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PE]:蔚蓝·重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2年度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蔚蓝·重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2年度报告

公用事业2024-02-19IPEM***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蔚蓝·重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2年度报告

目录 引言:7 马军7 一、减污篇:12 1.1蔚蓝地图环境大数据平台继续扩展12 1.2污染防治进展的评估与分析17 1.3数字赋能污染减排28 二、降碳篇36 2.1蔚蓝双碳地图:助力构建双碳数据基础设施36 2.2指数评价研判区域和企业双碳行动进展41 2.3基于数据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47 2.4赋能数据应用和行动50 三、扩绿篇52 3.1生态红线52 3.2生态保护红线应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54 四、参与篇-指尖环保助力人人参与57 4.1蔚蓝地图APP和小程序57 4.2指尖上的环保57 4.3垃圾地图与垃圾分类随手拍58 4.4指尖环保-物种随手拍62 4.5指尖环保-碳易查随手拍63 4.6指尖环保——微举报64 五、2022年部分活动和会议65 致谢73 引言:1 马军 89.5,86,81,73,58,51,42,38,33,30……一个看似平常的降序数列,对我和我的环保同仁们,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些数字如实记录了我们的城市空气质量在十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每每看到就会回想起大气污染治理充满艰辛而又令人振奋的历程。 空气污染问题事关公众健康,加之又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同根同源,因此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热点。十几年前,许多城市的雾霾污染日趋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就是在那时,我牵头开发了空气污染地图数据库。自2013年起,中国开始监测发布PM2.5数据。那一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高达89.5微克/立方米,远远高于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也是在那一年,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启动。 为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我所在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等26家环保社会组织,共同建言污染源信息全面公开。这些建言通过全国两会等渠道提交后,得到积极回应。在原环境保护部要求下,约30个 省(区、市)在2014年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平台,开始了全球首次空气质量在 1我的环保故事(10)|我的“蓝天路”(baidu.com) 线监测数据的实时公开。那一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依然高达86微克/立方米。 为便于公众获取数据,IPE开发了“蔚蓝地图”APP,汇总逾400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以及上万企业的自动监测数据。考虑到公众对排放标准缺乏了解,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超标标注为红色,达标是蓝色。基于“蔚蓝地图”APP,公众可以便捷获取信息,并一键转发。一批网友和绿色江南、绿行齐鲁、清源环保等伙伴机构,还在分享时@当地的环保官微。 这一形式后来被称为“微举报”,它和山东等地建立的省、市、县三级微博工作体系有效对接,助力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形成良性互动,推动数以千计的重点污染源公开回应数据超标问题。记得“蔚蓝地图”上线后,我们看到一家大型上市钢企的在线数据连续超标,尝试沟通但企业拒绝回应。不久,当地环保部门就跟进了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微举报,并公开反馈查处结果:要求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彻底关停三台球团竖炉,球团竖炉关停后将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硫2615吨, 氮氧化物196吨,粉尘405吨。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颁布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史无前例地用专章规定“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为多元参与奠定了法律基石,同时,还创造性地引入了按日计罚和公益诉讼。我们看到自2015年起,自动监测数据因其数据连续性等特点,成为按日连续处罚的证据;同时,“蔚蓝地图”收集的企业自动监测数据,也在环保组织发起的公益诉讼中被法院采纳。那一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 2016年,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公开了数十万家企业出现的问题和整 改进展。同年,中央环保督察正式启动,并在2017年覆盖31个省(区、市)。通过发布举报热线,曝光典型案例,带动各地公开督察整改信息,“蔚蓝地图”数据库收录的环境违规监管记录数量大幅增加,且许多企业的严重污染问题首次公布。2016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至73微克/立方米,2017年又降至58微克/立方米,达成曾被认为难以完成的“京60”目标。 环境信息的公开也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等基于市场的解决方案创造了重要条件。2014年起,IPE连续9年开展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并开发蔚蓝生态链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协助中外品牌提升供应链环境管理水平,推动逾20000家供应商企业改善环境表现。随着国家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蔚蓝地图”基于公开的环境数据开发了企业环境绩效动态评价工具,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服务于邮储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协助梳理数十万家贷款企业的环境绩效。 2018年,中国启动蓝天保卫战,誓言继续污染攻坚。那一年,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与IPE共同发起“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号召网友通过环保随手拍,参与污染监督,践行绿色生活。环保自媒体伙伴@巴松狼王、@生态梦人、@何春银微想、@长安卧龙的加持,以及万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公益三小时的支持,让“指尖上的环保”的参与面更加广泛,仅收集到的各地网友蓝天随手拍就达百万张。那一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 2019年世界环境日前夕,我接过了由生态环境部部长签署的特邀观察员证书。我和@邹毅的邹等“指尖上的环保”网友一起,坚持每天打卡,形成自己的空气日历。我们拍蓝天、拍污染,并附上实时空气质量水印,希望通过数据与实景相结合,让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一目了然;从自动生成的一份份周历、月历乃至年历中,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一个个城市和乡镇,蓝天逐步从奢望变成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PM2.5年均浓度也从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8微克/立方米又降到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历史性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2年再降至30微克/立方米。 