% 0087.HK 太古股份公司B 1,687.10 163.00 0.06% 6889.HK DynamJapan 648.21 150.00 0.21% 0259.HK 亿都(国际控股) 496.67 145.60 0.15% 6639.HK 瑞尔集团 376.04 70.25 0.12% 1773.HK 天立国际控股 283.01 66.20 0.03% 市场回购公司数量本周14家,较上周的14家持平。 总回购金额从上周的54.3亿港元下降至14.8亿港元。 回购金额前十大公司统计 本周汇丰控股(0005.HK)排在第一,本周回购7.0亿港元。 本周友邦保险(1299.HK)回购4.8亿港元,继续排在第二。 本周百胜中国(9987.HK)回购金额排在第三,达到1.2亿港元。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2024.3.11-2024.3.17) 分行业周回购统计数据 从回购金额的行业分布来看: 受友邦保险和汇丰控股大幅回购推动,期间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 其余行业的回购金额较为零散。 从回购公司数量的行业分布来看: 本周可选消费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有5家公司发起回购。 工业行业排在第二,有3家公司进行了回购。 其余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排在第三,都有2家公司进行了回购。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2024.3.11-2024.3.17) 序号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行业 期间回购金额(万港元) 期间回购数量(万股) 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 1 0005.HK 汇丰控股 金融 70,008.97 1188.68 0.06% 2 1299.HK 友邦保险 金融 48,308.49 784.66 0.07% 3 9987.HK 百胜中国 可选消费 12,272.81 36.63 0.09% 4 0019.HK 太古股份公司A 工业 9,315.03 142.00 0.17% 5 1024.HK 快手-W 信息技术 4,470.53 89.52 0.02% 6 0087.HK 太古股份公司B 工业 1,687.10 163.00 0.06% 7 6889.HK DynamJapan 可选消费 648.21 150.00 0.21% 8 0259.HK 亿都(国际控股) 可选消费 496.67 145.60 0.15% 9 6639.HK 瑞尔集团 医疗保健 376.04 70.25 0.12% 10 1773.HK 天立国际控股 可选消费 283.01 66.20 0.03% 11 2256.HK 和誉-B 医疗保健 57.68 19.90 0.03% 12 2347.HK 友和集团 可选消费 10.72 16.00 0.03% 13 6868.HK 天福 日常消费 1.52 0.40 0.00% 14 1897.HK 美亨实业 工业 0.81 1.80 0.00% 上市公司回购的意义与作用 上市公司回购的意义与作用 公司回购的定义 指上市公司利用流动现金从二级市场购回发行在外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 在购买自家的股票后,可以选择将回购的股票注销,也可以用于公司内部的股权激励。 公司回购的意义与作用 市场上的大规模回购潮往往发生在熊市中。 通常意味着上市公司认为当前自家的股票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 向投资者表达当前股价已被严重低估的积极信号,以此来稳定投资者信心和公司股价。 市场的回购数据对未来市场走势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港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 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并在随后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免责声明 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本演示文稿仅作培训用途,并不构成购买或认购任何投资产品的邀请或要约。此演示文稿的内容和信息乃从可靠来源搜集,浙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浙商国际”)并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或者正确性。浙商国际亦不会对任何人士因倚赖此演示文稿全部或任何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上任何责任。 本演示文稿版权仅为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于未经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售、转发及或向特定读者以外的人士传阅,否则有可能触犯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