十年非凡努力,成就举世瞩目。今天中国又站上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新起点。IPE发布《蓝天之路2030展望》,计划持续升级蔚蓝双碳地图,与合作伙伴完善区域和企业双碳指数,打造数字化企业碳核算与产品碳足迹工具,推动垃圾分类和减塑等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助力社会各界抓住机遇,通过双碳行动实现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大幅改善环境质量,共建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原载于生态环境部官微,我的环保故事|我的“蓝天路”,公众环境研究中主任马军) 一、减污篇: 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十年间IPE不断推动环境信息公开,持续收集环境质量和企业监管数据,通过指数研究分析和评价污染防治进展,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和社会监督,见证了中国大气和水环境的十年巨变。 1.1蔚蓝地图环境大数据平台继续扩展 2015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提出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推进环境管理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环境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信贷管理、绿色证券管理等领域。 蔚蓝地图紧跟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方针,密切关注时事政策,实时追踪信息源,并根据环境管理需求增加数据品类,保障数据多样性、完整性及全面性。2022年蔚蓝地图数据品类达到100多类,覆盖气候、空气、水、土壤、固废、生态,ESG等议题。其中企业数据逾70类,覆盖ESG表现的多个维度。其中,企业基本信息,2022年实现160万家的增量,达到1200万家,企业监管记录实现50万增量,记录总量突破270万。 特别行动:协力落实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 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环境信息依法强制性披露规范要求;建立环境信息依法强制性披露协同管理机制;健全环境信息依法强制性披露监督机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法治化建设”。 2021年12月1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等五类披露主体,规定“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年度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名单公布前应当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限不少于十个工作日”。企业需依法披露诸如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设施, 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等活动水平数据;生态环境行政许可,如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方面的信息。 完善名录并发布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绿色江南、空气侠、绿行太行、南昌青赣、芜湖生态中心等多家环保机构共同关注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发布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情况,就尚未公开信批名单地区开展信息公开申请,并对公示的企业名单进行分析比对,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项目组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向山西省、浙江省、山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甘肃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省、自治区的86个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及新疆建设兵团生态环 境部门提出申请。截至2022年6月1日,33个城市响应申请诉求,通过官方网站公开环 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其中,新疆建设兵团各生态环境部门及河南省15个设区的生态环境局,在收到信息公开申请后,通过其官方网站全部公开辖区内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 此后,多家环保组织持续关注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公开情况,截至2022年8月 7日,除广西、吉林、甘肃、湖北尚有部分地区未发布披露主体名单外,其余地市均全部公开,公开率达94.66%。 图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公开进展 比对公开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项目组认为部分应当依法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重点排污单位、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未被纳入公开的信批名单。环保机构联合向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提交意见反馈信,提请核实正在公示的信批名单。截至2022年6月,共计向65个地区发出反馈信(68次) 有41个地区回应了反馈信,其中 16个地区全部或部分采纳意见,26家企业被纳入信批名单,包括18家上市公司,4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家重点排污单位。 图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意见采纳情况统计 1.2污染防治进展的评估与分析 1.2.1大气环境治理进展 2013—2022年,十年大气治理期间,全国GDP增长69%,PM2.5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下降92%,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虽然2020 到2022年的改善,可能与三年新冠疫情及大气扩散条件年际变化有一定关系,但总体上是 十年间中国大力加强污染治理的结果。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2022年2月发布的《中国的反污染之战》报告称,中国空气治理努力为全球贡献了3/4大气污染物的减少,更有望延长本国居民的平均寿命。迈克尔·格林斯通教授说,“中国削减空气污染物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是史无前例的。”2 蔚蓝地图数据分析显示: 2022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4μg/m³,较2013年下降59.7%。 2http://res.cenews.com.cn/hjw/news.html?aid=960795 2022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30μg/m³,较2013年下降66.48%。 2022年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31μg/m³,较2013年下降53.5%。 2022年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为46μg/m³,较2015年下降24.9%。 2022年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为19μg/m³,较2013年下降58.8%。 1.2.2水环境治理进展 2013年至2022年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这十年,国控站点地表水Ⅰ至Ⅲ类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上升至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